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418)
近两月他跟随李钰练兵,在其教导下对兵法又精进了不少,以往他年轻气盛,倚仗马快人勇,痴迷于冲锋陷阵,罕逢敌手,内心时常自傲。
虽然邓艾屡次提醒训教,但他总不放在心上,这次再被李钰调教,才忽然有所醒悟,这段时间行军布阵,与乌孙军初次交手,数次经历让他明白打仗并非只凭悍勇取胜。
其实这和老父亲的教导差别并不大,但邓忠始终不明白,邓艾训教的时候他内心总有抵触,而李钰指导他的时候却心悦诚服,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钰对邓忠戒骄戒躁的心态十分满意,看他如此勤快,颔首而笑,问道:「出去的人还没回来吗?」
「没呢!」
邓忠摇摇头,扶着李钰先上了箭楼的楼梯。
二人站在箭楼的了望台上,这时候风已经停止,雪花洋洋洒洒地飘下来,平时这里居高而望,山岭两侧方圆数里尽收眼底,如今大雪漫漫,眼前白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5,0);
「只希望他们平安归来!」
李钰微微蹙眉,言道,「派出去的是塞种人,曼拜特想必也十分着急吧!」
邓忠道:「我们也是望眼欲穿,大概是道路难行耽搁了,不过曼拜特说他们常年在深山雪地中行走,不会有事,将军放心吧!」
「天公不作美啊!」
李钰一声轻叹。
他并不知道乌孙军在吉克堡中的危机,反倒内心忧急,担心错过了这个进兵的机会,夏特城的兵马就能够从容准备,那座石堡本来就难攻打,再有大军赶到,就几乎没有胜算了。
邓忠却是毫不在乎,更不能体会主将的忧虑,大咧咧一笑,反倒安慰李钰:「将军不用担心,大将军时常教导我们:车到山前必有路。
大雪也只能阻我们一段时间,等雪过天晴,我们一样能杀到夏特城去。」
「你小子……」李钰哑然失笑,忽然想到了十年前的自己,那时候他跟着邓艾,也是一样如此,只想着带兵打仗,至于如何行军部署却全部操心,如今的邓忠也是如此,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难道这就是报应吗?」
无数记忆一闪而过,李钰无奈地摇了摇头。 (5,0);
邓忠愕然道:「什么报应?」
「李将军,出营的哨探回来了。」
就在此时,亲兵快步前来禀告。
「走,快去看看!」
李钰精神一振,立刻从箭楼上下来,快步走向营房中。
二人来至中军寨中,茍曦和马隆也都到了,曼拜特正和三个须发上还挂着积雪的人说着话,正是昨天派出去的斥候。
「将军,他们报信来迟,还请恕罪。」
曼拜特见李钰进来,上前躬身施礼,向身后招了招手,那三人马上跪地请罪。
「快快请起!」
李钰疾步上前拦住两人的手臂,言道:「风雪天气,三位辛苦了,正所谓天灾人祸,这怪不得你们。」
为首之人言道:「我们到了科克山中,因为山上冰冻路滑,马匹无法行走,我们只好下马徒步上山,回来的时候因为大雪封路,找不到马匹,所以来得晚了。」
李钰轻轻拍了拍那人的臂膀,安慰道:「你们这一趟肯定吃了不少苦头!」
乌孙语和塞种人的语言大同小异,只是语调有些不同,并不需要曼拜特传话,大概听懂了他们的意思,转头又问曼拜特:「情况怎么样?」 (5,0);
「他们可没有白吃苦,带来了好消息!」
曼拜特从诧异中回过神来,带着一丝自豪笑道,「他们查到了一件事,绝对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哦?」
李钰眼睛一亮,忙问道:「快快讲来。」
曼拜特言道:「他们昨日冒雪就到了吉克堡外,伏在山中的崖洞中,大雪覆盖了踪迹,根本没有人发觉,发现守军抬着死人到城外掩埋,隐约听到他们说吃不饱穿不暖,有一批粮草在路上被风雪阻隔了,今天一早一支人马出城接粮去了。」
「堡中粮草不足?」
李钰大感意外,疑惑道,「怎会有这等事?」
「将军啊,还是我们失算了,」一旁的茍曦叹道,「按照情报和那些俘虏交代,那吉克堡最多吞并五六千人,如今算上逃兵和原本的守军,人数将近一万,而落石口和乌鸦岭丢得太快,乌孙军根本来不及准备,所以……」「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茍曦话未说完,李钰便拍手大叫,激动地来回走了两步,仿佛从这厚重的云层中看到了一丝光亮。
第2220章 饮鸩止渴
(4, 0);
李钰听了茍曦的分析,顿时如拨云见日,马上就意识到吉克堡中不但地方不够,而且很可能因为人数激增而粮草不足,因为大雪封路,乌孙的粮草没有运到,他们正面临缺粮的危机。
明白茍曦的意思之后,发现行军之事忽然有了转机,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对那三人言道「此次劳诸位了,为尔等记上一功!都下去歇着吧,在风雪中受了一夜,赏你三人一坛酒,去暖和暖和身子,好好睡一觉。」
那三人听说有美酒,顿时眼睛发光,忍不住吞咽口水,汉军这次带来的酒水简直就是仙酿,他们一辈子都没喝过这么好的酒,瞬间冻累跋涉的辛劳一扫而光,喜滋滋地出门去了。
屋内仅剩下李钰和三位主将,李钰示意众人坐下,马隆将黄泥炉子上煮沸的开水冲进紫砂壶中,笑道:「这是大将军临行前特意嘱咐带来的上好南中熟茶,用天山雪水冲泡,在这严寒天气里,别是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