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402)
「胆大妄为,他们跑不了,」方仁咬着牙,沉声道,「末将已经派人在全城搜查,这群混蛋目无王法,必须要抓住他们杀一儆百。」
「只恐他们已经连夜逃出城去了!」
刘封听罢,一声轻叹。
想不到昨日抓捕恶霸,便让这些人铤而走险,克目吾的伙计和其他恶棍显然也怕官府继续追查,将他们全都关进牢狱,正提心吊胆之时又加上输钱,乾脆杀人劫财而逃了。
班楼对方仁言道:「方将军马上又派人画影图形传令各处捉拿此人,决不能让其逍遥法外。」
「是!」
方仁咬牙切齿,快步而去。
他一直感激斯曼木提助他献出它干城立下大功,两人关系也从此相熟,没想到城内才安定下来,斯曼木提的儿子就被人杀了,他没有死在战火乱兵之中,却被刁民所害,这让负责巡逻的方仁悔恨愧疚不已,必须要帮斯曼木提全力报仇。
刘封叹道:「严刑酷法虽能约束百姓,却也会叫人铤而走险,新政推行,还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才是,待朝廷官吏派到,要多与本土官员商议,治民为先,除恶次之。」 (5,0);
「遵命!」
班楼祖上数代人都治理过西域,留下来的家书、笔记记载了无数过往之事,深知治理一方的难度,顿了一下问道:「现场还在封锁,可否将死者交还斯曼木提处理?」
「走,我与你同去现场看看。」
刘封换好衣服,和班楼前往斯曼木提的店铺。
虽然斯曼木提先前在它干城做城主的时候声望并不好,贪图小利,盘剥商队,甚至私自加收税钱,也曾欺压过百姓,但那都是过去之事,自从他献城之后痛改前非,将所有财产和赏赐都捐出来赈济,深得全城百姓赞誉。
斯曼木提只留下一间铺面做营生,与世无争,经过战争洗礼的百姓们也都尽释前嫌,彼此和睦相处,都忙着分地、分粮准备种田,谁还会去找斯曼木提的麻烦?
这样一个弃恶从善,深得人心的降汉人物应该作为表率来带动百姓,不想却遭此横祸,如果一个处理不慎,同样也会让百姓对官府大感失望。
第2204章 血腥现场
(4, 0);
刘封带人赶到药材铺,整个门口已经禁严,门口守着两名衙役,围观的百姓在远处张望,狂徒闯入门户杀人,这让左邻右舍心中惶恐。
走到门口,入目便是触目惊心的腥红色,血水冻成了冰块,看起来愈发恐怖,死者斜躺在地上,脖子上的伤口极为明显,致命伤就在这里,脸上也留下无数刀痕,血肉模糊,已经看不清本来面目。
「大将军……」斯曼木提似乎没有想到刘封会亲自来,本来木然呆坐在远处的凳子上,看到刘封颤颤巍巍地起身,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低声嚎哭起来。
老年丧子,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身为国舅,斯曼木提虽然曾经在龟兹风光无限,甚至骄横得意,但此时却是个无助凄惨的老者。
「此事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刘封扶起斯曼木提,让班楼搀扶着坐在一旁,走到尸体跟前,蹲下来仔细看着。
见过了疆场上的尸横遍野,残肢断臂,此时眼前的景象虽然渗人,但在刘封眼里已经不算什么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当年的刘封见到杀人还会呕吐,如今却习以为常,在堆满尸骨的战场上吃饭休息也能谈笑自若。
班楼安抚斯曼木提的时候,刘封在仔细查看死者,尸体已经冻成了冰棍,但伤口处还是认真看了一会,随后缓缓起身,叹道:「令郎遭遇不幸,我绝不会让凶手逍遥法外,请节哀顺变。」 (5,0);
斯曼木提抹着眼泪,悲声道:「小人相信大将军一定要为我报仇!但小儿尸骨未寒,总不能一直这么……」「尸首已经查验过,早些盛敛起来吧,」刘封再次叹息,问道:「可要本王安排僧侣为令郎举办法事超度?」
「不不不,大将军诸事繁忙,不敢劳动大驾,只要能为小儿报仇便足够了!」
斯曼木提连连摆手,言道:「小人有个不情之请,请大将军恩准。」
刘封接过亲兵递来的毛巾,擦着手点头道:「说吧!」
斯曼木提擦着眼泪,吸了一口鼻涕言道:「将军,我想明天将小儿带回家乡,按我们的习俗给他下葬,埋在祖坟,你看如何?」
「这本是情理中之事,理应如此!」
刘封立即应允,安慰斯曼木提道:「你放心,令郎下葬之前,我一定抓到凶手,将其带到陵前祭奠,让他瞑目。」
「这……多谢大将军!」
斯曼木提不知道刘封为什么说得如此肯定,还是十分感动,反过来安慰刘封:「大将军也不必如此焦急,只要能抓到凶手,不管时限如何,小人一定会等到那一日的。」
「节哀顺变吧!」 (5,0);
刘封无奈叹息,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留下两名衙役帮忙收敛死者,和班楼赶回府衙安排搜查凶手之事。
此时城内已经全部戒严,大街小巷都是搜查的官兵,挨家挨户、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城中百姓也都自发帮忙,想尽力帮助斯曼木提。
回到府衙之后,刘封再未过问此案,由方仁搜查凶手及相关嫌疑人,让班楼抓紧时间审问那些监牢里的恶棍,趁此机会一举将定西城清理乾净。
次日清晨,定西城东门哀乐锣鼓声大作,斯曼木提已经命人准备好灵车,用两匹马拉着车辆,其余亲信牵着马和骆驼从东门而出。
一路上百姓相送,到了东门口被守卫拦住,凶手还没有找到,送行的人一律不准出城,只放斯曼木提一行离开,众人只好围在东门城墙下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