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416)
听到身后的动静,有人回头一看,见是艾汗赫,赶紧招呼一声,几名士兵扔了铁锹急忙伏地跪倒。
「快起来吧!」
艾汗赫紧走两步,上前扶起他们,触手处感觉他们的全身都透着冰凉,近前看才发现他们的脸上、耳朵都有冻疮,好几个人手肿得和馒头一样,皮肤成了暗紫色。
等众人起身,艾汗赫将忧虑早已藏在心中,露出了一丝亲切的笑容,温言安抚几人道:「诸位受苦了,天气突变,你们的同伴没有及时医治,其实我们心里也很难受,回去之后我一定会为他报上功劳,他的家人会得到优待,分到最好的草地。」
几个人低着头不敢说话,有个年龄少长的迟疑了片刻,才低声说道:「多谢二位大人。」
「你的同伴埋在吉克堡,他的灵魂会永远守护这里的!」
艾汗赫郑重地说了一句,微微一叹,尽量将语调控制得温和,笑问道:「谁能够告诉我,你们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众人低着头互相看着各自的脸色,却不敢说话,忽然一名年轻的军卒瑟缩着身躯,忍不住低声抽泣,哽咽道:「大人,我们想穿暖、吃饱……」玉素闻言大怒,上前一步吼道:「胡说!你是说本都尉克扣你们的物资吗?」 (5,0);
那士兵吓得后退几步,艾汗赫用手止住玉素,挡在年轻军士的前面,亲自为他擦去眼泪,笑道:「你说的也没错,但出征在外就要吃亏受累,为了部落,为了我们的族人,身为一名乌孙男儿,你难道忘了从小对长生天发下的誓言吗?」
「我……我没忘,可是……」那士兵哽咽着,似乎受尽了委屈,肩膀耸动着,说不出话来。
「吃饱穿暖,这是军中最基本的条件!」
艾汗赫微微点头,忽然又轻叹一声,伸手接住雪花,手心传来阵阵冰凉,入手即化,言道,「但上天给了我们最大的考验,我们的粮草在半路上被雪封住了,没有及时运来,而城中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人,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你明白吗?」
「大人,我……」那士兵一怔,他只是个普通的兵卒,只要听从军令行动就行了哪里想过这么多因素,更没想过军大吏会问他这种问题,一时间愣住了。
「所以说,我们要去接应粮草,不能让它停在半道上,」艾汗赫拍了拍士兵的肩膀,雪花飞落而下,笑道,「放心吧,等你们埋葬了同伴,回去后告诉大家,我们的粮草马上就到了,我立刻就派人出城去接粮车。」
「遵……遵命!」
那士兵下意识地答应一声,直到艾汗赫拉着玉素走远,还矗立在冰天雪地里没反应过来。 (5,0);
年长的士兵过来推了他一把:「嗨,别发愣了,大人说得对,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了,赶紧埋好了回城,告诉城里的兄弟们,粮草就要到了。」
「对,快快快!」
那士兵从受宠的惊愕中回过神来,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抓起铁镐卖力地挖了起来。
艾汗赫大步向来路走去,玉素跟了一阵,实在忍不住了,疾步赶上去扯住艾汗赫的衣襟连问道:「大人,你不是在说胡话吧?
我们的粮草在半路上?
我怎么不知道这回事?
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吗?」
第2218章 出城接粮
(4, 0);
艾汗赫默不作声,一直走到城堡门前,看看左右没有人,才停下脚步,回头盯着玉素,冷冷说道:「都尉大人,你不是让我想办法把这些残兵败将赶走吗?
这就是我的办法!」
玉素愣住了:「你在骗人?
这是什么办法?
难道说粮草在半路上就能稳定军心吗?」
艾汗赫无奈摇了摇头,指着北面白茫茫的天地,淡淡说道:「我的办法就是:让这些败军去接粮草,顺便把伤兵都带走送回夏特城,算是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如果接不到粮草的话……嘿嘿!」
玉素两道暗黄色的眉毛皱了起来,等城门沉重的开启声音响起,才猛然明白过来,豁然抬头瞪大眼睛看着消失在门洞中的艾汗赫背影,不禁打了个寒战,这家伙的阴险,比这倒春寒的天气还要让人害怕。
当天傍晚时分,吉克堡中忽然传来欢声笑语,每个士兵都喝到了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分到了一张大饼,尤其是没有住处的士兵,还额外有一块煮熟的马肉,和前两天省吃俭用完全两样。
此时回城的士兵早将消息传开,大家终于确信粮草真的快到了,全都一扫连日来的颓败之气,伤兵也不再抱怨,商量着等天晴了早点回夏特城去养伤。 (5,0);
吃喝完之后,忽然一道军令传下来,夏特城运粮的士兵来报信,因为忽然下雪,粮草困在山中半道上了,山路湿滑,他们人手不够推不动粮车,距离吉克堡只有四五十里,请城里的守军去接应。
右都尉玉素传下军令,让之前逃回来的败军都去接粮车,也给他们算上一件功劳,顺便把伤兵带出城去,接了粮车之后让运粮队原地返回,不用再来城中折腾,将伤兵也一并带回夏特城去休养。
军令下发,败逃回来士兵们无不高兴,知道这是都尉大人给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去接一下粮车只是受一些风雪之苦,总比上战场的危险轻松多了。
而且他们留在城中也没有住处,一样要挨饿受冻,还不如出去活动活动,顺便把受伤的同伴带走,也能省出一些空间来,这几天在城里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其实这对伤残的士兵来说也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