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之流放边塞(228)

作者: 四月流春 阅读记录

相熟的将士闻讯赶来,拥挤围上前,无论识不识字,统统盯着圣旨细看,七嘴八舌地说:

“恭喜恭喜!”

“嗳,你小子,“潘奎抓着郭弘磊的右肩,使劲摇了摇,由衷替他高兴,“总算熬出头了!”

“从今往后,得称你为‘郭校尉’了。”

“大喜事,不摆几桌酒可说不过去。”

“稀奇啊!尊夫人居然也得了官职?”

“原来女人也能当官?”

……

郭弘磊一一应答,稍作思索,正色道:“郭某能有今天,多亏了弟兄们平日提点与关照,一直心怀感激。算算日子,拙妻应已生下孩子,到时摆满月酒,还请诸位赏脸光临,咱们痛饮一番!”

“一定!”

“只要上头准假,兄弟们不可能不去。”

曹达揽着郭弘磊肩膀,嚷道:“弘磊,你既得了封赏,又有了后代,双喜临门呐,真叫人羡慕。”

“郭夫人也得了官职,应该叫‘三喜临门’才对吧?”

“哦,对,确实是‘三喜临门’!”

“但我想不明白,女人怎么做官呢?”

是啊,女人怎么做官?

其实,郭弘磊也困惑不解,暗中沉思,简略解释了几句。

二月初,夜里依旧寒冷,但风雪渐弱,出行不必蒙住口鼻了。

油灯光摇曳,照得影子乱晃。

潘奎穿上擦拭干净的戎装,郑重其事,打断众人劝阻,前去求见指挥使。

“我已经决定了,你们不必再劝!”潘奎拉开门,迈出门槛,反手掩上门,疾步快走。

但没走几步,身后房门“吱嘎“开了,他诧异扭头,见是郭弘磊,便皱眉说:“我已经考虑清楚,你别劝了。”

“您误会了。”郭弘磊叹了口气,“我不是来劝阻的,而是也有事求见窦将军。”

潘奎愣了愣,旋即一笑,“你小子又想告假,对不对?”

借着沿途灯笼昏光,两人并肩前行。郭弘磊颔首,无奈答:“对。算一算日子,孩子应该已经出生了,您说我能不着急吗?前两次告假,将军未准许,我再去试试,无论如何要回家看看。”

潘奎自然理解,却嘱咐:“征战沙场,弟兄们都放心不下家人。但没辙,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将军不批假,也是为你好,怕你小子焦急赶路、把自己颠簸残了。你的肩膀,差一点儿就废了,十分危险,多休养几天吧,养结实些。”

“无妨,已经痊愈大半了,骑马不碍事的。”郭弘磊打定了主意,叹道:“从她有孕至临盆,我只探亲三四趟,总是来去匆匆……唉,如今也不知她和孩子怎么样了。”

“少胡思乱想,当然是娘儿俩平安!”

郭弘磊低声说:“但愿如此。”

少顷,两人抵达指挥使下处。

通报获允,他们一同踏进小书房,同时躬身施礼,恭谨唤道:“将军。”

窦勇两鬓斑白,暂搁下公文,一脸倦色,“无需多礼。坐。”

“谢将军。”

“伤势恢复得如何?”

潘奎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脸部狰狞疤痕,“好多了。”

郭弘磊规规矩矩,随后答:“痊愈大半了,多谢将军关心。”

窦勇和颜悦色,“你们称有‘要事’,什么事?说来听听。”

潘奎张了张嘴,犹豫不决,胳膊肘轻轻一捣旁边的同伴。

郭弘磊会意,起身,恳切说:“将军,我已有数月没探亲,非常不放心家里,求您准几天假,容我回家探望探望。”

窦勇早料到了对方来意,爽快答:“既然伤势不要紧了,就回家看看吧。伤筋动骨恢复得慢,你尚未彻底痊愈,横竖在哪儿都是养伤,本将军准二十天假。”

二十天?

“多谢将军!”郭弘磊大喜过望,归心似箭,恨不能立刻打马出城。

窦勇又问:“潘奎,你呢?你有何事?”

“将军,请恕潘奎今后不能追随了。”

潘奎起身,高大魁梧。他心里极度不舍,刚开口,完好的右眼便迅速泛红,沉重告知:“大夫们反复诊断,我的左眼,是治不好的了。军中人才济济,最近许多年轻人立了功……我年纪大,又瞎了一只眼睛,参照惯例,应该‘因伤提前告老’,请您准许。”

窦勇敛起笑意,沉默数息,沉下脸质问:“本将军年近花甲,从军数十载,一身旧伤老病,尚且拼力撑着,至今不敢懈怠,你才四十多而已,竟然‘告老’了?”

“将军息怒。”潘奎嗓音颤抖,黯然解释道:“除非战死,我原打算在军营赖到最后一刻的,谁知突然变成半瞎。按惯例,瞎眼与缺手缺脚一样,属于残废,不走不行。”

窦勇不悦地问:“不走不行?本将军几时叫你走了?莫非有谁逼你走?”

“没,没谁逼迫。那您的意思是……?”潘奎小心翼翼。

窦勇威严吩咐:“你先安心养伤,一切本将军自有主张。凭你的本事与功劳,可获得例外对待。”

潘奎霎时热泪盈眶,手足无措。

“当然,你若是执意‘告老’,本将军不强留。”

“不!不是的,我、我根本就不愿意离开。”潘奎抬袖,尴尬擦了擦泪,哽咽表示:“只是想着:一个半残,与其被劝离,不如自己麻溜儿走人吧。所以才、才——求将军收留!”

窦勇板着脸,“本将军从未劝你走。”

郭弘磊在旁,大大松了口气,愉快说:“将军英明!”

窦勇哼笑一声,脸色缓和,慷慨嘱咐:“潘奎,你也许久没探亲了,同样准二十天假!趁难得的空闲,回家住几天,好生陪陪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