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902)
,却显得更加古老神圣。
牛头之下,高铁站住了脚步,笑道:「大寨之内,不能见兵刃,这是夷人的规矩。」吕祥也不多言,将身上的宝剑交出,费恭略微犹豫,终是将他的宝剑也递了过去,这是他师傅祝公道留给他的宝剑,作为一名剑客,他其实很讨厌别人触碰他的兵器,但
现在为了大局,却不得不委曲求全。走进木屋之内,这里面竟十分宽阔,左右共有三进,正对前方坐着一名老者,白发苍苍,面颊深陷,脸上的皱纹层层迭迭,已经不是当年跋扈南中的高定了,见二人进来
,微微欠身点头示意,吕祥只是校尉,他没必要大礼相见。左右两边,却还坐着十多人,都面容苍老,头上裹着不同颜色的头巾,有的脖子里还带着银质项链,绑着绷带的高速坐在右首,看到吕祥二人进来,也起身行礼,却面无 (5,0);
表情。
「吕校尉便是吕司马之子吧?」高定打量着吕祥,慨然而笑,「你与吕司马的形貌太像了。」提起当年的往事,高定一阵唏嘘,他和雍恺、朱褒三人各领一郡,一时无两,不料刘封到来之后,不费一兵一卒就除掉了他们的联盟,自己是被侥幸选中活下来的,这么
多年,他每每想起雍恺和朱褒被杀的情景,犹自心悸。他心中也十分清楚,刘封当时就是要杀他,也不费吹灰之力,之所以留下他为夷王,就是让他后怕,同时也知道感恩,而这十几年来,他和孟获都极力约束族人,甚至在
汉人的帮助之下,生活也越来越好。对于眼前的一切,高定其实心中已经十分满足了,夷人六部发展至今,他是唯一的夷王,也是永世封王的人,夷人在这几年也都对他感恩戴德,从最初的官府强制到现在
发自内心的尊敬,这都是改善他们生活所带来的结果。
「正是在下!」吕凯点点头,抱拳道,「在下奉殿下之命特来拜见大王,只因南中行事不明,殿下特派人前来向大王问好。」
「哦?」高定微微挪动着身躯,将目光看向了费恭,「这位便是燕王殿下派来的人吗?敢问尊姓大名?」
所有人连同高铁和高速,都吃惊地看着费恭,想不到这个一向低调沉稳的年轻人,竟然是刘封派来的,自从南征之后,五擒孟获,刘封在南中的名号那可是妇孺皆知的。 (5,0);
费恭从容抱拳道:「在下姓费名恭,承蒙殿下器重,委以重任,远涉江湖,来见大王,商讨南中之事。」
高定问道:「燕王一向可好?」费恭答道:「殿下来到益州之后,半月之间便已经平定叛乱,甘陵王畏罪自杀,北地王登基大宝,安平王也不过是茍延残喘,燕王已然护送迁都长安去了,若非公务繁忙,
殿下定会亲自前来。」
费恭看似平淡的一番话,却让所有的夷人面露吃惊之色,有些人低头互相商议,有的人低头闭目沉思,益州形势稳定,意味着有心人想要作乱,已经没有了机会。
高定却是神色不变,淡然笑道:「燕王文韬武略,百姓无不敬重,力挽狂澜也不过是信手拈来而已,这早就在本王意料之中了。」
费恭眉头轻皱,脸色微沉,抱拳问道:「既然如此,为何有人暗中与刘阐联络,想要在南中趁乱起事,这可不符大王当年与燕王的盟约呀!」「有此事?」高定本来微眯的双眼猛然睁开,寒光迸现,倒有几分当年的威风,身躯也坐直,片刻之后,又靠在竹椅之中,缓缓道,「燕王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绝不会信
口开河,不知可有证据?」费恭神色不变,答道:「在下此来南中,正是想与大王一同寻找证据,铲除奸佞,免去夷人灾祸,同时也保住南中安宁。」
第831章 兵祸阴谋
(4, 0);
高定微微闭上眼睛,片刻之后,吐出一口浊气,沉声道:「燕王既然派你前来,定然不是空穴来风,你要如何调查,尽管说来,本王一定全力配合,保住夷人来之不易的安
稳祥和。」高速也站起身来大声道:「对,一定要找出别有用心的人,我们好不容易换来和平的日子,大家的生活正逐渐改善,绝不能让他们破坏,夷人更不能成为别人手中的工具。
」「却不知费将军要如何调查?」正在此时,左首最上位的一位山羊胡须老者开口了,声音略显尖细沙哑,冷然道,「夷人有诸多禁忌,不是任何地方都允许外人查探的,惊动
了天神,谁也担待不起。」
「对,我们夷人的事情,我们自己解决,不需要汉人插手!」另一个中年人也附和着开口了,「这可是当年的约定,燕王如今为天下尊敬的英雄,不会说话不算话吧?」高铁站起身来,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环视众人,微笑道:「诸位稍安勿躁,我们先听听费将军要如何调查,再做决定也不迟,费将军是燕王殿下的使者,也就是代表燕王前
来,我们又岂能违背燕王的意思?」
高铁主动站起来为费恭解围,一来是彰显自己身为夷王长子的地位,二来也是为费恭解围,见大家都安静下来之后,才向费恭问道:「不知费将军打算如何调查?」 (5,0);
费恭不动声色地看着坐在高定下首七八名老者,心知这些人俱都是月亮谷的重要人物,既然高定知道了吕祥的身份,加之谈稿出现的事情,就知道这次会见并不寻常。
如此重要的会面,月亮谷一乾重要人物应该都聚集在此,包括他的两个儿子,不过费恭也猜到那个神使毕摩是不会在场的,毕竟这等人物十分神秘,轻易不会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