三国之蜀汉中兴(1900)
远处喊杀声传来,火光之下看到人影幢幢,汉军已经彻底大乱,再有这三路人马杀进敌营,前后夹击定能大获全胜,辛敞激动地在城楼上走来走去,恨不得亲自领兵前往敌营。 (5,0);
张静三人已经消失在夜色之中,沁水岸边鼓声震天,喊杀声顺着夜风不断飘来,辛敞手扶城垛等候,期待着前军早点报回消息。
半个时辰过去,东方已经渐渐发亮,忽然北面城头上一阵嘈乱,鼓声大作,辛敞大怒,正要派人去问,南面城楼上也响起了鼓声,守军惊疑不之间,便见一支人马冲到了城下。
当先一杆赤红的汉军大旗迎风招展,上绣斗大的「朱」字,朱据持枪来到城下,大笑道:「哈哈哈,尔等中吾大将军之计,还不速速开城投降?」
「啊?」
辛敞一阵失神,不知哪里出了纰漏,呆愣愣地看着城下的敌军。
「军师快走,北门已被汉军攻破了!」
但此时已经容不得辛敞思考,守将胡质狼狈前来,拉着辛敞就往城下疾走。
辛敞跌跌撞撞下了城,在士兵的搀扶下上马向东门逃走,东门外并无汉军,魏军更不恋战,打开城门争抢出城,逃往修武。
此时城内只剩两千多守军,一半还是杂役,精锐都被张静他们带出城去了,夜风拂面,至今还想不通汉军如何得知他要袭营的计划,竟事先在城外设下伏兵,看来徐质和张静他们也是凶多吉少。 (5,0);
在马背上颠簸,辛敞不禁想起司马懿徵辟之时姐姐辛宪英之言,当初曹爽势败,辛宪英便劝他趁机辞官,司马懿父子不得人心,此行若败,非但无功,反遭天下人唾骂,不如回乡归田待时再动。
但他本为曹爽参军,司马懿不计前嫌命他官任原职,甚至拜为军师,辛敞感念知遇之恩,虽不听辛宪英之劝,虽司马懿南征河内。
当然这也是因他看好司马懿能够力挽狂澜,如今劲敌诸葛亮已死,刘封非司马懿之敌,此次出征能够取胜,他将是兴国功臣,前途不可限量,没想到来到阵前却屡屡受挫。
「当真汉家气数未尽么?」
东方愈发明晰起来,但辛敞的目光却渐渐暗淡。
第1749章 天道轮回
(4, 0);
朝阳初升,霞光映照在获嘉城墙之上,这座刚刚易主不久的城池正在更换新的旗帜。
城内一片欢腾,重新夺回失地的汉军面带喜色,这次不仅夺回失地,还杀敌立功,俘虏万余魏兵,缴获器械、钱粮不计其数,大将军已传令今日犒赏三军,一个多月来的烦闷终于可以发泄出来了。
府衙之中,刘封正和徐陵等人商议军情,智取获嘉,只是因为司马懿的安排失误将计就计,城池两度易主,更像是魏军白白送来半月的钱粮和许多军器。
此次大获全胜,刘封脸上却无多少喜悦之色,言道:「获嘉乃是沁水门户之地,要守住这两岸田地,守住获嘉更能抵挡魏军,今吾等陈兵河岸,司马懿竟未能察觉此举异常,莫非他真的病重不成?」
刘封放弃获嘉退守沁水,就是料到魏军会联络月山的州泰前后夹击,设计将计就计反败魏军,但山涛随后来到营中,却说出了这个弊端,司马懿心思缜密,刘封放弃坚城退到开阔之处扎营,这是个巨大的漏洞,以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定会察觉异常,若是派人到月山与州泰联络,便前功尽弃。
刘封正为此懊悔,以为司马懿不来发兵之时,探马忽然来报魏军非但向获嘉增兵,还派军师辛敞前来调度,便暗中监视魏军动静,没想到他们还敢来偷营,按照原计划大获全胜。 (5,0);
这让刘封高兴之余,未免有些疑惑,以司马懿之能,应该不会如此大意,除非是他真的病重,精力不足,已经无法全面考虑整个战局了。
沐风言道:「细作几次探查,但司马懿在府中从不见外人,诸事都由其子司马伷传达,府内皆是其亲信,难知虚实。」
徐陵摩挲着下巴沉吟道:「若司马懿不惜以此次兵败来迷惑吾等,未免也太狠辣了一些,此次除了逃走一名牙门将周旨之外,四员大将都亡于乱军之中,如此损伤,他难道不心疼么?」
沐风皱眉道:「照此看来,司马老贼极有可能患病是真,一月来诸多绿林英雄不惜冒死刺杀老贼,大概是受了惊吓了,精神不振,才会有此疏漏,否则如此关键之战,怎能不临阵指挥?」
山涛在一旁听着几人议论,忽然言道:「属下倒曾听说一事,司马父子三人屠害无辜百姓,终遭天谴,司马懿近年来时常睡卧不安,常梦恶鬼索命。
故在家中请高道设法台超度亡灵,甚至有人头顶木偶替身代司马懿在祖祠忏悔,而司马懿与司马昭父子二人远走辽东,似乎是去寻找一种破解咒怨的秘术……」说到一半山涛自己摇头失笑道:「不过这终究是河内流传之谣言,司马仲达聪明博学,诡诳刚断,鬼神之事只恐此人不会相信。」 (5,0);
刘封眉头紧锁,想了一阵言道:「无风不起浪,司马懿今已过花甲之年,又老年丧子,操劳军事,身体有恙也在情理之中,纵然以此大败诈病,于吾等并无害处,此番定是他失算了。」
按照历史进程来讲,现在是高平陵事变前后,司马懿诈病十年瞒过曹爽,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但随后两年司马懿也病死洛阳,按照时间来算,这老家伙的死期也不远了,患病卧床也不算什么,只是这病来得太不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