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千年流量夫君(74)+番外
“他死了吗?”高洋问一同上殿的苍头刘桃枝。
“还有一口气。”刘桃枝答道。
“要不然……就放了他,可好?”高洋试探着问他的兄弟们。
诸王皆无声,唯长广王高湛呷了一口酒,轻声道:“猛兽不可出穴。”
高洋站起身,一步三晃的走到笼边,夺过刘桃枝手中的长槊,狠狠的刺向高浚,高浚一声惨叫,再无声息。
高洋拄着槊回到位上,手指轻轻抚过案头的琵琶,“你们猜猜,他所犯何罪?”
殿内静得仿佛连纤发落地都能听到声音。
“他斥责朕之左右,不给朕擦鼻涕!”高洋骤然狂笑,将那琵琶狠狠摔在地上,髀骨制成的琵琶分崩离析,碎裂一地。
“朕才是大齐的天子!而你们,都应该恪守人臣的本分,不要做出任何僭越的事来!不然,便同此琴,亦同此人!”
德阳殿的酒席散了。
半醉半醒的高洋望着呆若木鸡的延宗,招手示意他到近前。
延宗看了看一地的碎骨,摇了摇头——坐在那里的仿佛不是对他宠溺无度的阿叔,而是半人半魔的妖怪。
他年纪虽小,却嗜武好杀,手起刀落的事他不是没干过,但他杀的是仇敌,是男人,他无法想象昨日温/香/软/玉,今朝白骨为琴,只为着一个若干年前的荒诞理由?
“你来找朕有什么事?”高洋晃了晃手中的酒杯。
“肆州……”他试探性的吐出两个字,而后很快打了个结。
“肆州?”高洋把酒杯重重按在桌上,“朕昨天砍了州里那帮人的脑袋,刚又砍了宫里这帮人的脑袋!”
“州……州里?”延宗惊愕出声。
“肆州的地方官造反了,连皇粮也动!”
延宗再不敢多说一个字了——他虽然不聪明,但也还没傻到听不懂皇帝的意思,皇帝怎么会让那样的丑事传扬出去?
“你还有事吗?”高洋眯着眼睛看了看他。
延宗搓了搓手心,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阿叔压根没打算让四兄活着回来,所谓靖边的斛律军不过是装装样子,哪会真心营救呢?
“没了。”延宗躬了躬身,撤出侧门,却隐约听到内殿监奏道:
“启禀陛下,鸿胪寺卿卢武觐见。”
第50章 赠绿衣
延宗在大明宫门口遇到了大兄孝瑜, 见他未着貂裘,正在墙根下呵手,一见延宗, 就几步赶了上来。
延宗猜他定也听说了孝瓘的消息, 跑来宫门口想办法的,“大兄……你回来了?”他垂头丧气行了礼, 又复重重叹了口气。
“陛下命我亲解永安王入朝。”孝瑜打量着他, “你去觐见陛下了?”
延宗轻“嗯”了一声。
“为四郎?”
他点了点头, 见孝瑜正要发怒, 忙续道:“我刚张嘴, 就被阿叔堵回去了……”
孝瑜长舒口气,又绷脸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阿范
收到郑清操的信。”
“那你怎么不来与为兄商议?”
延宗偷瞄了眼孝瑜,心虚道:“我……我这不是着急嘛……”
“欲速则不达!懂不懂?”孝瑜狠狠敲了延宗的脑袋, “只见长肉不见长脑子!”
延宗不乐意了, 白了孝瑜一眼, “大兄有办法?”
“这件事你就别管了, 我已托你嫂子找她从叔父去说了。”
“找谁?干嘛绕这么大圈?”
“她从叔父卢武乃鸿胪寺卿,掌外吏朝觐, 诸蕃入贡。而今库头已派了使臣来议和, 他比谁说都合适。”
“阿叔能听他的?他说两句话,陛下就同意救四兄了?”
孝瑜连连摇头, “你就险些错在这儿!这是两国之事, 不是为了救谁。库头送归四郎,以示其通好的诚意;而我们资助扶植他,用以牵制木杆的势力。卢武只要按此思路去说服陛下, 陛下万没有拒绝的道理。”
“哦!哦!”这回延宗咧着嘴笑了,“四兄能回来就行!那我先回去了, 绍德、绍义他们还等着我击壤呢!”
他说完,扭身就要走。
“五弟。”孝瑜的声音忽然变得很低沉,“自今以后,无论何事,你莫要听旁人的,一定要来找阿兄商议。”
延宗驻了脚步,转回身来,端正了辞色:“这个自然。”
莲花纹屏风软塌上,长广王高湛倚着隐囊,微笑着望着对面的男子。
那男子三十多岁的年纪,身着胡服,面容白皙,正在弹奏胡琵琶。
“你弹得真好听。”他说着,伸手摸了摸那男子的脸,“此番太险,亏你及时去往肆州,结果了那阿伽郎君,还将祸水引向了三兄。唉,三兄死得可真惨啊……”
那男子停了琴音,谄媚笑道:“那还是主上才智过人,计谋无双,尤其能未卜先知,屡屡化险为夷。主上令六王长史赵叉去找阿伽郎君本是一步妙棋,奈何太子命不该绝,阿伽也随着天恩道人的被捕而暴露。好在主上早留后手,令他叛逃突厥,如此引得天家也追去了肆州,这实在是计中之计,连环之计!只可惜碰到那个短命‘西施’,要不六王此刻早已登基,而您自也已位极人臣。奴天生驽钝,有幸为主人展草垂缰是奴几世修来的福分!”
高湛眼见皇帝高洋身体每况愈下,欲传社稷与高殷,便借赵郡王为父母塑金身之机,以机关坍塌佛像而暗害太子。然而,因高殷的慈悲而耽误了时辰,致使计谋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