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蜀汉中兴(349)

作者: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

虽然没有见过这个侄儿,但对诸葛恪的性格还是有所了解的,这几年诸葛瑾卧床不起,他和兄长的书信都是由诸葛恪代写,先前模仿诸葛恪的笔迹骗过周循,正是诸葛亮所做。

而在书信中,诸葛恪有时候也会谈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颇得诸葛亮赞赏,只是感其性格高傲,虽然提醒过数次,但诸葛恪并不以为意,久而久之,便只好作罢。

见寇威领会,诸葛亮又拿出一封书信言道:「待与诸葛乔会合之后,将此信交于他手,叫其依书中所言行事便可。」

待寇威离去,诸葛亮分派人手开始处理城中事宜,一应布防、安民等等,都要赶在天亮之前做好准备。

******

十日已过,眼看山越军的粮草不断减少,山越军做好了河边的围栏之后,便各自歇息,居然再无一点动静,甚至营中还有武将彼此切磋,仿佛这里成了他们的练兵之所,而不是一片绝地。

诸葛恪也有些沉不住气了,虽然山越军按照他预想的进入包围圈,也无法逃出去,但一连几日毫不反抗,就好像放弃等死一般,破罐子破摔,实在让人费解。

山越军在等什么人来相救吗?

诸葛恪心中暗自猜疑,也让朱桓派了斥候前去打探,一直到山越境内,也未曾发现山越有援军派出的消息。 (5,0);

难道山越军是在用疲兵之计?

等他们稍有松懈,便突然杀出,然后扬长而去?

诸葛恪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这个可能性极小,心中的疑团一直无法解开,心中隐然有了一丝不安,山越军的反常,让他这两天有些坐卧不宁。

这是他第一次出征,虽然眼前的一切都十分顺利,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但结果未出来之前,也不敢有丝毫大意。诸葛恪性情高傲,但也是聪慧之人,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得罪了朝中很多人,和张家更是彻底闹翻了,张昭府中的人都恨不得生食其肉,若是这次出现了什么差错,只怕这些人便会立即跳出来,不给自己丝

毫喘息之机。

「参军,这些贼人莫非疯了不成?为何接连几日都是如此?」鲁淑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开口相问。

诸葛恪皱着眉,盯着山脚下的山越军,愣是看不出什么破绽来,半晌才道:「至今我也看不出贼军意欲何为,只得以不变应万变,提醒陈武和朱桓将军,要小心监视,万不可大意。」

鲁淑点点头,既然诸葛恪都不明所以,看来这个闷葫芦自己只好先揣着了。

「等等,你派人向陈武将军送信,」鲁淑走了两步,诸葛恪又叫住了他,抿着嘴沉声道:「让其今晚前去劫粮,但不可恋战,看看贼军如何应对!」 (5,0);

「如此也好!」鲁淑奉命,既然看不明白贼军所为,试探一下也是好的。山越军这几天已经砍了许多木桩,全部用绳子捆绑起来埋在土中,完全隔阻了沿河一带吴军的威胁,就算程咨想要渡河偷袭,单是要拆除这些木桩就要费不少的力气,本来从河岸偷袭机会更好,但既然山

越军做了防范,便只好让陈武他们出兵了。

安排了一名士兵下山而去,鲁淑和诸葛恪一同看着下面山越大将在比武,不时还有一阵阵欢呼吶喊声传来,鲁淑心中暗自苦笑,这哪里像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人,这和平时练兵没什么两样。

「山越军中一共有几位头领?」诸葛恪看了半晌,突然问道。

「据所抓的俘虏交代,只有四位头领,加上山越大王共有五位头领。」鲁淑想了一下答道。

「唔!」诸葛恪抿着嘴点点头,又看了一眼场中那山越大王所在的位置,对亲兵吩咐道:「去,马上带三个俘兵前来。」

不多时,亲兵便带来三名山越军俘虏。

「你三人只要回答我几个问题,我便放你们回去,切不可撒谎!」诸葛恪转身,看着三人说道。

那三个山越兵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情,连忙点头答应。

「你们仔细看看山下。」诸葛恪指着山越大王所在的位置:「哪几个是你们的头领?」

「报告将军,那个头戴稚尾冠的是毛甘大王,身边的三位就是我们的头领。」其中一个稍微机灵的点的只看了一眼就赶紧回答。其他两人见他反应这么快,不由瞪了他一眼,一个年龄稍长的也急忙答道:「那个光头的是尤突头领,有小胡子的是祖郎头领,络腮胡的是潘临头领。」

第318章 兄弟斗法

(4, 0);

他一口气将三个头领的说了出来,丝毫不给另一个人机会。

最后那人张了几次嘴巴,始终没有插上话,不由有些着急,眼巴巴地看着诸葛恪,暗自准备着,下一个问题他一定要第一个回答。

「哦!」诸葛恪点点头:「那潘临身边的两人又是何人?」

「我知道!」那个暗自准备的山越兵突然大喝一声,吓了周围的人一跳,连诸葛恪都怔了一下,那人似乎知道自己有些失态,连忙小声说道:「我,我知道是谁。」

诸葛恪心中暗自失笑,但表面上不动声色:「那你来说吧!」

那人面上一喜,连忙答道:「那个缠着绷带的是族中勇士彭虎,他身边的那个是……」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了下来,神色十分紧张,他刚才着急抢机会,没有仔细看,待要说的时候竟然发现那个人并不认识。

按说族中几个勇士自己可都是见过的,怎么这个就偏偏不认识呢?

惶急之下,背后冷汗涔涔而出,夏天的薄衣衫很快就氤出了汗渍,神色不安地看着诸葛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