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247)
“临江有临江的好,我觉得咱们村也能搞些别的,现在来小盘江村委的游客也不少,大家次次都去富华村也会腻吧,我看我们也想想能搞什么特色旅游出来......”
“那你说说咱们村能搞什么特色旅游?”
这人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嗐了一声,“我就是这么一提,我哪知道咱们适合搞什么?要不咱们去村委找找常书记?村委对别的村子就没什么规划?”
——
陈霖刚签了几个采购单子,常书记就过来敲门了。
她可不会想着常书记过来是来聊天叙旧的,现在别说是村委干部了,村干部都忙得恨不能搞个分身。常书记上门来找她,肯定是又有事情要和她讨论了。
大家都算是老熟人了,常书记过来就直接把公文包放茶几上,然后拿自己的杯子去接开水。末了,还要念叨一句,“小陈你这多少备点别的茶叶啊。”
陈霖喝茶都是喝花茶、果茶,唯独没有茶叶。
但提到了茶叶,陈霖就正好问:“牛头村、下沙村有种植七舍茶,上次开会他们村长不是说了茶叶卖不出去吗,不如让他们把茶叶包装好,放到和平叔家开的特产店里售卖。我看牛头村、下沙村那地方就适合种茶叶,不如就专门种植七舍茶。”
“这两个村子比较偏,还得另外再修路过去吧?能不能跟上面申请到修路的钱?”
常书记叹气地摇摇头,“镇上倒是很支持我们,申请钱下来修路,能申请到八成都行,剩下的村民捐一部分也不难。但是现在这两个村子还没统一意见,村委找了专家过来评估过了,那里最适合的就是种植茶叶,但是村里人觉得挣不到钱,现在还在掰扯呢。”
也是,说是适合种植茶叶,但是种植出来后卖不出价,那还不如不忙活这点呢。
“先拿现在的试试看吧,炒茶的技术是不是要提升下,还有茶叶的包装也得弄好看点,先拿一部分到这边试试水,要是不错的话,再考虑大规模种植。”陈霖走到挂着的小盘江规划图前,拿笔指了指这两个村子的位置。
继续道:“牛头村和下沙村单独岔了一条路过去才能道,中间没有其他村子,但是这条路上全是杜鹃花。您也知道,杜鹃花一年开三次花,而且小盘江村委底下,还没有哪个地方有这么大规模的杜鹃花.......”
“把路修出来了,这条路做一个旅游点,游客可以去赏花,也可以去这两个村子体验采摘茶叶。既能因地制宜种植茶叶,又能发展旅游。”
常书记听得意动,但还是有些犹豫,“临江的几个村子能发展是因为和富华村都连在一起,游客过来富华村顺便去附近的村子看看,但是牛头村和下沙村离富华村可不近啊......”甚至还离得有点远。
牛头村和下沙村在村委大队不远处的一个岔口通过去,沿着山弯弯曲曲地通到另一处山沟沟里,路倒是都宽敞,但全都是泥路。
常书记知道这两个村子本来就有老茶树,那里的位置、土质也是适合种植茶叶,但是他还真没怎么关注过通往这两个村子路上的成片杜鹃花。
他现在不会再想着,花花草草的有什么好看的。反正富华村搞出来的花田挺受欢迎的,经常有人过去拍照,那说明城里的人就是喜欢这些花花草草。
“现在是不近,等路修好了,咱们有了观光车,别说是牛头村、下沙村了,去瑶池村也不是难事。”
常书记眼睛一亮,也站过来看各个村子的分布。
别说,等真的有什么观光车了,小盘江村委就是一个大的旅游景区,底下十几条村就是它分散的小景点,各个季节的花、果树都分摊下去,这样不就能吸引游客一年四季都愿意来小盘江村委了吗?
而村委大队作为整个村委的中心点,到时候村委大队就是交通枢纽,除了直达市区的公交车、还会有观光车等。村委大队也要跟着热闹起来了。
常书记越想越兴奋,现在看小盘江村委的地图,简直就跟看一个金蛋蛋一样。
但常书记今天过来还有别的事情,暂时把牛头村、下沙村的规划给放到一边,直接进入正题,“姚书记要调到市里文旅局了,下来接任的新书记是从省城来的。明天到任,后天要来咱们村委视察工作,重点是来富华村,我刚和陈光山说过了,顺道过来提醒你一声。”
她还想着镇上会安排谁下来坐镇呢,没想到姚书记先调走了。
“姚书记调走了,您这位置不挪一挪?”怎么说常书记在小盘江村委的成绩也挺亮眼的,不应该一点消息都没有啊。
常书记不在意道:“我就爱留在小盘江村委,在这里干实事更得劲。”但也有些失落,“不过可能也待不了多久了,领导已经找我谈话了,下一届该换人了。”
“这么突然?!”陈霖有些猝不及防,眼看着富华村就要更上一层楼,小盘江村委也能跟着发展起来了,这些领导一个个的就要调走,想想还真是有些难接受,后面还要和新领导们重新磨合。
得了这个消息,陈霖下班回去时还有些沉闷,但到家见到严川,心情又跟着好转起来。
家里的银杏树树叶又变黄了,在地上铺了一层,阿福喜欢,家里就没急着清理落叶。这会儿严川就蹲在银杏树下都阿福玩。
可能是结婚后严川经常在家里住,阿福对他没那么排斥了,偶尔心情好的时候也愿意给严川默默脑袋。
“下班了,二嫂又寄了不少鱿鱼丝过来。”严川看她心情不太好,拍了拍阿福的脑袋,就要过来拉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