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182)
在池塘上搭建桥和凉亭时,她特意强调了桥上的栏杆做高一些,如果不是跨越栏杆,一般都不会掉下去,没想到有些孩子看荷花好看就想要摘一朵,而跟着的家长也不知轻重,任由孩子探出身子去摘花。多亏了这个池塘水不深,不然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事情来呢。
安全问题马虎不得,如果后面还是那么大的客流量,她得考虑多招几个巡逻保安了。人家派出所的人也不能天天都来他们这巡逻。
果然,站在窗边看了十几分钟的姚书记回头,跟她强调要做好旅游景区内的安全问题,除了防止有人闹事,还得注意山上河里,仙人山太大了,要是哪个活腻了的在山里放一把火,造成的危险可就大了。
姚书记拒绝了陈霖的陪同,带着秘书在村里转了一圈,切实地感受到了富华村的热闹,第二天就给陈霖写了长长一篇意见书,把他觉得好的和需要改进的都列了一通。
可以说,陈霖带着旅游公司和村干部的人,是一边搞好游客接待,一边吸取意见不断改进中。
等瑶池村那边的事情一结束,程副镇长就立刻赶回来富华村帮忙。
上面有人就是好办事,程副镇长亲自出面,不仅兴市电视台和兴市所有报纸连续几天报道富华村的旅游盛况,阳省电视台也播了新闻。
富华村,今年爆火了!
爆火原因不是百亩红心火龙果又结果了,而是富华村旅游收入创了新高。
——
把富华村的名气推上高峰的不是省电视台的报道、而是省旅游日报的一篇文章。
《暑假亲子出游圣地——富华村》的新闻报道一出,富华村不仅在兴市内掀起了短途旅游热潮,还把周边几个市的人也给吸引过来了。
光是看报道里发出的游客图,很多人对富华村好奇起来,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正准备结婚的小年轻看了,计划着要不要也去外面拍婚纱照,没看人家新闻里都说了吗,大自然是最好的背景!
这股乡村旅游风一路传到了省城,陶元、齐修平、杜佳欢和徐清友都打电话来祝贺富华村旅游持续爆火,纷纷跟陈霖提前约了国庆小长假来富华村泡温泉。
陈霖现在忙得眼冒星星,陈明生在外面跟踪业务情况,家里的事得她担起来,加上旅游公司的事情......不把每一通电话的内容记下来,她怕她会忙到记忆错乱。
于是,本子上就记下来了八月十二日与陶元等几个朋友约国庆来旅游。
二十日,她又接到了一通来自省城的电话,刚为陈明生外边一切顺利而高兴的心情平静了下来,电话里的声音礼貌又拘谨,把原因阐述了一遍,最后问她方不方便。
陈霖看向办公桌上和阿公阿婆的合影,“嗯”了一声,“你们到了再给我打电话吧。我这工作忙,不一定有时间去接你们,到时候安排其他去接......也可以,你们到了兴市,去老市区汽车站,那里有直达的车子到。”
今天难得的少事,陈霖也难得地到点就可以下班走人,先去张二伯家的饭店,悄悄绕到后厨,拿上提前预定的饭菜,和张二伯笑着点点头就算打招呼了,不敢在这个时候耽误他做生意。
回去时,各家的院门基本都是敞开着的,家里都有个大人在家守着,家里有游客,不好没人在家的。
透过敞开的大门,陈霖和里面的人打招呼,是很寻常的对话。
“陈霖下班啦?”
“是啊,你家吃饭没有?”
“准备了,来家里吃饭不?”
“不了,我阿公阿婆等我带饭菜回家呢。”陈霖抬起手臂晃了晃手里的一次性饭盒。
回去时,还能遇上把池塘上的桥封住两端的工作人员,陈霖停下和他们聊了几句,然后催他们早点回家,自己也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吃过晚饭,难得和阿公阿婆在家躺沙发上看电视,看他们心情都不错,陈霖就道:“咱们家后天有客人来。”
“谁啊?”阿公阿婆看向她。
第084章
暑假进入到了尾声, 来过的没来过的人都觉得富华村应该没那么多人了,带着家人兴冲冲地来到富华村,一下车就傻了眼:看起来不像是人少的样子啊!
下一秒就想到了关键问题:酒店还有空房间可以预定吗?
不止酒店、宾馆没订上, 这个暑假推出的民宿也没有空房间了,要么只能当天回城, 要么只能在村里的村民家空房间住,条件非常一般。也还有个选项, 那就是去镇上的宾馆住。
但在咨询点了解之后,工作人员客观描述了镇上招待所和村里村民家的条件对比,大多数人咬咬牙, 还是选择了去村民家住一晚。
新建那排门面后面的停车场停满了车, 最多的还是摩托车和面包车,陈霖接到电话,发现自己走不开,电话那边的人正说要是不方便,他们就自己打车过来。陈霖翻了下今日的工作计划, 道:“我这走不开,那你们打个车过来吧。”
阿婆刚把饭菜摆出来,阿公也洗了手进来,挪了两张椅子,就着她的办公桌, 他们家最近这段时间的午饭从家里挪到了她办公室。
“你妈他们一家到了?”
“差不多吧,说是到兴市了, 我这没空去接, 让他们自己打车过来。”陈霖刚坐下, 她的饭盒里就多了一个烧鸭腿,于是她也给阿公阿婆各夹了一块烧鸭肉, “我跟酒店预定了一间家庭套房,他们到了住酒店就行,我这几天都忙着,也没空招待他们,你们别在家开伙了,在张二伯家吃饭还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