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之流放边塞(547)

作者: 四月流春 阅读记录

郭弘磊脸色一变,顿感烦恼,“屡劝不改,打骂也不管用,只能随他了。我若是继续劝‘动家法’,母亲该生气了。”

“人各有志,勉强不得。弘轩铁了心从商,拦不住,由他闯一闯呗,兴许碰壁就会回头。至于亲事,老夫人已经相定了刘知县的侄女,知书达理,清秀贤惠,她家表示不介意外室或私生子。”

“听说刘姑娘年纪偏大?”

“二十三岁,我觉得正年轻。她给她母亲守孝,耽误了青春,不然八成不会选择嫁给弘轩。”

“唉,老四私德有亏,没资格挑剔了。他简直自作自受!估计将来,还有他受的。”

姜玉姝舒舒服服趴着,劝道:“行啦,消消气,莫说亲弟弟,即使亲儿子长大后不听劝,咱们也没办法。”

郭弘磊挑眉,恨铁不成钢,“哼,如果是儿子任性胡闹,我的顾忌就少多了,索性打断孽障的腿,宁愿养他一辈子,也不能放任其恣意妄为。”

“责骂可以,但不能打断腿!”

“夫人可曾听说过‘慈母多败儿’?”

她立刻掐他胳膊一下,嗔道:“除非犯了严重错误,否则不许随便打孩子。”

“我何时‘随便打孩子’了?哪里舍得?”郭弘磊也掐她一下,掐的却不是胳膊。

“嘶~”姜玉姝下意识蜷缩,急忙趴好,双手护住自己,“你这人,专挑地方掐,疼啊!”

“掐疼了?起来,我看看。”

“别闹!当心被车外人听见,笑话咱们。”

“奇了,究竟谁先动手的?我只是接招罢了,奉陪到底。”

“乖乖坐好,你让我掐回来,就算扯平!”

“哼。”他轻而易举困住她,戏谑欣赏对方徒劳挣扎的模样,威严问:“服不服?认输就饶了你。”

“不、不服!”

……

两人推搡打闹一阵,第无数次以郭弘磊牢牢制住她而告终,亲昵相拥,恩爱如初。

“正是看见老四接二连三的荒唐举动,我才决定带儿子和侄子来一趟庸州,趁这两年较空闲,严格管教管教孩子,避免他们染上恶习,气咱们。”

姜玉姝大为赞同,“好主意!”

数日后·图宁县衙

车马尚未停下,门房远远便认出郭弘磊,瞬间满脸堆笑,飞奔相迎。

“哟,快看,知县回来了!”

“郭校尉也来了,赶紧禀告县丞他们。”

“你怎么还叫‘校尉’呢?该改口叫‘将军’了。”

“是是,瞧我,叫习惯了,一时间改不过来。”

门房几个衙役殷勤迎接,争相行礼,七嘴八舌道:“大人,您回来啦,一路辛苦,慢些。”

“小的给大人请安。”

“郭将军!”

“恭喜将军,又升了。”

……

郭弘磊下马,家运坎坷饱经磨难,早已练就了宠辱不惊的心性。他朝众人一颔首,昂首阔步往后走,搀妻子下车。

姜玉姝站定,斜掠被秋风吹乱的发丝,心系公务,第一句话便问:“我回家探亲期间,衙门没出什么大事?”

门房消息灵通,使劲摇头,“您放心,没出什么大事!”

“这就好。”

郭弘磊脚步不停,走向第二辆马车,见侄子已经自行下车,便抱下长子,紧接着,走向第三辆马车,温和问:“明诚,身体好些了吗?”

“好多了。”姜明诚从小埋头苦读,乃文弱书生,秋夜里着凉,鼻塞声哑,已服药数日,尴尬道:“唉,大大小小都扛得住,只有我生病,真是惭愧。”

郭弘磊拍拍小舅子肩膀,叮嘱道:“惭愧什么?你尚未适应边塞天气而已,走,先到后衙休息。县衙人多热闹,若是影响你读书,我家在城北有个小别院,那儿十分清静,你千万别客气,遇见麻烦尽管提出来。”

“好,多谢姐夫。”郎舅俩有说有笑,并肩走向通往后衙的角门。

“这儿就是图宁呀?”郭烨脚一沾地,揉揉眼睛,好奇环顾四周,拉着堂兄走向母亲,“娘!”

姜玉姝扭头一看,招招手,“刚睡醒啊?”

“嗯。”郭烨拉着堂兄,兴奋观察周围。

顷刻间,县丞带领几个小吏疾步赶出来迎接,行礼并问候,毕恭毕敬。

姜玉姝含笑引见:“这是犬子,这是舍侄,那位是舍弟明诚。”

姜明诚上前,以晚辈的身份朝县丞行礼,文质彬彬。

“嗳呀,不敢,不敢当。”黄一淳立即还礼,丝毫不敢怠慢侍郎之子,“姜公子,请,请进。”

小厮忙碌搬运行李,郭弘磊朗声招呼:“走。”

一大群人涌向后衙,热闹寒暄,衙役和小吏忙前忙后,使出浑身解数套近乎。不仅衙门中人,绅商听见消息,有所求者更是千方百计接近,试图趁机攀些交情。

于是,姜明诚便在后衙住下了,或钻研学问,或与新任教谕等人探讨学问,或去县学待几天,还在姐夫教导下练习骑射,日子过得充实而愉快。

一晃眼,十月中旬。

深秋时节,风萧瑟,天气越来越冷,漫山遍野黄叶飘零,图宁各镇各村忙于收割庄稼,披星戴月,生怕粮食被霜雪糟蹋了。

这天上午,姜玉姝率领一干下属,巡察粮食作坊。

作坊宽敞整洁,第一批雇工埋头干活,个个卖力,一捆捆扎好的粉条堆在斗车里,堆得冒尖,流水一般运往仓库。

姜玉姝拿起一捆,掂掂分量,凑近闻了闻,又掰了一小段,试探硬度,满意说:“很好,越做越齐整了!”

“今秋收成不错,待税粮收上来,一堆积,恐怕年前也忙不完。”黄一淳也掰了一小段,直接放进嘴里咀嚼,“到时,冰天雪地,制粉需要灶火,柴禾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