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剑(164)
宁和的剑光紧随而至。
蛟如黑云翻滚,剑似明月升空。
大鱼被黑云撞得翻身仰起,露出腹下雪白人面,明月般的剑光斜斩而过,将那人面之上又划一道血痕。
错身而过时,宁和看见那张女人的脸掀开眼皮,那双似青似蓝的双目望着自己,似怨恨又似凄楚。
就像那仍是一个活着的、低泣着的女人。
“嗡———”
大鱼吃痛,转身一头扎进水波之中,幽蓝的身躯没入黑色的海面。
风更大了,大鱼藏在水下,海浪在它钟磬般悠长的鸣叫声里掀起数十百丈高的浪头,汹涌地向着陆地扑去。
不好!
宁和顿时再顾不上其他,调转剑锋便朝着陆地的方向赶去。
贡索等渔村众人还在那矮山上,如此巨浪,只怕几息间就要将那山头整个吞没。
可前来的村人少说十数有余,时间太短——思及此,宁和张口高喝了一声:“阿皎!”
盘旋波涛之间的黑色长蛟遥遥回首,四爪踏浪,乌光如墨,眨眼间游至近前。
人太小而蛟极大,宁和立在剑影上,只合蛟一爪之高。
她心系岸上凡人,只急急嘱咐一声,声音混杂在狂啸的海风之中模糊难辨:“先将渔村中人带离此处!”
黑蛟幽绿若灯的双瞳凝望着她踏剑远去的遁光。那光蒙白,自混沌黑沉的海天之中划过,极黯淡,又极分明,仿若星子自夜空坠落。
蛟注视了片刻,游身追随。
宁和回来时,在原地找到了咸洪夫妇。咸洪坐在地上,半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像个颓废的小老头,也再不像之前那样大喊大叫了,对扑面的海风和暴雨无动于衷。
贡索跪坐在他身旁,呆呆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村人们有些同他们在一处,或在风暴中高声哭喊,或只是面色苍白地望着不断逼近的滔滔海浪。还有些应当是跑了,零散分布在矮山后的空地上。
宁和极快地停在了矮山上方,贡索抬头看见她,空茫茫的目光顿时一亮:“仙人!”
她将手搭在地上的咸洪肩上,用力摇晃着他:“仙人来了!仙人来救我们了!”
咸洪动了动,抬起头。
宁和落地疾步上前,告罪一声,便一手一个将他二人捉在手里,并指一点点出剑光,足尖一踏,“疾”字诀运至极致,须臾间便行出数里。
宁和将他们放在百里外的一处最高的山头上,略一点头,就要离去。
咸洪和贡索两人都有些呆愣,魂不守舍,大约此生还从未有过这样凌空疾飞的经历,一落地就跌在地上。贡索还好些,只是面色苍白,咸洪已经仰面躺倒了。
“等等!”只是在宁和重新踏剑,眼看要走时,他挣扎着坐起来,喉间艰难地嘶吼出一声:“别杀青女!”
宁和问:“青女何人?”
咸洪未答,只又说:“别杀她!”
宁和道:“我不杀人。”
情形不容耽搁,她最后对这夫妇二人道了句“保重”,御剑而去。
矮坡上跟随咸洪夫妇聚在一处的村人们已被黑蛟化作遁光拢作一团卷走,宁和回去救的,是那些跑走的几人。
他们有的在空地上,有的已经跑进树林,宁和先前隐约数了一数,估摸着该有七八人。她往返数次,在海浪吞没一切之前,只带回五人。
风暴与大鱼的鸣叫声模糊了她的感知。
宁和立在空中,俯视着下方已然化作汪洋的大地,素来温和带笑的眉眼久违地被一股森然的怒气所笼罩。
剑影在她足下铮铮而鸣,皓白剑光如同一双含怒撑开的大掌,将四方蠢蠢淹来的海水抵挡在外,任其如何汹涌咆哮,也无法再近分毫。
黑蛟穿水而来,在她身畔缓缓盘旋。
蛟张开嘴,口吐人言:“这条鱼想要将此处淹没。”
蛟硕大的头颅歪了歪,说:“我能听见它。”
宁和目光冷冷:“整座岛?”
依先前咸洪所言,此岛和息,乃是千流众岛之中最大一座。岛上村落多逾一掌之数,安身其中者恐以千计。
蛟却说:“不。它要将千流诸岛尽皆淹没,直至鱼乌。它想要将鱼乌国一同沉入海底。”
宁和的回应是朝着海面蓝光隐没之处一剑挥出。剑光如山,击起海涛数丈。
这一场海上对战持续了足足一天一夜。
宁和天生内府、经脉宽阔,如今又身怀青云榜,体内灵气堪称源源不竭,故而也不觉如何疲惫。反倒在这不断的一招一式当中,使得真魂越发圆融。
那人面鱼虽体型巨大,又有弄水之能,却也仅止于此了。以宁和之能,更兼有宁皎在旁,本不该陷入苦战,奈何如今置身海上,四面汪洋,风浪掀天,正是敌利而我惫之景。
且那大鱼似有灵智,吃了最初两剑兴许觉得痛楚,便不肯再正面冲撞,只藏身海水之中,一心搅风弄浪。
宁和一路追击着它,每趁其冒头御水时便以剑劈它背脊。然而这鱼除去腹下人面之处外,身上那莹蓝鱼皮殊为坚韧,剑光极难将其划破。宁和每回也只可挥出一剑,那大鱼便要沉入海中。
人面鱼一路绕岛而行,使风浪四方吞没,不过一日光景,已将此岛大半淹于水下。
渔村多靠海岸,受害者不知凡几。宁和不得不数翻折回陆上搭救村中之人,几次险些追丢了大鱼踪迹。
村人们见她从天而降,纷纷伏地叩拜。宁和大多听不懂他们所说之语,也有些口呼前朝之语,“仙人”、“神人”、“海神”,叫什么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