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蜀汉中兴(1922)

作者: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

辛敞带了一千兵远去,司马伷负手看向远处,冷声道:「刘封狗贼,看我如何擒你,定将你碎尸万段,为……」呼——哗啦啦——一句诅咒还未说完,忽然头顶传来急促的猎猎风声,声音越来越大,司马伷抬头看时,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是立于车旁的中军大旗竟不知何故忽然掉落下,只留下光秃秃的一根旗杆。

正匆忙魏兵也看到了帅旗掉落,不禁一片譁然,纷纷仰头张望,面面相觑,还未开战帅旗掉落,这可是不祥之兆。

司马伷大怒,大喝道:「何人执旗?」

「将军,是卑职!」

一名小校吓得面无人色,跑过来跪倒在地膝行而进,到马车下将帅旗拿起来,惊叫道,「将军,这绳子是被利刃割断——」「一派胡言!」

司马伷面色涨红,额头上青筋冒起,指着那人,「拉下去斩了!」

旗手连连磕头,双手举起帅旗爬到马车下,举着半截串旗的绳子说道:「将军,绳子当真是被割断的。」

司马伷低头一看,果真看到那绳子断口处十分齐整,真是被被利刃割断,不禁仰头看向旗杆,才发现上面竟然插着三根尖,在风中轻轻摇摆。 (5,0);

「是何人?」

司马伷惊得退了一步,差点掉下马车顶,幸好身旁的士兵眼疾手快,将他拉住。

汉军都在一里地之外,这个距离根本不可能有弓箭射到,军营四周四五百步都有士兵巡守,到底是何人放箭,难道军中混入奸细?

咚咚咚——就在此时,远处的汉军发现魏军帅旗滑落,马上准备趁乱进攻,山坡上的骑兵开始结阵。

「快,将帅旗升上去!」

司马伷顾不上追究是何人将帅旗射下落,用力挥舞着手臂嘶吼着,「擂鼓,布阵——」

第1769章 五行大阵

(4, 0);

震天的鼓声再次响起,魏军也在结阵防蘌,司马伷掀开马车的帘笼,「司马懿」缓步从中走出来,手执一杆三尺来长的彩旗。

看到司马懿终于露面,中军一阵骚动,士兵们个个面露惊喜之色,齐刷刷跪倒在地,铠甲发出整齐的铿锵之声,大声道:「大都督!」

三万人齐声大喝,声浪甚至淹没了鼓声,远远传出去,外围的魏军也都看过来,司马懿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看到士气重振,司马伷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守卫中军的这三万兵马才是他真正的杀手锏。

这些士兵是司马懿亲自训练的精锐,许多将校都是从宛城就开始培养的亲信,除了私兵狐狼卫之外,这些兵马就是司马家在军中的绝对力量。

虽然司马懿离开朝堂两年有余,但他的旧部依然忠心耿耿,重新走马上任之后,短短三月时间便秘密练成了十分繁杂的五行阵,可见军士素质之高。

据司马懿所说,这可不是普通的五行阵,只是简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方式布阵那么简单,里面还暗合三才阵,实则要比诸葛亮所创的八阵法还要复杂凶险。

八阵法主守,而这个阵法一旦练成,攻守兼备,足以应付十倍以上的兵力,人数越多,阵法的威力变越大。 (5,0);

魏国国力衰弱,为了防止万一,司马懿亲自演练阵法,从最初的三百人到三千人,再到现在的三万人布阵,足以对付百万雄兵,于开阔之处更能发挥优势。

这也是司马懿在遗书中让兵马退到牧野结阵的原因,到目前来看,汉军的追击基本都按照司马懿预料那般全被吸引过来,唯独刘封迟迟未到,不过能将张苞和关索两员汉将困死阵中,也能出一口恶气。

假冒司马懿的正是司马懿的亲兵,早在训练阵法的时候就从旁协助,而且司马懿有意培养他做替身,对其神态也模仿得有几分相像,站在高台之上,飞龙护面的头盔遮住面庞,只露出一双眼睛,士兵在远处根本分辨不出真假。

随着那人将令旗挥动,魏军纷纷起身,外围兵马由胡济和周旨统领,中军在各自校尉的带领之下开始分兵结阵。

掌旗兵将帅旗重新绑好升上天空,远处的汉军也整队完毕,分作四队从西面包抄过来,扬起的尘埃如同四条飞舞的土龙。

马忠依然在后方掠阵,不过他并未看着关索等人冲杀,而是抬头盯着魏军的中军大旗。

张苞方才说魏军大旗就是被赵广射落,两人在出兵之前早已商定,张苞去冲阵厮杀,赵广的任务则是不让魏军中军大旗挂起来,扰乱其军心,不过此时连张苞也不知道赵广藏身何处,他身旁有周处带兵保护,倒也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5,0);

就在两军即将接触的时候,马忠的瞳孔骤然收缩起来,微微张开了嘴巴,只见从东北方向飘来三道黑线,速度极快。

那是三支羽箭掠过湛蓝的天空,只看到一丝残影,如果不是他刻意盯着旗杆,箭矢来的方向正好在对面,还真难发现这三支箭。

随着黑影撞在旗杆上,魏军刚刚升起不到一刻钟的中军大旗又一次滑落下来,惊得中军一阵慌乱,马忠不由暗自咋舌,军中早就传言赵广的箭法已经超越黄忠老将军,看来真是青出于蓝。

随着大旗落下,马忠也注意到了中军马车上的令旗手,共有六人站在车顶的高处,中军正在不断调动,不禁眉头微皱,魏军毕竟还有五六万之众,这场战斗并不轻松。

烈日之下,两军又是一场混战,西北方向以关索为首,朱异和霍戈二将策应,西南方向以张苞为首,与文鸯冲击魏营,直冲魏军中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