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415)
姜玉姝笑了笑,闲聊似的说:“十五岁嘛,年纪小,极少抛头露面,对上一群陌生人,哪个少女不害羞?小茹虽然是养女,但听我表嫂提过:她叔叔婶婶有四个儿子,遗憾于没有女儿,特地从远亲家抱养的,既娇宠,也悉心教导,出落得知书达理,温柔孝顺。”
“巧了,您不是非常欣赏‘规规矩矩、温柔孝顺’的吗?”郭弘磊慢条斯理,劝道:“依我看,纪姑娘正合适,为妻为母之后,应该会变得落落大方。”
姜玉姝话锋一转,“当然,您若是改为欣赏精明干练的,小茹就不合适了。无妨,即日起,咱们改为打听精明干练的——”
“不不!”
王氏忌惮摇头,坚定摆手,“娶妻当娶贤,阿哲和轩儿斯斯文文,降不住精明干练的妻子,他们也喜欢温柔孝顺的。”
姜玉姝顺势试探:“莫非您心目中已有合适人选?”
王氏烦恼摇头。
“小茹的父亲,是纪知府的亲堂弟。”姜玉姝坦率直言,提醒道:“阿哲从文,单打独斗历来难成功,结一门亲、多一份助力,对他而言,有利无弊。”
夫妻深刻了解王氏性格,一唱一和。郭弘磊神色严肃,缓缓说:“况且,还有四弟。四弟不是从武的料,只能从文,却不太肯用功,懒懒散散,不知何时才能考中秀才。两个弟弟的前程,均无着落,未雨绸缪,多铺几条路,将来大家合力提携他们。”
三子是庶,四子是嫡。
因此,这番话,算是说到王氏心坎里了。她扼腕叹息,恨铁不成钢地抱怨:“轩儿天生懒散,我隔三岔五督促,可他至今改不了,有什么办法呢?阿哲已经有功名在身了,他没有,他不着急,咱们干焦急!”
老人转念沉思片刻,心动了,却迟疑不决,“听你们这样一说,纪姑娘的性格倒没什么,但体弱多病、体弱多病——唉,阿哲体弱多病,妻子也体弱多病,成亲之后谁照顾谁?”
郭弘磊温和答:“懂得嘘寒问暖即可,具体吩咐下人去做。”
“对!家务活儿有下人,郭家媳妇不需要洗衣做饭、挑水种地。”母女亲昵,姜玉姝兴致勃勃逗女儿笑,心想:等你长大以后,在门当户对的前提下,娘允许你自由恋爱!
王氏瞥了次媳一眼,慢吞吞问:“那你为什么一天到晚沉迷于养花养蚕、种菜种庄稼?不知情的,恐怕误以为婆家苛待媳妇。”
“我——”姜玉姝被噎住了,刹那间无言以对。
郭弘磊立刻解释:“人总有个爱好,玉姝平日不爱梳妆打扮,从小喜欢侍弄花花草草,一则解闷,二则陶冶——”
“行了行了!”
王氏眯着眼睛一挥手,颇没好气,“娘又没骂她,你着什么急?”
郭弘磊否认,“儿子没着急。”
“行啦,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王氏弯腰,给小孙子掖了掖襁褓,叮嘱道:“阿哲的亲事,确实不能拖了,长幼有序,他没定亲,轩儿也不能定,以免外人指责母亲偏心。既然你们觉得纪姑娘不错,那就试试,光咱们满意不行,先设法问问人家父母的意思。”
夫妻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悄悄松口气。
“此事交给我!”郭弘磊早有打算,“家里尽快把该准备的东西备妥,我提前两天启程,路过庸州城时,请纪知府保媒,探明对方长辈的意思,如果对方同意,一切按礼操办,择吉日成亲。”
王氏毫无异议,“嗯,你看着办。”
姜玉姝愉快说:“盼望能早日把小茹娶进门,家里热闹热闹!”
于是,数日后,郭弘磊启程前往庸州,礼数周全,请动纪学琏出面试探,加上裴文沣夫妇帮腔,纪映茹的父母虽然顾忌郭弘哲孱弱,但虑及门第、秀才文采、自己女儿亦体弱多病……纪父并未当场婉拒,而是表明将慎重考虑。
一晃眼,入秋了,又逢中秋佳节。
姜玉姝踏踏实实休养近三个月,逐渐康复,下人开始忙碌为她收拾行李,不日将动身赴任,长住图宁。
这天清晨,她正手把手教丫鬟缫丝时,两个小叔子各牵着一个侄子找来。
“娘!”郭烨白白胖胖,行动却灵敏,跑起来稳稳当当,颠颠儿一扑,抱住姜玉姝的腿。
“哎哟——”姜玉姝被撞得后退两步,关切问:“今天怎么这么早放学?”
郭煜拈起一颗蚕茧,嗅了嗅,一边把玩一边答:“二叔派了个人回来,三叔四叔刚才会客去了。”
姜玉姝不解地问:“会客?谁啊?”
“图宁卫一个姓丘的骑兵,因为左臂受伤,因伤解甲,但武艺仍属高强。二哥信任他,请他来咱们家,当护院教头。”郭弘哲告知。
郭弘轩也拈起一颗蚕茧,揉来搓去,“上次杜家闹事儿,二哥知道后特别生气,吓得我当时不敢吭声。”
姜玉姝恍然颔首,“哦!他之前提过,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合适人选。”
“另外,丘教头带来一封信,纪家同意了,明年四月十六成亲。”郭弘轩乐呵呵,“三哥,很快能喝到你的喜酒了,到时我又多一个嫂子。”
姜玉姝忙道:“恭喜恭喜!”
郭弘哲红着脸,难掩喜色,“全靠家里尽力求亲,此事才能成,我、我感激得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一家人,道什么谢?”姜玉姝捻弄蚕丝,感慨道:“府里人口会越来越多的,家规重要,护卫也重要,缺一不可,两者结合才能维护秩序。否则,我不放心外出。”
外出?郭烨瞬间眼睛一亮,兴冲冲问:“去哪儿玩呀?我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