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之流放边塞(146)

作者: 四月流春 阅读记录

姜玉姝兴致勃勃,愉快告知:“没错!直接剪下现成的薯藤,收完这一茬,立马就能种第二茬,等秋天即可多收一回。”

“哦?那样成吗?据我所知,在西苍地界上,红薯历来都是一年一茬。”庄松狐疑皱眉,捧起几颗土豆,“而且,它远远比不上土豆,听说又容易害病,故老百姓一直不敢多种,生怕白忙活。”

“依我说,你也别白忙活了,专心种土豆罢,省事。”

不给种?

那怎么行?我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姜玉姝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停下动作,稍作思索,慎重告知:“现有的薯种确实欠佳。所以我从去年开始琢磨,请求刘县丞搜罗了赫钦各镇、西苍其它县、甚至附近州的薯种,分门别类,逐一比对,择优汰劣,选育——“她顿了顿,耐性十足,解释道:

“我弄了个新的,且种它几轮试试,或许会逐渐变好,也未可知。”

“这……”庄松把土豆放进筐里,目送迅速堆满的箩筐被抬走,满意颔首,严肃嘱咐:“只要郭家做好分内之事,按时忙完该忙的,琐碎闲杂官府不会管。其实,我并无阻拦之意,不过提醒一句而已。既然你心里有数,试就试吧,但切莫妨碍正经差事。”

姜玉姝松了口气,郑重表明:“放心,我明白,绝不会妨碍正经差事的!”

“这就好。”庄松便撂开了。他一边摘土豆,一边与郭弘哲谈论学问,聊以解闷。

这时,裴文沣赶到了刘村,一路打听着找去郭家,却久久无人应门。

询问清楚后,他一刻钟也等不及,什么也顾不得了,马不停蹄地赶往田间。

“吁!”因着是私事,便从镇上雇了一名车夫。

车夫勒缰,马车停在凉亭旁的空地上,提醒道:“农忙时节,田里人多着呢,还得接着打听,才能找到你们的亲戚。”

小厮掀开帘子,裴文沣正下车,却在听见“亲戚“二字时猛地一顿,身形晃了晃。

“公子?您、您不要紧吧?”蔡春唬了一跳,慌忙搀扶。吴亮帮着把人架到地上,担忧道:

“唉,天实在太热了,上回生病才痊愈没两天,现在多半又中暑了。”

裴文沣站稳,略缓了缓神,沿水渠疾步前行,急切张望,沉声吩咐:“别愣着,快去打听!”

“是。”两个小厮只得打起精神,跑下田里,寻了个村民打听,对方一听是郭家亲戚,爽快放下农活,热心引路。

少顷

村民抬手一指,大声说:“看,郭家的人在那儿!”带完路,他顺口好奇问:“郭家有四个壮丁投军,平日忙着剿灭北犰贼,得空才能回家。不知其中哪一个是你们的亲戚?是什么亲戚?”

吴亮避而不谈,“我看见了!多谢老兄。”

“不用谢,你们快过去吧。”村民没等到回答,也不生气,继续忙农活去了。

晌午,烈日当空,酷暑炎炎。

是她吗?

那个是她吗?

裴文沣一额头虚汗,眼神发直,紧盯着不远处,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两个小厮搀扶公子,相距数丈时,蔡春忍不住呼唤:“表姑娘?”

表姑娘?

姜玉姝背对水渠,听得浑身一震,急忙扭头。

翠梅恰面朝水渠,闻声抬头,吓得当场跳起来,大吃一惊,脱口喊:“蔡春?你怎么——“她定睛一扫,顿时吓结巴了,“表、表公子?”

裴文沣止步,两条腿沉重得挪不动,激动凝视那一道背影,狭长凤目一眨不眨。

“姑娘!姑娘!”翠梅心急火燎,飞奔凑近,耳语道:“表公子来了!他居然找来了,怎么办?这下该怎么办?”

姜玉姝已经转身,四目对视的瞬间,她头皮发麻,如遭雷击,手足无措,耳语答:“我、我看见了。”

“怎么办呐?”翠梅险些抓耳挠腮。

事实上,我根本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姜玉姝深吸口气,强自镇定,忐忑走向表兄。

“哟?裴大人!”庄松认清来人后,一头雾水,却热情洋溢相迎,恭谨行礼道:“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万望见谅。”

裴文沣一愣,不得不分神,疑惑打量对方。

“在下庄松,“庄松会意,自报家门,“乃刘县丞手下的主簿,数月前在县衙,与您曾有过一面之缘。”

裴文沣心不在焉,余光专注凝望表妹,随口道:“原来是庄主簿,幸会。”

“不知您到此地有何贵干?若有用得着庄某的地方,请尽管吩咐!”小小主簿,自然不敢怠慢州官。

裴文沣脸无血色,缓缓答:“我是受长辈之托,特来此地探亲。”

“哦?”误以为县里派人巡察的庄松一呆,偏头瞥见姜玉姝,讪讪问:“原来裴大人是你家亲戚啊?”

姜玉姝心里七上八下,点了点头。

“亲戚远道而来探望,十分难得!”庄松笑容满面,通情达理,提醒道:“亭子里有茶,你快请裴大人去亭内坐。”

太好了!避免当众交谈。

姜玉姝一喜,悄悄吁了口气,感激对庄松说:“多谢通融。”旋即,她硬着头皮,抬起右手,轻声说:“表哥,请。”

裴文沣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先审视那只右手,而后端详她整个人:

纤细右手沾满泥土,脏兮兮,指甲剪得短而平整,毫无鲜艳蔻丹痕迹,指甲缝里嵌着泥。

荆钗布裙,旧衣裳洗得泛白。头戴帷帽,脂粉未施,肌肤晒得通红,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