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212)
唐夏今年刚满四十三岁, 高中毕业后进到了锦州市的百货大楼当销售员,仅用三年时间就升到了经理岗位, 改革开放第二年,她就停薪留职下海做起了倒卖衣服的生意, 然后买地建楼。一直到九七年,她才回到兴市,在兴市开了兴安大酒店, 开始踏入酒店行业。
之前她也争取过温泉休闲区的酒店招商, 但那时候没怎么放在心上,她是没想到富华村能发展得这么快。
不过,她今天过来,可不是为了在这边再开个酒店的。
来之前,她就仔细调查过了陈霖的背景, 还挺惊讶。了解之后再看陈霖,好像看到了年轻时候单打独斗创业的自己。
陈霖把策划书给合回去,看着封面上的“养老院”这几个字思考了许久才道:“唐总,策划书我再研究几天,有消息了我们再联系。”
要在这搞个养老院, 占用的地方不小,虽然她很看好这个项目, 但还是得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唐夏不意外地点点头, “那就等陈总的好消息了。”
陈霖把人送走后, 立刻给拨了程副镇长的电话。
——
11月27日,周莎莎推荐来的白阿姨自己来到了富华村, 刚下车,早就在等着的陈霖迎了过来,“是白阿姨吗?我是陈霖。”
白阿姨忙道:“我是,陈小姐您好。”
白阿姨穿得整洁大方,头发和手指都收拾得干干净净,面向亲和,嘴角微微上扬,看着就亲切。陈霖对白阿姨的第一印象很好。
陈霖边带白阿姨往家走,边给她介绍村里的情况。
“村里的路就这一条,村头这边比较多店铺,大部分的住户都在老村,我平时都在咨询点这上班。家里除了我就只有我阿公和阿婆,他们今年都77、78岁了,身体也可以,平时会出门去串串门。家里的活也不多,洗衣服都用的洗衣机,做饭现在都用电的,烧火的很少。”
“我这有时候需要出门几天,工作忙起来也顾不上家里,就想找个阿姨在家看着,琐碎的活就不让老人家做了,万一有什么事情也能给我搭把手。”
“待遇呢,莎姐应该也和您说了。一个月八百块钱,吃住就跟我们家里吃,每周休息一天。如果您觉得休一天来回不方便,也可以和我提前说,调一下,一次休两天也可以。”
白阿姨一路就安静地听着,顺便观察村里的布局情况。
她老家也是农村里的,也就是儿子在兴市安家了才跟着一起到市里生活,刚开始还好,帮忙照顾家里孙子孙女,后面孩子大了也不怎么用她照顾,再加上家里想买房换个大一点的,她就出来做了保姆。
上一任东家的老人生病走了,她就空闲了下来,想在市里再找找,但找到的不是开的工资让她不满意,就是主家太多事不好相处,刚好有个老姐妹做工的主家闺女帮朋友找保姆,就跟主家的闺女推荐了她。
一听有八百块一个月工资还包吃包住,她当时都想一口应下来了,但又听到是要来乡下,她就有些犹豫。
但老姐妹却劝她道:“这个乡下和普通乡下可不一样!人家富华村现在是有名的旅游村,我那主家两口子经常一个月去那住几天,听说风景好、环境好。我主家的人都说了,找保姆的那家姑娘是村里能说得上话的,那旅游村就是她带头搞起来的,人家家里就姑娘和两个老人,还都是好相处的。”
“现在你孙子、孙女都上初中了,儿子儿媳妇平常都能在单位吃饭,住在村里又有什么紧?市里能开一个月八百块钱工资的可不多,有也是行动不便的,还不如去乡下呢。反正现在没事做,你自己去看看情况。”
被老姐妹这么一劝,再听儿子和儿媳妇说富华村确实是有名的旅游村,她就让老姐妹帮忙推荐,和周莎莎见面聊过后,又和陈霖通过电话,今天就来了。
来时的忐忑不安,现在看到村里的样貌和来往不断的游客,心里踏实了一半。
等到了陈霖家里,和两位老人见过面,另一半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下了。
这家里之前没请过保姆,但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净卫生,可见这家的人都是爱干净的。两位老人也慈祥好说话,当家做主的陈霖说话也客客气气。
她来,就只需要给准备一日三餐,有时候也用不着全准备,这家的人喜欢买村头饭店的饭菜回来吃。另外就是帮忙洗洗衣服,实际上就是放洗衣机里,洗好后就拿出来到楼顶晾晒。再就是隔几天打扫下屋子,还就是帮忙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浇浇水。
所以,陈霖问她要不要回去考虑几天时,她就说不用考虑了,明天就带行李过来。
“那成。”陈霖看了下自家的院子,就道:“白阿姨,要不这样,咱们从今天开始算第一天上班。家里的两间客房都有段时间没收拾了,您今天先简单收拾一下,明天过来就能住了。”
“就住靠近主屋的那间吧,里面床、书桌和柜子都是现成的。”
家里的房间是改造过的,在村里大兴民宿的时候,陈霖给她和阿公阿婆的房间也都弄了个小的厕所,里面都装的马桶,方便老人家晚上起夜。但都没在屋里搞洗漱间,还是用的院子里的那个。
“哎好,那我先收拾着。”白阿姨又问:“中午我先做一顿饭,你们试试看口味合不合适。”
“可以。”陈霖这半天就没出门,在屋子里用电脑查资料。
阿公背着手出门去隔壁找老伙伴,阿婆就在家里待着,和白阿姨倒是能聊得来,把家里人爱吃的菜都交代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