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142)
马哲回头笑问道:「冷姑娘答应了?」 (5,0);
「对!」
文鸯满面红光,大步走进来冲着刘封跪倒在地,「多谢大将军成全。」
「快快起来,你这是做什么?」
刘封真是哭笑不得,原来这小子也知道自己鲁莽犯错了。
文鸯起身搓着手乾笑道:「都怪我当时只想着人头,忘了楼兰古城之事,凑不齐藏宝图,又要大费周折了。」
马哲在一旁忽然说道:「大将军,若说盗墓探秘,属下倒有一人可推荐,此人祖上八代都是以盗墓为生。
因过损阴德,历代都是一脉相传,至今三十岁未有子嗣,便想更改祖业多行善事,奈何一事无成,十分落魄,若能将其收入官府做成此事,吾料他必欣然而来。」
第1969章 摸金校尉
(4, 0);
文鸯听说马哲推荐盗墓高手,而且祖上八辈都是干这个的,不禁大喜转身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人在哪里?」
马哲疼得呲牙咧嘴,挣扎了好几下才推开,用手揉着肩膀苦笑道:「人就在扜泥城,只是大将军还未答应,你何必如此激动?」
文鸯言道:「大将军若是不愿给他封官,我便请他一同去楼兰古城,助我一臂之力找出那些宝藏,这样也好弥补我的愧疚。」
「次骞啊,你还是太鲁莽了,做事过冲,容易吃罪,大伯说过你多少次,至今还改不了。」
马哲摇头苦笑。
文鸯前往武威向马超学艺的几年时间里,正好马哲也从鄯善回乡,二人都在西凉王府,一文一武成为马超的左膀右臂,关系十分亲密,对于文鸯的莽撞,马哲也没少提醒过,但都无济于事。
「嘿嘿,你也知道,本性难移嘛!」
文鸯挠挠头,转身又向刘封抱拳道,「大将军,你看此人如何?」
刘封失笑道:「格思方才只是提起,还未知此人名姓,本事如何,你叫我如何决策?」
「这倒也是!」
文鸯一阵乾笑,似乎又是在为自己辩解,咕哝道,「既是格思举荐之人,料想无碍。」 (5,0);
马哲言道:「此人先祖也是中原人,据说是张骞首开丝绸之路时便到了西域,初以贩玉为生,后得遇异人传授探古之法,才入了这一行。」
文鸯急问道:「唉呀,你快说说这人叫什么名字,现在何处?
我亲自去请他。」
马哲无奈一笑:「此人姓胡名硕,字九道,近几年退隐江湖,靠着原本的一些手艺为人算命测字为生,现在扜泥城南门外一处山中,自号九山道人。」
刘封微微点头,叹道:「历朝历代,盗墓敛财者不计其数,非但民间能人极多,就是官兵也有此行者,当年曹兵为了筹集军饷,曹操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盗墓取财,再诸如董卓之流更是恶行滔天,此事毕竟大损阴德,有利有弊,确实不好权衡。」
马哲点头道:「正是如此,那胡硕才有退隐之意,但此次探寻楼兰古城,并不在此列,若是能为国效命,建立功勋,我料他必然心动。」
刘封微微蹙眉,言道:「不止西域之地各处密藏传闻极多,就是九州大地也数不胜数,吾早有意设『摸金校尉』,却一直担心有人滥用职权,挖掘他人坟墓,为天下人唾骂,如今在西域之地或可一试。」
马哲言道:「若设此官职,还需另立军令限制,不可肆意滥盗,可在西域之地施行补充。」 (5,0);
「很好!」
刘封点头道,「此事便由你负责调停,若是胡硕愿意为国效命,可暂拜摸金都尉,分兵五百与他,若真能找出楼兰古城,再论功行赏。」
马哲大喜,抱拳道:「遵命!」
「走,我跟你一同去见这个老道。」
文鸯不由分说,一把拉住马哲便向外走。
马哲身为西北大汉,也曾练过武,身躯其实并不瘦弱,但在文鸯面前却显得弱小了许多,被拽得跌跌撞撞,来不及向刘封行礼便出了房门。
其实对于盗墓探秘之事,刘封也颇感兴趣,而且他在后世看了不少盗墓小说,甚至被拍成了电影,惊险刺激,令人神往。
不知道这楼兰古城是否也是那般神秘,有心亲自去探秘,但西征大事没有完成,不可舍本求末,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关乎千万人的命运和将来的长治久安,半点耽搁不得。
楼兰在后世甚至成为神秘古国的代名词,这时代距离楼兰灭国还不算晚,又有藏宝图在手,若是胡硕真能探出个什么线索来,将来西域平定,也正好开开眼界。
就在他感慨身不由己,为不能亲自探险而惋惜之时,程武终于从府衙脱身回来,忙碌了一早上,终于将城中之事处理得差不多了。 (5,0);
「安末真达私藏的财产比府库还要多出三倍来,这个老狐貍!」
程武进来第一句话就是咒骂,想起之前安末真达进献的财物,他和郭淮还十分欣慰,原来竟是九牛一毛,如果不是刘封来得早,还不知道要被他隐瞒多久。
刘封笑道:「纸里总是包不住火的,安末真达隐藏再深,迟早露出马脚,只是凑巧被我事先发现,这也是他驭下不严,自食其果。」
程武轻叹一声,又长出一口气:「不过此次将计就计,彻底清剿扜泥城诸多顽固势力,也算因祸得福,如今鄯善平定,焉耆必破,西域东部急需执行新政治理安民,不知朝廷命官何时能到。」
刘封言道:「离朝之时,我已向陛下奏明此事,吏部早在年前就甄选官吏,按照费尚书所定的计划,此时首批官员应该已经到了两关,再有半月便可赶至扜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