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995)
刘封笑道:「相校尉只管静心养伤,吴军粮草不足,急于速战,吾料大战就在数日之内,那时候再杀敌立功,亦未迟也!」
「多谢殿下!」相毅见刘封对他并没有轻视嫌弃之意,暂放宽心,告退而去。
吴军渡过端溪,安营扎寨,两日不见出兵,蜀军更是严阵以待,时刻操练兵马,早晚军歌阵阵,好不热闹,一连三日,各不出兵。
刘封看似沉稳,实则内心也焦急,长安登基之事不知道准备的如何了,本来解决南中之事后就该马上返程,如今又滞留在交州一月多,已经到了年关,计划频频被打乱。但吕岱也是成名老将,兵马布置滴水不漏,他知道吕岱比自己更焦急,因为吴军没有后援,必须速战,两人都像捕食的老虎,虽然腹内饥渴难耐,却不得不耐心等待机会 (5,0);
。
所幸这几日天气晴朗,岭南的天气不见寒冷,士兵们也不会太辛苦,有了相毅做表率之后,全军上下认真训练,阵容日渐整齐。
「殿下,长安有书信送来!」正想着中原之事,贾林带着一封密信走进来。
刘封接过一看,果然如他所料,费祎和荀方等人已经等不住了,圣驾到了长安已经半月,诸事还需商议,但燕王迟迟不归,这让群臣有些束手无策。
费祎得知刘封去了交州,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登基之事,选定了两个良辰吉日,一个是在二月,另一个在三月,让刘封先定下日期,大家才好按计划行事。
「殿下,九真……哦,赵贞已经到了布山,带了二十名越女护卫。」正在此时,费恭也来汇报的军情。
「来得倒是挺快!」刘封摇头失笑,想着赵贞和花鬘见面的情形,也不知道这两人能不能和睦相处,花鬘如果要骑白象,还需赵贞同意才行。
「先看看这个!」这些小事暂时不去管它,将密信递给了费恭,问道,「若是定在二月,能否赶得回去?」费恭看了一眼,皱眉道:「如今已是年关,此去荆州再折返长安,就算走水路,转快马也要一月时间,加之此处战事未了,殿下到了长安,必定还有许多事要商议,只恐太 (5,0);
过仓促了。」
「那就定在三月吧!」刘封也不犹豫,言道,「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也正合我大汉重生中兴之意,贾林,你即刻回复费尚书。」
「是!」贾玲领命而去。
费恭言道:「殿下,时间紧迫,不能久留于交州,不如殿下先回长安,末将与寇将军等人对付吕岱。」
「不是我不放心尔等,只是我做事不喜半途而废,」刘封微微摇头,叹了口气,「已然耽搁数月,也不在这几日,我料吕岱比我还要着急,快要出兵了。」
费恭言道:「据细作禀告,吕岱来到交州,也是仓促起兵,新兵未尝见大敌,其所惧者,乃是我五千精骑,至今还未有破解之法,故而不敢陈兵一战。」
「哦?」刘封眉毛一挑,骑兵一向是吴军的弱项,到了岭南,更是连像样的骑兵队伍都没有,基本不成建制。
吕岱以新兵出征,一旦交手,如果被骑兵冲击,的确很难掌控全军,兵败如山倒,他的忌惮,不无道理。
「报——」
就在此时,忽然哨马来报:「东吴大军分作三路,往武城而来。」
「先迎敌!」刘封来了精神,传令三军准备迎敌。 (5,0);
不多时,武城内外鼓声大作,人喊马嘶,各部军马,都严整兵器盔甲,城上城下,列成阵势,整备迎敌。
刘封跨马出城,来至阵前,虽然不是他平日的装备,但白盔白甲,加之他这几年历练的气度,也足以引人注目。
诸将也都分营出战,寇威为左翼,费恭为右翼,葛政与刚刚伤愈的相毅护住两翼,旌旗招展,盔甲鲜明,一字摆开在城下。
不多时吴兵来到城外,列阵稳住阵脚,当先一员白须老将,金盔银铠,白马红袍,须发皓白,却精神抖擞,左右大将簇拥,气势赳赳。
看到吕岱的气势,刘封在门旗下暗暗称奇,果然不愧为东吴倚重的老将,前阵的兵马倒也整齐,但再往后看,便看出新兵的不足来,队伍略显杂乱。
正观察之际,却见吕岱独自打马而出,来到阵前,看着自己,抱拳问道:「敢问阁下莫非便是燕王刘封?」
吕岱声如洪钟,铿锵有力,面对千军万马丝毫不见胆怯,似乎未将严阵以待的蜀军看在眼里。
「正是本王!」刘封轻提丝缰,坐骑上前两步,抱拳道,「老将军不远千里来交州,又要在这平静之惹起地腥风血雨?」刘封说话句句带刺,吕岱眉头暗皱,沉声道:「汝据有中原过半,占据荆州,偷袭柴桑,尚自不足,连年穷师远讨,又来我交州之地,如此穷兵黩武,这腥风血雨,难道不 (5,0);
是因燕王而起?」
「哈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话!」刘封神色凛然,挑眉朗声道,「天下分崩,兵战连年,皆因诸侯各存私慾。
今本王奉诏讨贼,平定四海,扫清宇内,重振汉室,何来腥风血雨?试问我大汉疆域,百姓哪个不是安居乐业,学有所用,老有所养?孙权妄自称帝,乃是逆天行事,老将军虽算忠诚,只可惜所托非人,不过是助纣为虐罢了,若是老将军还自念汉臣,就该卸甲掷兵,弃暗投明才是。」
第917章 调虎离山
(4, 0);
「哼,好一副伶牙俐齿!」吕岱冷哼一声,「都道燕王能说会道,巧言善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然汉室天命已尽,百姓涂炭,江山倒悬,当归有德者居之,王室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