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225)
有俘虏的于阗军带路,汉军连夜西进,约莫四更十分便到渠勒境内,此时夜黑风高,四野俱寂,远处渠勒城上只有稀疏的火把在夜风中忽明忽灭。
周处几人站在一处高坡上,眼望渠勒城内一片漆黑,知道于阗军早已休息,伏师战料不到追兵来得如此之快,城中防备不足。
面对即将结束的一场大胜,文鸯等人都兴奋莫名,连夜奔波的劳累在夜风中一扫而光,在山坡上商量着如何以最小的损失拿下渠勒。
周处言道:「都说伏师战是西域十大名将,我看此人也不善用兵,屡次败在大将军之手,退兵不做断后,回城不加防备,真乃失策!」
李钰点头道:「为将者当知进退皆有度,伏师战也未尝不设断后之兵,只是屡次败得太快,先有国师自负断后,又有右骑君轻敌送死,这也是我们兵马强盛之故,双方兵力悬殊,纵然机谋巧妙,也难以成事。」
文鸯笑道:「如今方知昔年丞相传下军法之严,大将军屡设精锐之师何其重要,如今各部人马练成,自然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班辞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伏师战、东川王之流,西域十大名将也不过尔尔。」
商越言道:「等人马休整完毕,可将渠勒重重包围,伏师战已经无路可走,此时那国师伏闍讫多的人头正好用上,见了这颗人头,我看城中守军必定譁变,就算伏师战还想一战,也无能为力了。」 (5,0);
周处笑道:「用伏闍讫多一颗人头换一座城,也算物尽其用了。」
众人一齐大笑,随后周处传令每人各领本部兵马潜行到渠勒城下,将城池包围,待到天明时分将伏闍讫多的人头挂在高杆之上劝降守军。
等到天色大亮,汉军早已在城下养精蓄锐,城上守军忽然看到渠勒四门外的骑兵方阵,顿时一片躁动。
守城兵士急忙派人将军情报给伏师战,命弓箭手在城上戒备,准备守城器械,另派人加固城门。
伏师战还在沉睡之中,被亲兵砸门叫醒,听说汉军围城,大吃一惊,睡眼惺忪披衣来到城上,只见城外汉军骑兵虎视眈眈,顿时睡意全无。
昨日退回渠勒,全军胡乱饱餐一顿之后各自倒下就睡,伏师战只交代守城士兵接应渥密雄,哪想到不但渥密雄全军溃败,汉军也连夜追到城下。
守城将领此时两股战战,昨日败军逃回城中,他本想禀告伏师战,但伏师战连日带兵心力交瘁,加之一路奔逃,早已困乏到极限,亲兵叫了两次不见醒来,不敢强行打扰。
渠勒距离克里丹将近三百里,守将以为汉军明日才能杀到,待天命再禀告不迟,哪想到汉军连夜杀到城下,方才看到城外敌军,惊得几乎昏厥过去。 (5,0);
伏师战在城上看到渠勒被汉军围住四门,虽然不是铁桶一般,但骑兵速度调度灵活,根本不会有逃走的空间,望着旌旗飘展的精骑,伏师战心中一片凄楚,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大将军,快看,这里……」就在此时,忽然东门外的士兵高声大喊,伏师战听他喊声颤栗,东门城上的守军一脸骚动,似乎看到了什么鬼怪一般惊呼连连。
伏师战快步跑过去,从城垛口看到骑兵阵前竖起一根高杆,杆头之上悬挂一颗人头,暗红色的须发在晨风中无力飘摆,不由脚下一顿,愣在了那里。
第2045章 穷途末路
(4, 0);
伏师战断然没有料到,断后的伏闍讫多竟被斩首,先前还疑惑追兵因何来得如此之快,现在总算明白了。
汉军中果然藏龙卧虎,伏师战震惊不已,心中诸多念头闪过,一股无力之感再次从心底涌上来。
身为大将军尚且如此,城中守军心思可想而知,战无不胜的国师被枭首挂在高杆,试问军中谁还敢与汉军一战?
守军的震惊无以复加,不多时东门外的情景便传遍全城,于阗军数百里奔逃,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再见到伏闍讫多的人头,顿时成了惊弓之鸟。
东门外周处命降兵上前喊话,打算劝降伏师战,渠勒危如累卵,如果伏师战愿降,周处也不愿大开杀戒。
「大将军……」随从搀扶着摇摇欲坠的伏师战,眼中尽是绝望之色,听到城下喊话,小心言道,「汉军要与将军当面对话。」
伏师战看着高杆上暗红色的头颅,深吸一口气,到此地步,他也明白对方的意思,眼下留给自己的路只有三条:一是突围退回西山城;二是固守渠勒等待援军;三是投降汉军。
但这三条路似乎都不可取,士兵为了逃命,一路上抛戈弃甲,有些人现在已是赤手空拳,全军上下畏汉军如虎,哪里还有能力突围? (5,0);
而以渠勒这低矮的城池和数千残兵败将也难以固守,更何况城中也没有多少粮草,军器也不充足,以汉军攻城的力度,不出数日依旧是溃败之局。
于阗精锐都在自己手中,再加上国师和右骑君两次调兵支援,别说国中已经派不出援军,就是有援军到来,也坚持不了那么多时间。
唯一的出路,只剩投降汉军,虽说能够活命,但终归是降将,伏师战身为于阗国大将军,西域十大名将,曾经风光无限,被云游诗人四处传唱,诸多事迹流传西域,实在难以接受投降这样的结局。
迄今为止,十大名将之一的东川王与汉军虚与委蛇,最终被伏闍讫多所杀,自己若是第一个投降,将会成为西域的笑话,永世被人耻笑。
伏师战站在城头之上,一时怔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