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068)
乌力顿这才吃了一惊,看向猝跋韩,见他颔首示意,这才大着胆子问道:「请问大将军如何处置乌桓部?」
刘封言道:「幽州经此一事,百姓大多流离,边塞之地十室九空,单于领兵来此,无非是为了争夺安身之所,孤欲将卢龙塞以北之地划分乌桓部,不知单于意下如何?」
「啊?
这……」乌力顿一怔,不可置信地看着刘封,吃吃问道,「这是真的?」
刘封笑道:「孤一言九鼎,当着秃发大汗及众将之面允诺,岂能儿戏?」
猝跋韩听刘封称呼他为大汗,不由挺了挺腰板,满面红光地嘿嘿直笑,比喝了一大碗美酒还觉得舒畅。
「臣乌力顿多谢麒麟王!」
乌力顿在短暂的震惊之后,终于反应过来,放下酒碗来到大堂中央,跪地拜服,那几名乌桓部将也都离席跪拜,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的臣服。 (5,0);
乌桓部在塞外虽然得以茍延残喘,略有发展,但在辽西一带慕容鲜卑这几年壮大极快,将他们的领地不断蚕食,甚至有吞并之意,所以乌力顿才不惜冒险来中原,就是为了寻找新的领地。
这一次偷鸡不成蚀把米,正担心留在后方的族人时,没想到刘封非但不将他们奴役,反而分了土地,卢龙塞以北的底盘比右北平也差不了多少,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结果。
而且眼下乌桓部实力脆弱,经不起任何一场战争,归顺汉室之后还能得到汉军的保护,一举两得让他们彻底归心,至少这个结局远比他们想像的要好得多。
刘封又安抚乌力顿几人一番,叫他们今早迁徙族人到卢龙塞来,到时候再派人送去印绶,正式册封单于,今后不仅要和大汉和睦相处,与匈奴、秃发等部也要共融和睦。
乌力顿放下心头重负之后,方才理解刘封此举意义何其重大,恐怕从今之后,塞外各族相互征伐侵吞的局面将会结束。
这许多年颠沛流离,乌力顿深知有固定地盘的重要性,唯有扎稳根基,才能让部落族人长久生存下去,不知道结束了战争和杀伐,各族和睦的大草原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放下心事之后,乌桓将领也都开怀畅饮,猝跋韩主动为乌力顿敬酒,将来两族在幽州共同发展,还要多多来往。 (5,0);
自此幽州战事算是彻底结束,至于在上谷和代郡的秃发残部已经无需忧虑,有猝跋韩领兵去收服,再加上并州军的威慑,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该作何抉择。
当然刘封并不指望一次征战和划分土地就能让这些胡人彻底心服,棍棒加甜枣的管制方式只是短期计划,长期计划还需加上对他们认知的改变。
将来大力开发胡市,让他们学会耕种和游牧相结合的生存方式彻底安定下来,再兴修学堂,学习中原文化,唯有文化的认同才能让各族产生真正的归属感,与大汉同气连枝源远流长。
各族信仰虽大有不同,共崇华夏却必须万众一心!
第1902章 漠北局势
(4, 0);
第二日鲜卑和乌桓军早早便离开渔阳前往各自的目的地,如今都有了底盘,大家都似乎找到了目标,不再像之前那般走一步算一步了。
近三月时间过去,一直忙着对付鲜卑军,冀州形势刘封也很少关注,不知道现在形势如何,童咏透露的消息让刘封也担心徐州局势。
渔阳不能久留,刘封也决定立刻返回邺城,虽说眼下整体形势一片大好,但越是最后的关头越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再因为一些不该有的失误和疏忽让无辜的百姓送命。
张华听说刘封要撤兵,还是担心边境安危,言道:「秃发部虽平定,但还有拓跋鲜卑在漠北称雄,实力不弱于先前的轲比能,将军不可不防。」
刘封笑道:「对付拓跋力微,其实无需我们出手,驱虎吞狼则可。」
张华皱眉道:「那拓跋力微比秃发寿阗还年长一辈,听说此人善于机谋,久经事故,恐怕难以中计。」
这段时间从猝跋韩、鲜于阅等人处了解清楚了漠北鲜卑各部的实力和分布,发现形势远比他们之前想的要复杂得多。
除了定襄郡的拓跋力微之外,鲜卑慕容部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在辽西以北也有数万兵马,但他们意不在中原,对襄平、乐浪一带有觊觎之心。 (5,0);
鲜卑自檀石槐死后陷入分裂为三部,轲比能控制的正是谷浑部、乞伏部为主的中部鲜卑,而西部鲜卑以拓跋部为主,东部鲜卑则包括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等。
司马懿讨公孙渊时,慕容部首领莫护跋从征有功,被魏廷拜为率义王,开始在棘城之北建城,以此为基础,慕容部成为东部鲜卑最强大的部落,宇文部和段部受其节制,现在由莫护跋之孙慕容涉归继任酋长,正和襄平一带的高句丽摩擦不断。
如今中部鲜卑轲比能被灭,东部鲜卑暂时还臣服朝廷每年纳贡,不知魏国被灭之后他们如何抉择,但目前来说对中原并无威胁。
唯有盛乐城的拓跋力微实力强胜,幽州经历这次征战之后内部空虚,虽然刘封留下孟观带领幽州七雄镇守边塞,但兵力不过两万,如果拓跋力微领兵来犯,这些兵马难以抵挡,这是张华所担心的。
说起拓跋力微,此人也是一生经历丰富,当年他继任部落首领之后,陷入西部鲜卑内乱,和远走西部自立的兄长秃发匹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拓跋力微投靠当时漠北大族没鹿回部大人窦宾,迎娶窦宾之女,率部居住于长川,因治理有方,周边部落纷纷归附,实力逐渐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