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128)
翠梅迷迷糊糊,眼睛睁开一条缝,坐起呆了呆,猛地清醒,心急火燎跳下炕,忐忑问:“怎、怎么啦?三更半夜回家,出什么事了?”
“不清楚,我去问问便知。”姜玉姝系紧袄子,顾不上点燃油灯,三步并作两步打开房门,急切迈进堂屋,迎面撞见郭弘磊。
小夫妻同时向对方靠近,姜玉姝仔细端详他,紧张问:“为什么突然回来了?你、你们没事吧?”
郭弘磊右手拎着马鞭,左手将蒙口鼻的帕子塞进怀里,安抚道:“放心,我们没事!此番并非探亲,而是拿药回去救人。”
“你们没事就好。谁受伤了?”姜玉姝得知家人平安,瞬间松了口气,心头大石落地。
郭弘磊连夜赶路,盔甲冒寒气,连睫毛都覆了积雪。他脱下头盔,低声答:“机密,莫问。”
“……嗯。”姜玉姝定定神,了然问:“你回来拿金疮药,对吧?”
“对!”小头领快步迈进堂屋,扫视郭家十余老弱妇孺,神态严肃,开门见山道:“我等奉命行事,特来取郭家独门金疮药,不知眼下有没有现成的?”
姜玉姝疑虑重重,暗中沉思,冷静答:“有,您稍等。”她一边叫家人掌灯沏茶,一边问:“方大夫呢?请他把制好的金疮药拿出来。”
“来了来了!”方胜原本已经跑进堂屋,听了两句却回房,提着药箱飞奔凑近,迫不及待地问:“公子,带去的金疮药派上用场了吧?”
郭弘磊剑眉拧起,谨慎答:“用是用了,但具体结果暂不好说。我们赶着回营复命,你尽快把详细方子与现有的金疮药收拾出来。”
“哎,是!您坐着歇会儿,我马上办。”方胜干劲十足,惊喜于自己亲手制的药能派上用场,激动之余,有些惴惴不安。
姜玉姝打起精神,客气道:“各位,请坐。方大夫得忙会儿,您几位喝茶驱驱寒。”
小头领心急如焚,却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候,接了茶道:“多谢。”
“二哥!”
“你可算回来了!若能早些就更好了,咱们一块儿吃元宵。”郭弘哲兴冲冲道。无论干什么,他总是慢,天生孱弱者,体力精力皆不济。
郭弘磊循声相迎,简略告知:“我回来办点儿事,稍后便回营。”
“啊?竟这么着急?”郭弘哲大失所望,笑容荡然无存。
郭弘磊高大挺拔,俯视弟弟答:“十万火急。你最近身体如何?”
“挺好的。”郭弘哲轻描淡写,关切问:“你呢?最近怎么样?伤势痊愈了吗?”
郭弘磊也轻描淡写,“一早痊愈了。”
措手不及,姜玉姝见方胜忙不过来,便帮忙整理他平日随手记下的药效心得。
郭弘磊与弟弟谈了几句,走向伏案疾书的妻子,低头问:“你栽种的那两盆姜苁呢?”
姜苁,乃方胜给那具有止血奇效的藤蔓取的名,为表敬意,特地嵌入发现者的姓氏。
“哦,一直养在隔壁柴房里,它们至今未枯萎。”姜玉姝仰脸,会意地问:“需要一并带回营么?”
郭弘磊颔首,尚未开腔,同行的两名大夫齐齐扭头,主动告知:“我们是赫钦卫的大夫,闻所未闻‘姜苁’,毕竟是新药材,不亲自琢磨琢磨,实在不太放心。”
“军务紧急,来不及采挖,可否通融割爱一两株?”
姜玉姝微笑了笑,正色表示:“区区两盆药植,我空了进山即可采挖,不值得什么的。既是军中需要,二位大夫尽管拿去!”她悬着心,话锋一转,提醒道:“其实,姜苁能入药,我们完全是无意中发现的,时日短,药性不明朗,使用时须格外小心。”
弦外之音便是:有言在先,假如试药之人不幸中毒或伤势加重,请勿迁怒郭家。
小头领皱了皱眉,没吭声。两名大夫对视一眼,温和道:“这是自然。尝试新药,自当谨慎。”
“如此极好!”
姜玉姝搁笔,爽快道:“快去柴房把姜苁端来。”
“是。”周延立刻领命,叫了个人手离开,片刻后便捧着两盆藤蔓返回,交给对方大夫。
前后不足两盏茶功夫,边军一行拎着东西,匆匆上马。
“我走了。”郭弘磊无暇与家人闲聊,眼底饱含歉意,催促道:“都回去歇息吧,天冷,当心着凉。”
郭弘哲依依不舍,不时咳嗽,“天寒地冻,一路小心。”
“保重。”姜玉姝挥了挥手,目不转睛。
“公子,有空一定要回来!”潘嬷嬷殷切叮嘱。她欲言又止,最终说:“在外头千万要多加保重。”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驾!”小头领急欲复命,瞥了郭家人一眼,率先策马。
郭弘磊无法久留,答应道:“知道了。改天得空我再回来。”语毕,他勒转马头追赶同伴,迅速奔入风雪黑夜里。
姜玉姝目送半晌,直至对方身影消失,怔怔仰望夜空,叹了口气,苦笑道:“来去匆匆,简直像是一场梦。”她慢慢转身,招呼道:“走罢,回去了,明儿还得早起忙活。”
元宵吃下肚后,狂风变弱,雪花越飘越稀疏。
二月二,龙抬头。
刘村原有四百多户人家,逃难了大半,剩余不足两百户。人虽少,但一年之计在于春,村里惯例庆祝了青龙节,毕恭毕敬,祈求风调雨顺,期盼五谷丰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土壤尚未化冻时,姜玉姝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奔波劳碌,手把手地教导村民土豆催芽之法,倾囊相授,毫无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