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谁谁后,人人都爱她(234)
洛公子思索了片刻,说:“今日得姑娘点拨,洛某心中骤然开阔。”
钱浅连忙说:“洛公子真是折煞在下了。闲聊而已,何谈点拨。”
洛公子又问:“近来与姑娘相谈甚欢,想来逍遥这名字是别号吧,不知姑娘可愿告知真名?”
钱浅不想说,便道:“名字不过是个代号。称呼而已,能表达心中所愿就是好名字。”
洛公子念叨着:“逍遥,真是好名字。姑娘文采好,不如也为在下取个别号如何?”
钱浅琢磨了一下,“你年纪轻轻便已足踏万里,看遍人生百态。罗华如何?取网罗览尽世间繁华,褪去胸中尘浊,不沾俗事因果之意。”
“罗华。”洛公子重复了一遍,“嗯,我很喜欢,多谢姑娘!日后,我便用这个名字行走江湖了。”
钱浅笑笑,“好啊,那我就等着罗华大侠名震江湖的那天了。”
行至岔路口,钱浅与众人挥别,独自回家。
刚到家门口,忽然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打斗和惨叫声。
巴郡码头很多,势力庞杂,商船装货卸货是稳定而持久的收入,所以地头蛇们经常为了抢占某个码头、某辆船的货物而发生打架斗殴之事。钱浅并不当回事,只是赶紧进了院子栓好门,免得被殃及。
*
西蜀的春天比京都城来得早,漫山粼粼花海在春雨的湿气氤氲下,如展开画卷般美不可言。
轻松而平淡的日子持续到三月下旬,钱浅已在巴郡生活了近两个月。
这天,簪花郎郑谦尚提议大家一起去安汉卖艺,说那是西蜀的都城所在,贵族豪绅更多,或许会一举成名天下知,往后就再也不用谄媚卖笑了。
几个姑娘有些犹豫,好不容易在巴郡有了名气,赚得也多了,就突然换地方,担心若是没能在安汉成功,岂不是两头空?
郑谦尚满怀期待地问钱浅:“逍遥,你觉得如何?”
他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朝钱浅看过来。
众人能有今日名气全靠她点子多,总能想出新鲜花样,所以她的意见至关重要。
钱浅认真地分析说:“大家若想要搏一把名气,安汉城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就算人们图个新鲜,过两年就腻烦了,只要你们把名气打出去了,日后不管去哪里的瓦舍,也肯定能占据最好的位置,备受瞩目。”
那几个女子一听,纷纷有了信心:“那咱们就去!几时动身?”
钱浅婉拒道:“你们去就好,我就不去了。”
一个女子叫道:“那怎么行?点子是你出的,曲子是你给配的,连剧本都是你写的。你怎能不去?”
钱浅推脱道:“你们好几个都会作曲子,剧本也简单,找书肆茶楼卖得最好、最叫座的话本的买下改编一下就是。不是非我不可。”
郑谦尚劝说:“逍遥,你舞跳的好,又善音律,就跟大家一起去吧!咱们一定可以成名的!”
钱浅推拒道:“真的不了。我挺喜欢巴郡的,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们扬名立万的那天。”
郑谦尚又问洛公子:“洛公子,你呢?”
洛公子道:“我也不去了。我本就是游历四方,在此暂做停留,赚点盘缠而已。舞师好找得很,我这个半吊子,就不跟着你们去裹乱了。”
几个女子又有些犹豫,觉得好像占了逍遥的好处,但郑谦尚十分坚持,还差点吵起来。
钱浅和洛公子劝解一番,他们才达成一致,说有朝成名定会回来带上逍遥,一起享受被人追捧的滋味。
随后两天,那七个姑娘和郑谦尚收拾了行囊,钱浅与洛公子送了他们。
洛公子的小徒弟柱子哭成了小花脸,惹得几个姑娘在马车上都红了眼。
洛公子对几人行礼:“虽有不舍,但终须一别。山河不寂,来日方长,惟愿他日可与诸位江湖再见!”
钱浅则是简简单单两个字:“再会!”
*
马车远去,三人往回走。
柱子问钱浅:“姐姐,他们愿意听你的,你为何不拦住她们,不让她们走?”
钱浅慢慢踱着步子,“大家卖艺总归是想赚钱,我为何要阻拦她们奔向更好的前程呢?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相交时无愧于心便好。”
柱子伸手去拉洛公子的衣袖,哀求道:“师父,姐姐们都走了,今晚让我跟您上台对打吧!”
洛公子揉了揉柱子的脑袋说:“就你这三两下?不怕被人起哄轰下来?”
钱浅笑着鼓励道:“试试吧!否则瓦舍的人们热闹惯了,只怕今晚赚不到什么赏钱了。”
柱子摇晃着洛公子的衣袖撒娇:“师父你看!逍遥姐姐都发话了!你就让我试试嘛!”
“好吧!”洛公子叹气:“若今晚拿不到赏钱,你可没有夜宵吃。”
柱子当即高兴地跳起来:“有逍遥姐姐在,怎会拿不到赏钱?!”
当晚,师徒俩在台上对打,钱浅给师徒俩配乐。
柱子只会些简单的剑式,洛公子只当哄徒弟玩,也不甚认真。看客寥寥,钱浅便用二胡发出喝倒彩的声音给柱子的失误增加笑点。没一会儿,看客渐渐多了,随着柱子的失误和二胡的倒彩声发笑。
柱子是个极机灵的,发现人们爱看他出丑,就开始假装被师父教训得急了,奋力反攻洛公子。洛公子只当在台上教徒弟武功招式了,闲庭信步地一下下打在柱子的破绽之处。柱子吃痛惨叫,夸张的模样逗得看客捧腹大笑,一晚上下来竟也没少赚。
三人一起吃了晚饭,钱浅先前承诺了柱子上台表演时,会再给他一个金币,于是再次实现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