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216)
从锡华到远宁府,差不多小半个月的路程,萧时善夜里睡不着觉,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过去,然而她所乘坐的那艘客船,在进入远宁府境内时,遭到了义军劫掠,点着火的箭矢雨点般射下来,一伙流窜的义军抢了好几艘商船,烧的烧,抢的抢,江面燃起一片火海。
张亨在水下找寻多次,从水里捞起了小燕,立马问道:“姑娘在哪儿?”
小燕咳出了几口水,稍稍恢复清醒,看了看周遭,吓哭了出来,“姑娘,姑娘……”
船上四处起火,小燕跟着姑娘跳下了船,刚开始还拉着姑娘的手,后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张亨心急如焚,锤了下拳头,跳进水里四下找寻,直到天黑也没找到萧时善的身影。
这会儿天都黑了,贾六阿弥陀佛了半晌,什么用都没有,他忍不住道:“姑娘不会是……”
张亨一双虎目瞪过去,贾六闭上了嘴,心里依然认为姑娘怕是凶多吉少了,一想到这儿,也是闷着头,抹了把泪。
天黑之后,水下漆黑一片,想要寻人更是难上加难,张亨筋疲力竭,连夜赶去了知府衙门。
六安听到前面传来的消息,先是一惊,而后急忙进去禀报。
李澈锋利清冷的视线压下来,心里一沉,嚯地站起身,疾步往外走去,“让柏岩带上一队水性好的护卫,去府外等候,把张亨叫来带路。”
“主子你的伤……”六安的话说了半截,就见人已经没影了,他也不敢耽误,忙不迭地追了出去。
大夫说要好生休养,偏又赶上这事儿,要是伤口裂开该如何是好,六安心道一碰上三少奶奶的事,他们公子就没点好,也不知道是谁欠谁的。
一队人在水下找寻了两天,仍是一无所获。
“大人快救救姑娘啊,这水这么深,我们姑娘怎么办啊?”小燕哭得泣不成声。
李澈攥着马鞭,手背犯起青筋,望着宽阔水面,忽地扯过缰绳,翻身上马,沿着河道疾驰而去。
六安剜了小燕一眼,这丫头也太没眼力见儿,连话都不会说,非要逼死主子才甘心么,这两日主子没日没夜的,眼睛都没阖上过,她是眼瞎么?!
他几次想劝主子去休息一下,但看到主子脸上的神情,又什么话都没说出来,每当从水里打捞起尸身,他都不敢去看主子的脸色,好在里面没有三少奶奶。
六安目光一扫,看到地上有几滴血迹,真是要了命了,他赶忙骑马追赶上去,老天爷保佑,千万要让三少奶奶平安无事。
第一百二十章
身下轻轻晃动, 萧时善睁开眼睛,看到了头顶的船篷,耳边还有船桨划动的声音。
紧接着响起一串脚步声, 一个年轻的圆脸妇人惊喜地看过来,“夫人你醒了?”
萧时善张了张嘴,嗓子干涩到说不出话,那妇人立马倒了杯水送到她的嘴边。
饮下水后,萧时善看向眼前的女子,“你是?”
“我是春妮啊, 夫人不记得我了吗?你和公子在我们家住过的。”春妮笑容满面地说道。
这么一说, 萧时善就记起来了,她颇感意外,看着春妮问道:“你怎么会来这边?”她记得春妮家是在沧阴那边。
春妮端来一碗米汤给萧时善,把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
却原来春妮已经嫁人,这次和丈夫来远宁府是为了把公公的骨灰送回老家安葬, 那日义军烧抢商船,他们乘坐的小船远远地缀在后头,没有遭到义军抢劫, 却意外救起了落水的萧时善。
“此地是何处?”萧时善问道。
春妮回道:“离着藤水很近了,那日碰上一伙义军, 后面的船只都调了头, 没人敢往前走。”
藤水离着远宁府又远了,萧时善有点着急,身子一动, 右脚便是一阵疼痛。
“夫人你的脚伤着了, 得多养几日才能动。”春妮拿出手帕给她擦汗,“夫人别急, 你要去哪儿,我们把你送过去就是了。”
“我要去远宁府。”萧时善垂下眼眸,前面通不了船,不知道小燕和张亨他们如何了。
春妮说道:“我们刚好顺路,从藤水这边绕过去就到了,只是要多赶几日路。”
萧时善想了一下,取下腕间的玉镯放到春妮手里,“这个你拿着,把我送到知府衙门,我会另有重谢。”
“使不得,使不得。”春妮一个劲儿推拒,“夫人之前给我的金钗已经帮了大忙了,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当初在春妮家借住,李澈已经给了银钱,但这些银两到不了春妮手里,反而是萧时善随手给出去的金钗,结结实实地帮了大忙,光是上面镶嵌的那颗东珠就值不少银子。
“前些年不好过,多亏有了那笔银子,才把日子过了起来,等我们手头宽裕了,我再把那金钗赎回来。”春妮谈起来满脸笑意。
萧时善当初是嫌那金钗晦气,才随手舍了出去,哪里想到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竟好似帮了别人天大的忙。
“对了夫人,公子怎么没和你在一起?”
萧时善心不在焉地说道:“我这次就是去找他。”
春妮自顾自地说道:“夫人急着赶路,是怕公子担心吧,也是,公子那么稀罕你,指不定多着急呢。”
即使萧时善没什么聊天兴致,也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知道他稀罕我?”他都不想见她了。
春妮乐道:“夫人以前哄我说你和公子是凑合着过日子,现在可骗不了我了。你难道没发现,公子看你的眼神和看别人不一样吗?他不稀罕你,干嘛要哄你喝药啊。”
萧时善微微抿唇,揪着发丝想个不停,她要是早些明t白过来,也走不到如今这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