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037)
猝跋韩几人正心中不安,忽然听到这么一句话,惊得失声变色,吃吃道:「这,这怎么可能?」
胡掖禄屋等人的脸色也愈发难看,原本就担心匈奴人会报复他们,现在可好,这帮无耻的混蛋竟然将汉人认作同族,真是为了报仇不择手段。
「实则东胡也是如此,」陈寿淡然一笑,对猝跋韩几人言道,「诸位切莫吃惊,先听在下简述一番。」
田豫手指念着银白的胡须,微闭着眼睛若有所思,张华几人也都微微错愕,但都知道刘封绝不会无的放矢,各自猜测着他的用意凝神细听。
陈寿继续言道:「据汉书记载,匈奴王族出自夏后,其始祖头曼单于淳维乃是桀之子。
夏桀为神禹之后,禹乃黄帝之玄孙,帝颛顼之孙,同为帝轩辕之后人,岂非同族?」
「这,这是真的?」
猝跋韩几人听完目瞪口呆,看向了对面的苏德一行,刚才双方见面都是冷眼斜睥,没有正视一眼,此时听到追根溯源,竟是华夏五帝之后,他们确实难以置信,如果是刘封等人刻意改变他们的祖先,匈奴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5,0);
「不错!」
未料苏德等人神色不动,淡淡的说了两个字,猝跋韩几人嘴巴张得足以塞下一个拳头,愣在那里倒吸冷气。
陈寿又道:「只因夏桀荒淫残暴,致使国灭,王族便分崩离析,各自逃命,淳维逃至大河以北,以阴山为据,披发左衽,自号撑犁孤涂单于。
时夏谓天为『撑犁』,谓子为『孤涂』,单于者,意为广大之貌也,撑犁孤涂单于言其天子,于漠北之地收服戎、狄,号为匈奴。
秦统六国之后,将其驱逐远离大河,因其早非周室诸侯,故贬为异族,此时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数百年流传至今,夏之言语早已与今大不相同矣,尔等之语或许便是夏民之音也。」
「这……」猝跋韩等人张口结舌,陈寿这一套说词是他们从未想过的,当年冒顿率领的匈奴强横一时,东胡被击败之后,大漠上许多部落都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言语同乌桓、匈奴相似,难道说他们早就受到中原人的影响了?
只听苏德缓缓点头叹道:「十余年在中原,我等学习典籍经文,翻阅无数史料,加之祖辈世代口口相传的历史,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并非虚妄之词。」
猝跋韩大惊,顾不得两族之仇,指着苏德问道:「这么说你们已经,已经……」「不错,我们依然臣服汉室,同归一族了!」 (5,0);
苏德神色变得坚定清明,坦然笑道,「其实就算没有这些历史渊源,当年若非麒麟王收留我们,匈奴一族早就不存在了,大汉对我们来说和再生父母一样。
而在草原之上,任何一个部落都会因为被吞并而改变信仰,这是常有的事,我们归顺大汉,重回家乡振兴族群,万邦和谐,让匈奴这一支子孙世世代代生存下去,不才是最重要的么?」
「好一个万邦和谐,此言可谓一语中的也!」
苏德话音才落,田豫便抚掌大笑,双目中神采奕奕,「吾在边境数十年,深知两族互侵之苦,将来若能同归一国,和谐相处,真乃万民之幸,华夏之幸?」
刘封言道:「哈彦骨等人能够认清形势,归顺汉室,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将来其子孙后代定会铭记于心,今已改名为赫连氏了。」
田豫一怔:「赫连氏?」
刘封点头笑道:「赫连氏意之繁荣显赫与天相连,今后我们同顶一片蓝天,而非不同戴天了。」
田豫闻言大笑到:「妙哉,此解果真精妙。」
陈寿在一旁解释道:「赫连氏是为哈彦骨等王族所用,其所部也不再称匈奴,改为铁弗部,云匈奴健儿刚鋭如铁,全民为兵,皆可为战之意也。」 (5,0);
田豫略作思索,颔首笑道:「这倒也符合塞外胡人之性情。」
刘封心中暗笑,他这是剽窃了匈奴后备的称号而已,反正以后也不会出现真的铁弗部了,就算有也只能另外改名,既然用在这里最合适,就送给匈奴人也无妨。
又指着苏德对众人言道:「苏德将军如今已晋升为铁弗部大单于,吾等自当重新见礼。」
田豫吃了一惊,重新起身行礼:「没想到竟是大头领亲自来朝,失礼失礼了!」
「不敢当!」
苏德赶忙还礼,连说道,「我并不是铁弗部的大头领……」
第1874章 长久之计
(4, 0);
听苏德说自己并非匈奴大头领,倒让田豫等人有些意外,单于历来都是匈奴一族的头领,连大单于都不是头领,难道还有比这更高的职位?
见众人疑惑,苏德解释道:「经殿下提议,我铁弗部最高首领号为撑犁孤涂单于,与先祖相同,叫我们时刻谨记认祖归宗,由哈彦骨将军担任,大单于是辅佐撑犁孤涂单于处理部落军政大事的。」
「原来如此!」
田豫点头道,「这职责和丞相有些相似了。」
苏德点头道:「大单于之下还有三位单于,都是为保护族人立下赫赫战功的勇士,分别为巴根、哈森、阿尔木,可以世代传承,单于之后便是各贤王部将等,与先前相同。」
田豫等人纷纷点头,大单于类似于朝廷的丞相,而单于则等同于王公,刘封这一番改革,是先保住了几位主要将领的利益,才让他们甘心归顺。
众人纷纷向苏德道贺,这一番改变,虽说还不能彻底缓和两族之间的矛盾,让匈奴人真正归心,但这个开端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开疆扩土是任何一代君臣都想完成的壮举,如今不但汉室再兴,还能收服大汉开国以来的劲敌匈奴,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