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1935)
辛敞一声长叹,言道:「唉,事已至此,魏国大势已去!吾别无他法,唯有顺应天命,去投汉军了。」
魏军没想到辛敞竟不是去邺城,而是要去投敌,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全都愣住了。 (5,0);
辛敞言道:「诸位,今汉军势大,刘封即将来攻邺城,精锐尽被毁于牧野,如何能够抵挡?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若愿随我去朝歌者,稍后便随我同去,不愿去从军者去留自闭,吾自会将城中府库钱粮分配大家,诸位意下如何?」
一人振臂高呼道:「我愿跟随军师!」
「军师,我们兄弟商量好了,不想再打打杀杀,打算回家种地去。」
一时间众军各抒己见,辛敞也不勉强,马上挑选得力之人,将府库打开,分派钱粮布帛。
不愿从军者多分一些钱粮,将兵器铠甲留下,愿投降的少拿一些,多带军器,大家都在同一营中相处日久,除去司马昭的亲信之后,如今面对分离,反倒空前团结谦让起来。
彼此相互祝福,同乡者还为同伴带了书信,傍晚时分,众人在城外依依惜别,各奔东西,辛敞带着仅剩的三千多兵马又折返到荡阴来。
到了荡水岸边便见有汉军巡逻,辛敞派人近前交涉,守军听说辛敞带兵来投降,不敢做主,往城中去报信。
半个时辰之后,夜幕之下一队骑兵疾驰而来,正是今早追杀魏军的寇威,听说魏军刚逃去又来投降,甚为疑惑,亲自到河边来查看。 (5,0);
辛敞带着司马昭的人头到岸边请降,三千魏军将带来的辎重军器尽数放下,寇威策马巡视一周,确定辛敞诚心来降,命人将他带往荡阴县城休息,明日再去朝歌拜见大将军。
薛河言道:「寇将军,既然司马昭已死,辛敞来投,羑里城必定空虚,何不连夜去羑里占住此处?」
寇威点头道:「某方才叫魏军先去荡阴,正有此意,薛将军先领一千轻骑去城中,某随后便到。」
薛河领兵,带领一千骑兵先赶往羑里城,寇威派人向荡阴的李钰报信,他先去羑里城,若是邺城的魏军敢来攻城,可带无当飞军先来支援。
羑里城距离魏国王都邺城不过百里,如此近距离接近魏国腹地,寇威也忍不住激动起来,夜风之下催马前行,想起当年跟随刘封离了家乡闯荡,再到庸一战拜关羽为师,如今为三军统帅,即将统一天下,真如一场梦一般。
第1781章 斩草除根
(4, 0);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作为商朝的国都,它曾在遥远的时代极尽繁华,牧野之战后,纣王在鹿台自焚,武王兵抵朝歌,迁九鼎于此,但在随后的年代里,朝歌终究还是化为一片废墟。
如今的朝歌已经重建,早已不复王都的风采,但牧野这一战对于汉魏两军来讲,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战几乎将魏国推进了万丈深渊。
刘封原本领两万兵来,一夜之间收降俘虏五万余,几日来各军都忙得不可开交,收编降兵可不是一件轻松之事,还好寇威顺利拿下黎阳和内黄,将粮草几时运来,否则这数万兵马编入,军中马上就要断粮了。
已经有一部分秋粮可以收割,这让刘封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大敌司马懿已死,并州顺利拿下,只有夏侯霸和毋丘俭还有十余万兵马,就算姜维和陆抗攻不下青州,只要拖住他们,平定冀州便不费吹灰之力。
寇威和李钰在荡阴会合之后,刘封命他二人守城,派张苞领一万兵马前往内黄,伺机攻取魏县,关索和朱据领两万人马前往荡阴,威慑邺城。
魏军如今已无反抗之力,刘封并不想趁胜追击,如果能够劝降曹爽和曹泰等人,兵不血刃拿下邺城,不用出兵收复冀州才是上策。 (5,0);
河北已经安定数十年,一切正步入正轨,再遭受烽火一切又将重新开始,受苦的终究还是普通百姓,这是刘封不愿意看到的。
正当他思索前往邺城劝降使者的时候,徐陵一脸喜色地走进来,大笑道:「魏国气数已尽!」
刘封看徐陵的神色,便猜到了大概:「莫非夏侯霸他们果真起兵了?」
「正是!」
徐陵点头道:「夏侯霸和毋丘俭拥立北海王曹霖为帝,声讨曹芳及司马懿父子,连司马懿在襄平犯下的罪行都列出来,以正曹魏江山。」
「哦?」
刘封倒有些好奇,「司马懿当年征辽东,可是立下赫赫战功,由此才位极人臣,莫非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徐陵叹道:「当年欲自立为王,司马懿奉魏帝曹丕之命征讨公孙渊,声东击西三战三捷,直逼公孙渊老巢,于梁山斩杀公孙渊,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手段极其残忍。」
「斩草除根?」
刘封双目微凛,沉声道:「这场屠杀,也宣告了辽东公孙氏的灭亡,如此狠辣之事,也只有司马懿能做得出来。」
「这还不算什么,」不料徐陵却微微摇头,缓缓道,「屠杀大小官员之后,司马懿又纵容士卒抢掠烧杀,屠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 (5,0);
「好你个司马老贼,这与那屠戮兖州的鲜卑胡贼有何不同?」
刘封忍不住拍案大骂,虽然事情已过去近十年,刘封也并未身处其境,但也能想到血流成河的场面,换个角度来讲,辽东之人对司马懿必定也恨之入骨,这个仇恨自然会延续下去,算到了中原汉人的头上。
徐陵苦笑道:「司马懿认为斩草除根便可让辽东安定,为了掩饰其暴行,又将被囚禁的公孙恭释放,又为纶直等人修坟墓立碑,表彰其后代,以示宽仁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