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千年流量夫君(7)+番外

作者: 轻于柳絮重于霜 阅读记录

舍玉看得心疼,劝慰了几次,均被赶了出去。

眼瞅着巡夜的郎官就要来了,舍玉不得已又进了内寝,但见猗猗已无力大哭,只对着一团融融的烛光发呆,剪水似的瞳眸,不时划出几颗泪珠。

“公主,夜深了,睡吧。”

猗猗像个木偶般被舍玉扶起,安顿在榻上,又盖好毡被,她回身想要去灭灯,却被猗猗拦住。

“别……”

舍玉为难的看着公主,她知她自幼怕黑,在宫中从不熄灯,可是……

“公主,霸府里的规矩,亥时之后禁止燃灯……”

“为什么?”

“他说……高氏木德,府中忌火……”

“臣子也配称‘德’吗?不要脸!”

“嘘——”舍玉慌忙捂了她的嘴。

“不熄!就不熄!”

“公主……”

就在二人说话间,巡夜郎官已在门外大声呵斥起来。

舍玉陪着笑脸跑出去,对那郎官道:“公主怕黑,能不能通融一下……再说,别人怎么不见这个忌讳?”

“此忌只对外姓人。”

“姑母也是外姓,我这就去找她,看她房里的灯是黑还是亮!”猗猗已隔帘大怒。

“夫人的灯自是亮的。”

“那我也不熄,我们元氏的灯火就得亮着。”

“这话听着倒有点意思……”巡夜官边自语边离开,并没有强迫她灭灯。

第5章 沁园春

隔日晚间,猗猗才刚卸了妆,散了双丫髻,忽见门内有个黑影。

她吓了一跳,令舍玉拨亮了烛光,才看清是脸色铁青的孝瓘。

“此乃公主内寝,郎君不可无礼啊!”舍玉张臂拦在猗猗身前。

“你前日跟巡夜官说了什么?”孝瓘冷冷的问。

“他让我灭灯……我不同意……他就走了……”

“我问你说了什么!”孝瓘提高了声音。

“我说……我们家……我们元氏都不灭灯……”

孝瓘推开舍玉,一把揪住猗猗的领口,狠狠道:“就因为你这句话,父王要休离家家!”

猗猗挣扎不开,却不求饶,只是倔强的瞪着他。

“公主还是个孩子,她的话当不得真!”舍玉上前抓住孝瓘的手腕。

“我早就警告过她在府中不要乱说话!”孝瓘松了手,抓起桌上的蜡烛便往外走,“此处永不掌灯!”

“不要!……”猗猗光着脚丫追到院中,一把抱住孝瓘的腿。

“对了,忘了告诉你,从明日起,你做我的侍书,一同去东馆读书。”孝瓘的怒火已稍稍平息,他挣脱开猗猗的钳抱,“明晨,在静湖的桂树下等我。”

猗猗又向前追了两步,却被石头绊了一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一点点微茫消失在夜色中。

“不要……我怕黑!”

“不行……我真的害怕!”

“父皇,救我!”

……

在那个孤寂的暗夜里,猗猗躲在角落中瑟瑟发抖。她的哭喊,求救,都显得那样的渺小而微不足道,几乎是瞬间,便销匿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了。

那是她幼小的心灵中,第一次体会到绝望的意味。

自那以后,猗猗变得乖巧了很多。

她每日都会在静湖的桂花树下等候孝瓘,然后随着他一起去东馆读书。

东馆是高氏子弟的学堂,高澄请了不少士族鸿儒来这里传授经学儒术。

渤海的李铉、刁柔,北平的阳绚,北海的王晞都曾当过这里的博士,还有工书人韩毅,是专门教授孩子们书法的先生。

然而,高氏究竟出身寒微,崇尚鲜卑旧俗,又以武功角逐天下,实在不把汉家儒学放在眼里。

东馆的学堂往往形同虚设。每日都是博士正襟危坐的讲,孩子们乱作一团的玩。

孝瓘也不喜欢什么孔孟之道,他习的字大多都是从《太公兵法》上来的。

但相较那些睡大觉,玩弹弓的兄弟们,他勉强可以算得上一名好学生——至少他会一直窝在角落里安静的看书。

这日,刁博士命逐句背诵《诗经》中的《淇奥》篇。

孩子们不想被罚,大多暂停了手里的玩意,慌乱的翻起书来。

刁柔阴沉着脸,环视了一圈,径直唤延宗起来背诵。

延宗正一手拿着猪食,一手握着人便,准备搀和在一起害人,被博士猛然一唤,忙用手肘捅了捅前面的孝琬。

孝琬是元仲华的亲子,出生不久便被立为世子,一向傲慢无礼,连叔辈们都不放在眼里。

他回头瞥见延宗手中的污秽之物,嫌恶的把身子趴在桌上。

延宗转向左侧稍远的孝瓘,对他又是挤眉又是弄眼,像只摇尾乞怜的小狗。

孝瓘无奈笑笑,把书往他那边移了移。

“瞻彼淇奥……”刁柔不耐烦的帮他开了头。

“瞻彼淇奥……”延宗一个字也不认得,只是学着博士的音念下去,“绿……竹……狗狗?”

大家顿时哄笑起来。

“不是狗狗,是猗猗!”刁柔语气严厉的纠正。

大家的目光顺时集中到了猗猗身上,然后笑得更欢了。

孝琬看了看猗猗,突然大声问道:“学生不才,请博士讲讲这‘猗’字的含义吧,到底跟‘狗’有没有关系?”

刁柔对于这种可以掉书袋的机会是向来不愿错过的,他嗽了嗽嗓子,道:“汉代许慎的《说文》里有云,猗,犗犬也,多毛曰尨,去势曰猗……”

“博士的意思是,猗猗,就是被阉的狗呗?”孝琬看着猗猗,冷笑着打断了博士的话。

此言又引来笑声一片。

延宗也哈哈大笑的附和着:“看来我也没念错啊!”

上一篇: 和离之后 下一篇: 华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