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116)
实际上, 他们想的是和大哥父母住得近,以后养孩子还能让爸妈帮衬。
陈霖庆幸, “还好不在一栋楼, 不然你得烦死。”
“也不至于, 我爸离退休还有十年,他们就算退休了也不见得喜欢来城里生活。你看张老实和江老师, 他们在村里就住得好好的。”
“有道理。”陈霖耸耸肩,“买个房放着吧,说实话,我也更喜欢住村里,来城里住也就逛街方便,比不上村里小卖部热闹。”
陈明生哈哈大笑,不说出去,谁想得到他堂妹都二十六了啊,他们俩个加上陈明理和李万年,被他爸妈并称为“创业光棍”。
还谈不上创业,但是光棍是真的。
练了一个月,所有的考试,陈霖是一遍过,陈明生在理论考试里栽了两次跟斗后也顺利过了。二月初他们才拿到驾驶证,然后就去了汽车店。
给他们介绍了半天的销售员看到他们后立即转身走了,陈霖都来不及打招呼。最后来了个年轻小伙,做自我介绍时说话都不流畅,正要背书式地给他们介绍店里的汽车,陈霖直说:“我们都了解过了,就买那款夏利,现在签合同能把车开走吗?”
年轻销售卡壳了,啊?这买车的流程是不是不太合理啊?
他还是很负责地让他们先试试车,再签合同。
等试了一圈回来,陈霖就跟着过去,签合同时刷刷刷的,从包里掏出一沓新钱,在咨询台等着看热闹的老销售都愣了:这是真买啊?
早早躲开的销售都快气死了,当时问半天不买,现在要来买也不说一声,业绩全部都算到了一个新人头上,简直是白给人家做嫁妆。
不行,这业绩怎么也该有他的一份!
陈霖拿到车钥匙,就开车走了,完全不知道他们过来买车还让汽车店引起了业绩之争。
前面半段是陈霖开,后面半段是陈明生开。陈霖开车的时候不觉得新手上路害怕,但看到陈明生开车时坐得板板正正,眼睛轻易不敢眨地盯着前方,她心里觉得毛毛的。默不作声地把手伸向上方的扶手。
路上的车子多是摩托车和自行车,新路算是很宽敞的,不超速开车其实不用害怕。
就是镇上到村里的这段路,实在是坎坷,陈明生只能慢慢开。
他们捐的十五万不够修从小盘江村委到镇上的路,镇里往上申请了一笔修路钱,说是批复了,但钱才刚落实到位,所以修路的事情可能得等到年后才能完成。陈霖不怕修得慢,就怕他们捐出去的钱最后没真的落到实处。时不时地就要催常书记问问进度。
1999年2月5日,是个很特别的日子。
富华村有人了一辆小汽车!
就像富华村建了第一栋红砖房、买了第一台彩电,那都是能引得全村人都去凑热闹的大事情。正巧还是临近过年时,村里外出读书打工的都回来了,一堆人聚在小卖部前侃大山。突然听到汽车声音,然后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开了过来,驾驶位上坐着陈明生,陈霖就在副驾驶位上。
“哇!小姑姑买了小汽车!”
车子停到小卖部前的空地上,小孩们是最先冲过来看的,陈霖一下车就被大人围住了,都在问她车子是不是她的,多少钱买的之类。
买房买车这种大事,在村里是瞒不住的,陈霖和陈明生早对好了口供,别人问都是说房子只给了首付要还房贷的,车子也是为了以后跑业务方便俩人合买的。
“买了车方便,以后要出去就方便了。”
“那你们买了小汽车,以后还有辆货车,有两辆车了哦。”
陈明生苦笑道:“是啊,赚到钱都花得差不多了,这些不买又不行,买了以后就能送货上门了。以后种的火龙果多了,还是得运出去,等着别人找过来怕是不好卖出去。”
大家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再想到村里今年也要开始种植火龙果了,说不定到时候都是要借到陈霖他们买的货车。
户口已经跟着陈明发迁到富华村的宁小燕扶着肚子,站在人群外看被围住的车子,心里冒酸。都是一个爹妈生的,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呢?
他们都是市里学校的老师,也算得上是有体面工作了,但是这个体面工作比不上人家做生意两三年赚得多。看看现在,大哥房子车子都有了,他们买房的钱还是跟大哥借的。越想心里就越难受。
陈霖和陈明生家里都没足够大的地方停车子,倒是陈霖家后院出来有块空地,可以停那,但是得把杂草清一清。大家一听,都撸起袖子回家拿铁铲出来,没多久就清出了一块空地来,以后车子停在这儿就刚好。
家里也算是有件大喜事,陈霖和陈明生一合计,就决定两家一起吃顿晚饭庆祝下。于是,陈光山和李红梅带着陈明发两口子过来,又喊上了走得近的堂兄弟,最后变成了家家都安排人来,这一凑热闹,就变成了好几桌。
陈明生带了几个人开车去镇上买菜,陈霖在家招待客人。你搬一点,我拿一些,屋里屋外总共摆上了五桌。
一直忙活到晚上八点,这顿临时凑起来的饭局才刚开始。各家的小孩凑到自家大人旁边吃一口菜,然后哗啦啦地冲去堂屋里看电视。几个大嗓门说庆祝陈霖和陈明生买了房还买了车,大家笑着附和。
实际上,大家是在庆祝他们眼前的希望,从陈霖和陈明生身上看到了他们未来的好日子。
——
除夕前一天,村里又开了一次大会,这次全村没人缺席。
今年陈霖他们交出的一万八承包费要用来修村里的村道,修成石子路,至少遇上下雨天不会变得坑坑洼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