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203)
回到家,阿公阿婆看似不在意,但都在偷偷观察她的表情,想问又不知道怎么问,陈霖无奈失笑,让他们不用着急,这才刚认识不久。
收拾好要带的行李,严川又来了信息提醒她早点睡觉。
看着短信上简洁的“早点睡觉,明天要早起”八个字,陈霖觉得好笑。
关了灯躺床上时,她也认真思考了还有没有“下次”请他喝果茶。
晚上睡觉时好像梦到了1996年6年在火车上的严川,好像这么说也不对,梦里的严川是现在的模样,就坐在她对面床铺上直勾勾地看着她,追问她下次到底什么时候请他喝奶茶。
在她想不出来到底要安排在哪天时突然被电话声惊醒,梦里答不出话的憋闷一下子消失掉。
“陈霖,该起床了。”
就是这个声音,扰得她晚上没睡好,陈霖抓了抓头发,闷声道:“现在就起了。”
“那我开车到你家接你还是?”
陈霖看了看小巧的行李箱,里面就两套衣服和洗漱用品,最多加个相机。随身背着的小包也很轻巧,她自己能拎着他们走遍富华村都不用歇。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你开车来吧,我阿婆叫你过来吃早饭。”
“好。”
陈霖听到他这个“好”字里夹带着声笑意,听到他那头走路、开门关门、下楼的声音,陈霖这才挂了电话,匆匆换上昨晚备好的衣服,和厨房里的阿婆道:“阿婆,严川说要过来吃早饭,也给他下碗面条。”
第090章
从村里开车出来, 严川心情一直很好。
被陈霖阿公阿婆拉着问个人情况,要不是时间太赶,他们肯定要留他再吃个午饭再走。除了陈霖家里的阿福, 看不惯他又不敢对他凶,委屈巴巴地凑到陈霖旁边挨着, 要不是被阿公抱住,还想跟上车一起走。
出门时, 村里开店的都起来了,有些刚好也出门,见到他帮陈霖拎行李箱放车上, 又看陈霖跟着上车, 个个好奇得要死。有人还认得严川,“那不是上次来给陈霖家送给礼品的小伙子?”
“是吗?人家是市里的警察,国庆的时候来过好几天呢。”
“昨晚霖霖和他一起吃饭,两人什么关系啊?”
“可能是朋友吧,霖霖的朋友不少, 各行各业的。”
——
陈霖找到位置放好行李坐下,正要闭目养神再休息一会儿,脑海里又浮现严川送她进站时说的,等她回来再来接她。
“哎,麻烦挪个位置。”又来了个乘客, 嫌弃自己买到的中铺坐不起身,就想在下铺坐会儿。
车程不短, 这位大姐时不时地就要来问问陈霖是哪里人、去哪里做什么......陈霖一路都没怎么睡好, 下车时疯狂地眨眼睛驱赶睡意。
等了半小时, 从北市过来的樊迎春也到了,然后才一起先坐出租车去酒店。
“你们种的猕猴桃明年要结果了吧?到时候我也想过去看看。”
陈霖当然欢迎, “好啊,到时候一定要提前和我说,必须给樊姐安排好行程。”
“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樊迎春想了想,“我看你们村里搞旅游搞得很不错,你也去过我们那里,我觉得我们村和你们村挺相似,我在想能不能借鉴你们的经验也做出一个旅游村来。这趟来除了想去省农科院了解红心火龙果的新品种,也想和你请教怎么搞乡村旅游。”
“请教谈不上。富华村的规划不一定适合别的地方,我们的规划也是根据本地的特色和情况来做的。”陈霖笑道:“村里现在规划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攒钱动工了,樊姐有空的话不如到富华村去看看。”
“本就有这个打算,十二月底的时候会去一趟。到时候也把我们村村干部带过去学习学习,我听老宋说你们村不得了,分了几个区域,还多了温泉。”
樊迎春笑容有些苦涩,“说实话,我们村的条件本身不差,我就怕人心不齐。”
说起来,他们村子前几年就已经是当地的富贵村了,没有哪个村的条件能比得上的,交通便利,离市区也近,周围景色也不错,要是开发做度假村之类的还是很占优势的。
陈霖这边最开始搞旅游时,她从宋庆元那了解了,就也考虑过在自己村也搞,但村干部开会讨论就没通过,后面村民大会更是没几家支持,最后不了了之。
现在看到有富华村这个成功例子在,樊迎春又冒出了搞度假村的想法。
毕竟,现在红心火龙果的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种植的人多了,水果以后很大可能会越来越不值钱,他们得从最基础的种植原产品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陈霖却道:“要是大家都能看到足够多的利益,人心自然会齐的。”
“但是村里要是一半的人获利,一半的人还是维持现状,早晚都是要出问题的。”
就像她当初收购药材带去海市高价卖出,这样赚钱的活做一两次就够了,还是要把好处的大头分出去。不然的话,她后面在村里承包那么大块地可没那么顺利。要是出现几个红眼病,那她还得天天防贼。
说话间,很快就到了酒店。订了两间房,收拾过后,两人在外面吃了饭,又马不停歇地去了省农科院。
等到陶元后,他们又去了农业大学的种植基地。
“看是看不出来有多大区别的,后感和你们现在种植的也没多少提升,不过这个新品种在的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少了差不多四分之一,自然授粉率也更高,提升了三分之一......”
陶元给她们介绍了一遍情况后,直言不讳地点出这个新品种没达到了他的期望值。最后提议看她们自己的预算,要是才种下去三五年的,现在换上新品种就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