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蜀汉中兴(2391)

作者: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

从锦盒之中取出祭文,在香案上洒下金粉香料,当众盖上节钺符印和大将军印,交于马哲诵念。

马哲双手捧过祭文,立于台前大声道:「维大汉中兴五年十二月八日,并肩王领大将军刘封谨陈祭仪,享祭故没于王事汉室将校、并西域诸国阴魂、崑仑、天山计本土神祗:因西域各国恃远不服王化,有自立篡逆之心,图谋不轨,恣狼心而逞乱,恃兵武而攻伐,置百姓于水火之中,孤奉诏西行,兴师讨逆,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我大汉昭烈帝威胜五霸,名纪三皇,定乾坤于战伐之中,立社稷于干戈之内,吾承先皇遗志奉节钺出关西征,莫不旗开得胜,势如破竹,终成王事,不负圣恩。

诸将校兵卒皆秉忠贞之志,志存忠孝,命终于刀斧之前;心怀正直,骸弃于尘埃之内,生则有勇,死且成名。

诸西域各国阴魂亦有报国之心,汝等偶失兵权,或为流矢所中,魄掩幽冥,各施英武;或因枪剑所伤,魂归长夜。

今西域平定,奏凯还朝,尔等皆归于汉室,吾已奏请天子,盖造庙宇,立汝等灵牌封号,年年事祭,聊表寸心。

今各赐酒食,以享一餐。

呜呼哀哉!伏惟尚享。」 (5,0);

马哲读毕,金鼓齐鸣,刘封令人献上酒肴,亲自点香烛祭拜,三次上香奠酒,以享亡灵。

祭奠礼毕,刘封忽然从衣袖中取出一条白娟孝带,戴在头上,于祭台前跪下,马哲等人大惊,赶忙上前劝道:「大将军,今日祭奠亡灵,将军代表大汉朝廷及天子节钺,岂能跪拜亡灵?

岂不乱了法度,有失礼仪,万万不可!」

戚渊德等人也都纷纷相劝,天子受命于天,刘封能够亲自祭奠亡灵已经足见诚意了,这下跪一拜,连本土神祗都受不起,更不要说那些亡灵了。

第2194章 军政并重

(4, 0);

众人惶恐相劝,刘封却不为所动,正色道:「我跪的不止是这些同征的英魂!还有这万里河山,巍巍崑仑,以及即将在这里传承发扬的华夏文明。」

马哲一怔,马上就明白了刘封的意思,随之陪同跪在一旁,大声道:「浩浩河山,泱泱华夏,值得一拜!」

这一拜,是为亡故的西征英雄;这一拜,是为西域的和平繁荣;这一拜,是为华夏之祖的巍巍崑仑;这一拜,是为山河永固的大汉江山;这一拜,更是为即将燃起的华夏之光……戚渊德等人也都敛容纷纷下跪,祭坛上下看到这一幕,三军众将虽然不明其意,但主将下跪,也都不敢站着,哗啦啦瞬间跪倒一大片。

右边主持法事的葛玄心领神会,将拂尘挥动,众道士俨然跪地,左边僧侣见状,也全都合十跪拜,低声诵念经文。

远处围观的百姓们一片震惊,那几位老者看到大将军都跪下,也都颤颤巍巍跟着跪地,百姓们纷纷效仿,都为汉军的这一番诚意而感动,有些亲属死于战火之中的,更是掩面哭泣。

祭奠礼毕,马哲宣布将祭台命名为望乡台,开始超度法事,诵经七日七夜,每三日以牛羊祭之,城中百姓若有亡于战事者,也可来此祭奠,或在家中摆设香烛同祭。

这一场隆重盛大的祭奠仪式,比之于阗的道门法事更为隆重,加之龟兹崇信佛事者极多,两大宗门同时摆设道场,堪比当年在洛阳为关羽和诸葛亮摆祭,对于安抚人心意义重大。 (5,0);

回到它干城后,刘封与众人商议,将它干城改名为定西城,以纪念西征南部大胜之事,它干城是班超为安定西域各国所部新筑的西域都护府,这座城池的建筑意义非凡,远到班超,近到西域平定,都是汉军驻军的地方。

它干城改名为定西城后,安西四镇的龟兹军镇就定为此处,龟兹郡治依然设在延城,等来年开春,朝廷官员派到,从春耕开始全面推行大汉政令。

政令方面刘封全权交给班楼和马哲二人执行,由王凌、戚渊德两员老将辅助议定,另外在军事方面还要加强防戍,西域在短期内不能只靠政令和文化传播,要想长治久安,军事威慑是不可或缺的,必须要军政并重。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刁民是必不可少的,也存在不可教化之人,一些恶霸土豪更要及早处置,仅靠训导显然不现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除了驻军之外,情报信息尤为重要,驻军和军情的传递,只靠丝绸之路和商队并不现实,军事要塞的修复和建设也为当务之急,在这个时代还是以烽燧为主。

烽燧在汉代时期已经十分成熟,为了安定西域,从玉门关到河西四郡,一直到盐泽都有烽燧设置,而且规模很大,号称烽燧万里相望。

武帝时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作战,以烽火作为进军号令,一昼夜就可使河西的信号传至辽东,远达数千里,烽火通信迅速可达,在这个时代是效率最高的军事通信。 (5,0);

西河四郡的烽燧直到现在还在使用之中,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举放烽火,昼夜不同,白天放烟,夜晚举火,相邻的烽火台见到,燃起同样数量的烽燧,一个接一个,将敌情及时精确地传递出去。

此外,火堆和烟柱的多少,代表着敌军数量多少,以当下的军情规定:寇贼不满五百放一炬;贼五百骑以上,放三炬;千人及以上放四炬。

西域各地的军事设施部署,刘封打算将这些烽燧继续保留,从玉门关往西域南北两线做延伸,除了修葺原本的烽燧城堡之外,按照要求建设新的烽燧,北北线分别由郭统、商越二人监造,用两年时间完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