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蜀汉中兴(1956)

作者: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

而文鸯与这秃发鲜卑的交集就更深了,历史上文鸯的成名在淮南一战开始,率骁骑十余人杀入敌阵所向披靡,全身而退,后又单枪匹马袭击司马师中军,惊死司马师,虽威猛如斯,但这些在有些人看来都是匹夫之勇!文鸯真正威震天下,被人承认其统兵之能的大战还是与秃发树机能的交手,八王之乱时期,鲜卑秃发部占领河西,秃发树机能继承秃发寿阗成为首领,在河西举兵反晋,先后击杀胡烈、苏愉、牵弘、杨欣等封疆大吏,边疆惶恐,司马炎寝食难安。

文鸯临危受命,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秃发树机能,使胡人部落有二十万人归降,从此名闻天下,后来也是遭小人陷害惨遭灭族。 (5,0);

如今的文家一族被刘封保住,父子三人都在军中,文鸯虽没有了单骑退敌的慷慨,但平步青云,有了「小马超」的美名不说,还成了刘封的心腹爱将,几乎满足任何一个年轻人的完美英雄梦,早早达到人生巅峰。

另外刘封看好的抗胡大将就是现在姜维麾下的马隆,此人实力与周处不相上下,又出身微寒,他也是剿灭鲜卑秃发部的功勋战将之一,讨平叛胡,安守凉州,别的不说,仅仅能够依八阵图制作偏箱车就足以显示此人的本事。

正感慨之间,忽然身旁的那名鲜卑将领惊叫起来,指着被押来的黑脸武将又惊又喜,这神色简直就是幸灾乐祸,说了几句,竟忍不住大笑起来。

鲜于滑在一旁惊喜道:「大将军,此人是鲜卑军的邑长,也是胡掖氏之人。」

第1800章 以逸待劳

(4, 0);

刘封没想到周处还真抓来一条大鱼,邑长在鲜卑军中算一员大将,属于核心人物了。

鲜卑由部落、邑落组成,部有大人,邑有邑长,邑长之下分小帅、仟长、佰长等,各部落基本以族群姓氏为主体,平时在各自的牧区生活,战时才会集合起来。

不过秃发部才发展数十年,也是新近攻入幽州,又吞并了轲比能余部,突然壮大才临时封官,这个邑长部下人数不多,但官职却很大。

不等刘封审问,这两个鲜卑将领先吵了起来,鲜于滑哭笑不得地解释,这二人也算是堂兄弟,因为是秃发寿阗的娘舅家而得势,类似于大汉的国舅,其实先前也不过一名小小的千长而已。

这人名叫胡掖禄屋,并不算胡掖氏的嫡系,只是一个旁支,此次秃发树机能进军中山兵分两路:其兄弟秃发务丸从代郡出兵,自中山国北部越故赵长城进入广昌,秃发树机能领兵从范阳取蒲城。

两路兵从北、东两个方向形成掎角之势,遥相呼应直取卢奴,欲以最快的速度攻占中山国,进而占据常山郡,再与攻入冀州的汉军瓜分各地。

秃发务丸取广昌到曲阳之后,听说常山郡许多百姓闻讯逃亡,行唐空虚无人,便想趁机来占空城,命胡掖禄屋领五千军来行唐,未料正好援兵赶到,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5,0);

秃发部现在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万,秃发树机能所部六万军,留一万守代郡后方,带五万兵来取冀州,秃发务丸这一路有两万兵马。

张华皱眉道:「曲阳这一路兵东进,若是与秃发树机能会合,恐怕卢奴难以保住。」

刘封思索片刻,却笑道:「不然,吾料那秃发务丸已经回师了。」

张华不解道:「将军何以如此断定?」

刘封言道:「贼军既知有援军来到常山,这胡掖禄屋被我军于泒水所败,他若不回援,再被我占了曲阳,岂非断了后路?」

张华这才醒悟,忙道:「既如此,何不马上去取曲阳?」

「不可!」

刘封却又摇头道,「今吾兵只有三千,还需把守黑山要道,兵力不足,就算取了曲阳也难以守住,却可藉此处地形大破北路贼军,叫秃发树机能孤掌难鸣。」

张华信然点头,两日接触,便被刘封的机谋所折服,方知他能够威震天下,战无不胜,可不只是因为身边人才济济,其人本身就足智多谋。

忽然笑道:「此人若闻将军在常山军中,必来一战。」

刘封一怔,看到张华眼中的光彩,明白了他的意思,淡笑道:「如此正好以逸待劳。」 (5,0);

秃发树机能是秃发部的后起之秀,有秃发寿阗偏爱,又有各部拥立,自然心高气傲,加之取幽州势如破竹,风头正盛。

若闻刘封破了他一路兵,必定心中不服要来较量,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能够战胜刘封,他便可一战成名。

这和自己初来三国乱世的时候心情一样,总想着要与曹真、司马懿、陆逊等名将较量,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满足内心的虚荣。

张华也是年少成名,自然深知这种心意,作为统兵大将,和刘封较量,是每一个将领的梦想,而对于秃发树机能这种人人赞誉的少年英才,自负才智,或许早已把刘封当成他的最终目标。

刘封叫鲜于滑兄弟三人劝降胡掖禄屋,命苏森派人向寇威报信,到了常山郡之后,分五千兵马从无极进入中山国。

一来让甄家人安心,二来可以视情况增援卢奴,要尽快将鲜卑军驱逐出冀州,幽州已经被其破坏,眼下正是秋收之时,可不能再让其惊扰冀州百姓了。

正在此时,鲜于滑一脸喜色地前来禀告:「大将军,胡掖禄屋愿降,从此之后效忠于大将军。

」「是效忠大汉!」

刘封强调了一句,吩咐道,「既然如此,我封你为平贼都尉,你兄弟三人负责运送粮草,这些鲜卑降军就由你三人调度指挥。 (5,0);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