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蜀汉中兴(2254)

作者: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

只可惜从来都是一脉单传,不能开枝散叶,这大概也是天意吧!」 (5,0);

「天意?」

刘封疑惑道,「他祖先先不说如何,戚渊德文治武功,变法改革,为疏勒可谓倾尽全力,却没有子嗣出生,这算什么天意?」

马哲摇头苦笑道:「疏勒越强大,于汉室便越不利,戚氏身为中原之人,却屡助疏勒,不知教导国君朝贡汉室,反而独立为王,这便是助纣为虐,历代单传便是上天之罚,可惜戚氏执念不悟,戚渊德更将疏勒国力扩张数倍,他华夏的血脉自然也就断了。」

刘封目光一阵闪烁,摸着已经足有两寸长的胡须问道:「此言从何说起?」

马哲答道:「此事西域各国早有传言,疏勒境内尤甚,尤其那些商队和吟游诗人,更将此事传得沸沸扬扬,都说戚渊德虽遵祖训,但违背天意,这是他们的报应。」

「原来如此!」

刘封缓缓点头,凝目看向远处,窗外大树枝叶凋零,光秃秃的枝丫显得孤独无助,偶尔还有几片枯黄的叶子挂在树梢,在风中簌簌而动,一片叶子经不住寒风的吹拂,在空中盘旋飘落下来。

「落叶……归根!」

刘封缓缓自语,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头,马上对马哲吩咐道:「立刻派人到疏勒散布流言,就说戚渊德有意回归中原,暗中与我军联络,有归降之意。」 (5,0);

马哲一怔,蹙眉道:「戚氏虽为中原人,但历代忠良,戚渊德又德高望重,深受新王尊崇,只恐无效。」

刘封却摆手道:「你只管先去安排布置,此人领兵守在骆驼岭,要想过此险关必定要费一番周折,此计不奢望能将戚渊德罢职削权,只要将他调离骆驼岭前线便算成功。」

马哲明白过来,抱拳道:「将军放心,还有近半年时间,属下打点朝中上下,必能让他君臣生出嫌隙来。」

「很好!」

刘封又对班辞吩咐道,「眼下虽不能大举出兵,但于阗陈兵骆驼岭,我们也不可不防,班将军领五千精兵往乌里克驻守,可先派人与戚渊德联络,不谈两国军事,只论昔日定远侯平定西域之事。」

班辞会意,与马哲领命而去。

第2071章 寻常书信

(4, 0);

骆驼岭是葱岭和崑仑山脉的交界处,一条蜿蜒起伏的大山横梗于此,也成为疏勒和莎车的边境,远看像一头骆驼趴伏在大漠边缘。

山岭中央凹陷,两座山峰如同骆驼的肉峰,一座雄关建在两山中间,前方是一带缓坡,地势越走越高,关墙虽然只有三丈来高,但陡坡不易冲杀,关隘十分险峻。

数月前疏勒准备伺机取莎车,早就在此布下重兵,如今汉军占据莎车,戚渊德亲自来到骆驼岭驻守,更将这里经营得如铜墙铁壁一般。

大漠边缘天气寒冷,葱岭深处更是积雪不化,长年看去白雪皑皑,到了冬日寒风刺骨,骄阳无光。

一场雪落下,骆驼岭白茫茫一片,半月都不会消融,这样的天气别说打仗,就是在营房之中,士兵们也冻得瑟瑟发抖,许多士兵手脚肿裂,痛痒难忍,草料的缺乏也让马匹瘦弱,根本无法交战。

乌里克只是一处馆驿,连城池都算不上,汉军驻扎这里之后,先修葺营房,挖建土垒以防风沙,戚渊德据险而守,自然也不会主动出击,两军隔山对峙,暂时相安无事。

这一日雪后初晴,戚渊德正在军中查阅粮草军器典策,忽然亲兵进来禀告:「将军,刚才关前汉军射来一封书信。」

「哦?」 (5,0);

戚渊德白眉微蹙,伸手接过信封拆开,才看了一眼,便诧异道:「定远侯之后?」

放下手中书册,将书信认真看完,抬头慨然道:「当年定远侯威震西域,不想其后人又领兵而来,班家后继有人啊!」

士兵微微一怔,抱拳道:「汉军还在关下等候,将军可要回信?」

戚渊德呼出一口白气,点头笑道:「班辞问当年定远侯在疏勒之事,老夫略知一二,正好回复他。」

正所谓惺惺相惜,每一个大将都对班超这样的英雄十分敬慕,戚渊德人在西域,对班超更是推崇备至,对其事迹自然也了解得极多。

虽说两国交锋,各为其主,但班辞书信中对他颇多仰慕之词,大赞文治武功,又只问祖上之事,不谈军事,戚渊德欣慰之余又倍感亲切,自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一封书信顷刻而就,写完之后兀自有些意犹未尽,只这只言片语,并不能将定远侯之事详尽描述,慨然之间,戚渊德将书信封好,略带遗憾交给守军送出去。

来人走后,戚渊德站起身来,背着手来到书案前,看着左侧墙壁上的西域地图,感慨无限,细说起来,班家与疏勒的渊源颇深,甚至是疏勒的功勋。 (5,0);

永平年间,龟兹王倚恃匈奴,攻破疏勒,杀了国王,立龟兹人为疏勒王,随后班超领兵前来相助,将龟兹人劫持,并召集疏勒将吏,立其故王兄子为王,恢复疏勒国政,此后一直驻守疏勒。

其后焉耆趁中原大乱,攻没都护府,龟兹、姑墨随后数发兵攻疏勒,班超与疏勒君臣共守盘稿城,虽士卒单少,却杀退进犯之敌。

其后班超受诏还京,疏勒举国忧恐,都尉黎弇自刭,君臣尽数下跪号泣:「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

文武互抱班超马脚不得行,班超不忍离去,遂留疏勒,捕斩反者、击破尉头,疏勒复安,十余年坚守疏勒,率领疏勒、康居、于阗、扜弥兵一万人,击败姑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