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之流放边塞(21)

作者: 四月流春 阅读记录

王氏捶了捶胸口,“我能有什么办法!”

姜玉姝便道:“您别急,我试着去问问张大人,看他能否通融一二。”

“你?”

姜玉姝一怔,立即改口,“弘磊!”

“唔,那就去试试罢。”

片刻后,栅门忽然被打开,郭弘磊命小厮接过驿卒送来的一个个木桶。

姜玉姝揣着银子靠近,好奇问:“桶里是什么?”

“米汤和茶水。”郭弘磊低声说:“朝廷有律,驿所不敢多给口粮,只有不出格的米汤。”

姜玉姝听出了歉疚之意,忙道:“米汤好,暖胃助眠!”

郭弘磊嘴角微弯,隐露笑意。

“事不宜迟,我们该去找张大人求情了。”说话间,姜玉姝掏出一块碎银递过,“来,你把这个给守门的头儿,托他通禀一声。”

郭弘磊挑眉,“你也去?”

姜玉姝坦率直言,“有些话,我比你容易出口。走,一起去试试!”

郭弘磊思索半晌,点了点头。

驿所偏厅内,烛光摇曳。

张峰端坐,桌上摆着几碟菜肴,酒香扑鼻。

“罪妇家中,婆婆年迈体弱、三弟天生患病、嫂子受了重伤,侄子又才三岁,根本走不快。”姜玉姝毕恭毕敬,言辞恳切,无奈道:“您看,今日道路平坦,却足足花了七八个时辰才走完五十里!等过阵子崎岖艰险时,只怕更慢。”顿了顿,她继续道:

“唉,犯人若逾期,活该受惩罚。但却万万不敢连累大人逾期交差。”

张峰喝了口酒,犹豫不决,凝重道:“虽说朝廷没有明文禁止,但我不能乱开先例。”

“马车不行。”姜玉姝丝毫不意外,磨了小半天,这才抛出自己的真正来意,“那,板车行不行?”

“马车绝对不行!板车么……”张峰迟疑不语。

郭弘磊生自侯门,原本显赫高贵,家败后却一难接一难,迫使他无暇憋闷哀伤。此刻,他拱着手,缓缓道:“罪民等人绝非故意懒怠,实在是逼不得已,还请大人通融通融。”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姜玉姝可不想因逾期被西苍州府惩治。她咬咬牙,心一横,豁出去了,悄悄揉红眼睛,哽咽道:“求您仁慈开恩,稍微通融一二吧!”语毕,她作势欲跪。

但,正如她所料,自己没能跪下去。

“你——”郭弘磊一惊,眼疾手快,火速搀住了妻子,不让她跪。

张峰也吓一跳,下意识起身避开了。他眉头紧皱,斟酌再三,最终叹了口气,烦躁道:“罢了罢了。板车,就一辆板车,下不为例!”

姜玉姝眼睛一亮,“多谢大人开恩!”

郭弘磊凝视妻子,目光晦暗深邃。

次日·清晨

两匹马拉着一辆板车,车上铺满干草。

王巧珍躺在板车里,盯着虚空,憔悴喃喃:“你们别管我,让我死……这样悲惨地活着,还不如死了。”

“煜儿,不许淘气,乖乖坐好。”王氏年纪最大,自然有座。她慈爱地搂着孙子,招手呼唤:“轩儿,快上来!来,坐在娘身边。”

“啊?”郭弘轩呆了呆,瞥视二哥,没敢动弹。

姜玉姝也呆了呆,脱口道:“老夫人,阿哲身体不好,那个剩下的位置,该给他才对。”

王氏顿时沉下脸——

第12章 代写家书

姜玉姝快步靠近板车,小声劝说:“众所皆知,三弟天生病弱,赶路太辛苦,多照顾照顾他吧?”

“序齿轩儿比阿哲还小呢!轩儿自幼没吃过苦,瞧瞧他,脸色苍白。哪儿有弟弟让着哥哥的道理?”王氏拉长了脸,耷拉着嘴角。

人之常情,母亲本能地偏袒爱护亲生孩子。姜玉姝能理解,眼下却无法赞同。她眸光坚定,语气却柔和,继续劝说:“三弟、四弟同为十四岁,年龄只差两个月而已。我也知道四弟疲累,事实上,人人都累,无奈板车只有一辆,仅供老、弱、伤、病乘坐。”

“难道轩儿不是‘弱’吗?”王氏脸色愈发难看。

姜玉姝深吸口气,缓了缓正欲开腔,却听背后传来丈夫嗓音:

“论‘弱’,弱质女流比四弟瘦小多了。”

郭弘磊拎着盘成圈的铁链锁,沉甸甸,“咣当”搁在板车上。他看着母亲,既失望又头疼,偏偏碍于孝道不宜直白顶撞,以免激怒老人,闹得影响赶路。

“你们都下去。”郭弘磊挥退下人,隐忍道:“这辆板车,是专为家里的‘老弱伤病’向张大人苦求通融才得来的。孩儿自不必说,连她也没要求坐。莫非四弟比他二嫂更柔弱?”

姜玉姝愣了一下,才明白“她”是指自己。

王氏被次子的问话噎住了,勃然变色,厉声问:“弘磊,你这是在跟谁说话呢?”

“母亲——”

王氏昂首打断:“哼,原来你还记得我是‘母亲’?”

郭弘磊生性内敛,惯常面无表情,平静答:“孩儿怎么敢忘?马上要赶路了,还请母亲辛苦照管嫂子、煜儿和三弟。”

王氏皱眉,百思不得其解,耳语质问:“一口一个‘三弟’,不知道的人,恐怕以为你也是姨娘生的!”

姜玉姝实在听不下去了,叹道:“老夫人,消消气,要怪就怪我们只求得一辆板车。”

郭弘磊毕竟年轻气盛,目光锐利,沉声表明:“孩儿从不管李姨娘或是张姨娘,只知道父亲有四个儿子!总不能任由三弟操劳发病吧?流放乃刑罚,意在惩治犯人,四弟体格强壮,官差岂能容他坐在车上?”

“你、你这逆子——”王氏气得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