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888)
的确不好寻找。
「若是殿下信任,属下愿意一试!」正当大家沉默的时候,费恭在一旁主动请缨。
「哦?」刘封眼睛一亮,看向了费恭。
「公许不可忘言!」费祎却吃了一惊,低声呵斥道,「此乃两国之事,一旦处置不当,兵祸再起,便是千万人性命相交,怎能儿戏?」
「我看不妨一试!」刘封却笑道,「公许文武俱全,由他去见高定,处理此事,再适合不过!」
费祎忙道:「殿下,犬子不过黄口小儿,非但未曾经历大战,更不知外交人情,如此稚嫩,如何能够但当两国大事?」
刘封却摆摆手,笑道:「虽说知子莫若父,但玉不琢,又如何成器?难得公许如此自信,毛遂自荐,正是叫他大展身手之时,无论成败,权当增加一次经验!」
费祎吃了一惊,想不到刘封竟会如此放权,皱眉道:「若是失败,岂非……」
费恭见刘封答应,心中感激不已,见费祎还在犹豫,急忙大声说道:「父亲,孩儿不怕死!」
「竖子之言!」费祎怒道,「此去乃是为国家大事计,我岂是担心你之生死乎?」 (5,0);
刘封却淡然笑道:「夷人虽然世代盘踞越嶲郡,不服王化,但同样也限制了他们的战力,就算公许失败,夷人起兵造反,又如何?不过是给我一次练兵的机会罢了。」
「殿下——」费祎错愕地看着刘封,没想到他竟是如此想法,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刘封言道:「我派人去夷人部落,是不想滥杀无辜,毕竟那些普通夷人百姓并无反意,我也不想冤枉高定,先探清虚实,这叫做先礼后兵!」
费祎怔然片刻,才苦笑道:「既然殿下不担心夷人会反,那我倒也放心了。」
刘封扭头对费恭言道:「在此之前,我有一个要求,你若能做到,才能让你前去。」
费恭正色抱拳道:「殿下吩咐,属下听令!」
「你可有自保之力?」
「啊?」费恭一怔,愕然抬头,看刘封微笑的神色,才反应过来,点头道,「有,我保证不会被夷人所制!」
「嗯!」刘封微微点头,「我倒不是要你如何震慑夷人,而是要你能够平安归来,为了区区夷王,赔上你的性命,可是大大不值得。」
费恭闻言,面露激动之色,连忙说道:「属下愿为大汉效命,万死不辞!」 (5,0);
费祎在一旁也被刘封的言语所感动,他不知道刘封为何忽然对费恭如此器重,但能得到燕王的赏识,毕竟是一件荣幸之事,不由老怀欣慰,频频点头。
刘封拍拍费恭的肩膀,笑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你虽然还年轻,但一定要分辨轻重缓急,我即将征战中原,大好功劳等你去挣,南中一行,便是你的机会。」
费恭知道刘封之意,激动地无以复加,这一次若是能成功,加上他守城的功劳,刘封便可名正言顺将他在军中提拔,这便是知遇之恩。
刘封看费恭激动的神情,不由感慨年轻人的冲劲,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关平和张苞等人,一晃竟然十年,已过了而立之年,正是岁月如流水,不觉而逝。「好了,你和刘将军前去准备,一同前往南中,向李恢了解情况之后,便各去行事,」刘封对二人吩咐着,认真叮嘱道:「记住,先保证自己安全,都要给我活着回来。」
第818章 无路可退
(4, 0);
刘永自杀,叛军消灭,益州上下无论将士还是百姓,都松了一口气,唯有梓潼和广汉两郡,还剑拔弩张,兵锋未解。剑阁之内,连同张苞带来的三千汉中兵马,一共凑齐了五千人,所有士兵都秣马厉兵,等候一场大战,刘封已经在三日前传令,三日内如果刘理还不投降,便兵发梓潼
。
这一次跟随张苞行军的参军乃是马忠,他本就是梓潼人,对这里地形十分熟悉,刘封经过南阳的时候,将他调到汉中去帮助张苞。
马忠也是蜀汉后期的的主要大将,与王平、句扶和张嶷四人齐名,在南阳的时候,几次带兵,都展示出不错的军事才能。
张苞正在关内训练兵马,马忠带着一人前来拜见,正是刘理的侍卫,来人提着一个血淋淋的包裹,里面装着刘琰的人头。
张苞亲自检查一遍,确定就是刘琰之后,冷哼道:「刘琰这老儿,好不知足,给他茍全性命的机会,非要挣扎求死。」
那侍卫抱拳道:「安平王已经在梓潼等候张将军前去交割兵马,请将军即刻出发,否则彭博领兵来,便危矣!」
「彭博?」张苞瞪着眼睛,大笑道,「他来了更好,省了我去找他,此等叛逆,焉能留他?」 (5,0);
马忠言道:「迟恐有变,末将愿为先锋先去梓潼。」
张苞点头道:「参军先带一千骑兵去,我随后就到。」马忠领命,和那名侍卫先去梓潼,张苞也马上整顿兵马,离了剑阁,刘理已经认罪投降,只有广汉郡的彭博一人,接下来便可放开手脚厮杀一场,一月来的憋闷一扫而光
。
兵马来到梓潼,刘理自缚于城门下,张苞上前将刘理扶起,言道:「安平王如何处置,我管不着,等平定彭博此贼,陛下移驾长安会到梓潼,你就在城中等候发落吧!」
刘理唯唯诺诺,悔恨一时冲动,毁了他大好王爵的前程,现在只能等着刘封来处置了,听说刘永自缢而死,刘理挣扎了许久,还是没有自杀的勇气。
张苞入城之后,接管了刘理的兵马,加上守军两万余,挑选出一万精锐,从武库中发放铠甲兵器,准备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