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130)
“咱们进这家看看。”一路走来,除了村头那两位退休老师家里,就这家的花特别多。
有人正要上去敲门,陈霖快了两步,笑道:“正好到我家了,各位领导进来喝口水休息下。”
领导们面面相觑,然后也笑了起来,“巧了不是。”
陈霖推开门时,阿福只是懒洋洋地抬眸看了一眼,等其他人陆续进来,他就站了起来,眼睛盯着这些人不放。陈霖和它说这是来的客人,阿福又趴了回去。
前院说话声音不小,阿公阿婆沿着回廊从后院过来,看到一群穿着干部装的人,愣了下,没想到市里来的干部还走到他们家里了,于是就忙着去拿凳子,还是被领导给拦了下来。
总不好他们来视察,还让上年纪的老同志忙前忙后。
陈霖带着人在家里前院后院转了一圈,带着去了堂屋坐下,都不用麻烦,从五斗柜里拿出一次性纸杯,一按饮水机就能出温开水。
家里饮水机是陈明生帮买的,他家里常来客人,去给市里新家买家电时就觉得饮水机方便,也不问她就给她送了一个,省了平时烧开水还得倒暖壶的麻烦。
进来的领导个个选择了小板凳,巡视了下屋子的家具家电,然后不约而同地被墙上贴得满满当当的照片给吸引,像是参观什么展览,大家背着手一张张看过去。贴出来的不是自家人的照片,就是富华村的风景照。
文旅局局长看得最仔细,从老同事那儿听说兴安镇底下的一个叫富华村的村子正在做旅游、农家乐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如今市区周边的村子也搞起了农家乐,主打的一个让城里人体验乡村生活,吃上家养的鸡鸭果蔬。他看了地图,觉得富华村做不起来。
但来这儿实地一看,富华村比起市郊区的村子还是不同的,这儿依山傍水,还有独特的红心火龙果,再想到老友说的,夏天和秋天看的风景不同,能吃的水果和山货不同,觉得或许这还能有点小气候。
现在再看墙上这些照片,他没想到这里还是有风景可观赏的,比起单是去钓钓鱼、吃个农家菜,这里的游玩项目可就多多了。心里对富华村如今的规划有了新的看法。
这儿唯一不好的,就是交通了。
市里领导还要去镇上其他村视察,没留下来吃饭
,回程时大家都一致提到了交通问题。文旅局长可惜道:“单就是交通就够赶客了,从市里开车过来就得三个小时。”
有人提到直达市区的旧路,“除非把旧路给修起来了,不然......啧啧。”摇了摇头。
但也就那么一说,现在不可能单为了一个小村子,就拨钱修那么长一段路。
常书记和李主任把领导送走,也返回来和陈霖抱怨交通阻碍发展。
陈霖道:“咱们主打一个亲近自然的慢生活体验,只要有直达的车子,就还算是好的。”
“我整理了前面几个月的数据,发现寒暑假和国庆假期来的人最多,而且来的几乎都是拖家带口。还有过市里的一家单位和一家公司想来咱们这儿搞活动,但咱们设施没跟上,人家最后没选成。”
“开的酒店一两年内不一定能盈利,但咱们这开的饭店、超市、搞的摘果活动等,不仅仅是方便市区来的人,还能吸引镇上的人过来,单小盘江村委就有十几条村,四千多人口了。”
不管能不能盈利,反正都不需要政府来兜底,做不下去也不至于损失惨重,这也是镇上会无条件支持他们的主要原因。
说白了,他们现在投入的成本其实是很低的。
最花钱的就是陈明生的酒店了,现在还没定下最终的设计图。
过了年,村里出钱建的十五个铺面开始动工,就是连着一排过去,中间的一堵堵墙隔开,隔成了十五个铺面,刷成了白墙,地板铺上水泥,安装上木门,这铺面就成了。至于里面怎么装修,那就是租户自己的事情了。
十五间店铺租出去了十间,其中有两间连着的是张二伯租的,应他报名时的请求,中间那堵墙一开始就没砌上。
每间店铺前两年租金都只收五百,一次性把两年的租金交齐,这笔钱能覆盖大半建铺面的钱。
陈霖租的那间店在左数的第四间,里面空荡荡的,她没打算立刻装修,只要在四个月内把店铺开起来就行。
齐修平和陶元在开学前来了一趟富华村。
齐修平对富华村的变化感触是最深的,因为他在97年的春天第一次来,这三年间断断续续来了十几次,每次都能看到些小变化,如今再对比三年前,就成大变化了。
他每次来住的村长家里现在有二层小楼了,他在村子走了一遭,发现有四家都盖了两层楼。院子里种花的人家多了,而陈霖家里的三角梅终于冒出了墙头。最最让他惊叹的,就是村里居然要盖酒店开商铺......
“你还要开家奶茶店?你忙得过来吗?”
陈霖:“怎么忙不过来?我可以请人啊。”
要什么都是自己动手,那她早累死了。
齐修平:也是。
但他就是觉得神奇,就和第一次与陈霖的见面,他觉得陈霖不像是要种果树的人,现在也觉得陈霖不像是要开奶茶店的人。但她好像什么都能做得很好。
呃,他也是从和村里人的聊天中总结出来的:陈霖这人做事踏实,都是做好准备才行动。
陶元兴奋得很,“你不知道在省城买杯奶茶排队多困难,你可一定要把奶茶店开起来啊,就冲着富华村分店,我肯定要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