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259)
陈霖也开始调整公司宣传部的人员架构,招进来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专门负责在网上做宣传,不仅在上面发文章,还定期更新这边拍到的照片......逐渐搭建起富华村的门户网站。
周云旗嫌弃做得不好看,顺手帮忙调整了下,一下子就显得高不可攀起来。
这次的摄影师大赛就发到了网上,竟然还有外省的人询问非本省能不能也报名。
如今三月份,到了正式报名的时间,村里这个时候的摄影师都比游客多,村里很快就出现了一群“怪人”,有拿着相机趴在大路中间卡擦卡擦的、有蹲在田里一蹲就是半小时的、有拍了村里老大爷老太太后过去问能不能拿来参赛的......
陈霖某天下班回家时,阿婆说她家的宝宝也被摄影师拍了进去。
人家看到院子的门敞开着,正好宝宝被安敏抱着去看墙边的绣球花,摄影师就从门外取景把人给拍了进去,觉得画面太美好,就进来问能不能拿去参赛。
这会儿大家都没有什么肖像权意识,觉得能上镜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安敏想得要多一些,认真看了,见宝宝的脸只露了一小块出来,就同意了。
对被拍到这件事,陈霖没什么意见,但晚上吃饭的时候还是提醒家里人平时在家也得注意把门给关上。
“那以后在家也顺手给关上。”
“嗯,以前村里都是认识的人,大家都爱去小卖部前的空地聊天,咱们家有人进来偷东西大家都会注意到。现在村里外人多了,丢了东西倒还好,就怕有人进来偷东西还伤人的。”
严川若有所思,“可以跟村里提议装个防盗报警器,谁家出现情况,附近的人家都能听到。”
“这个好。”
严雪松叹气道:“没有游客就没法赚钱,游客多了对村民的生活也造成困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也不是不可以。”
“哦?村里有新的规划了?”严雪松期待地看向陈霖。
在村里里待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和这边的人熟了起来,现在他看富华村跟看自己村一样,自觉地关心起这边的规划情况。
“果园那边再过去,还有一块地,现在村里在量地了。申请通过的话,就在那边统一规划村里的住宅区,这边村子要全部纳入到景区范围重新规划。”
“把现在原有的房子保留下来也好,或者是拆掉重建特色建筑也罢,村里的旅游接待能力可以再提升几个台阶。到时候大家在自家家里开店做生意也好。”
规划是好的,但是涉及到的范围太广,这还是全村人的事情,还有得扯皮。
“你们这个规划蓝图不小啊。以后其他村子也参考富华村这么做?”
陈霖摇摇头,“那不一样,村里没评上全国最美乡村,能申请到的拨款少,后面统一修建住宅区,肯定要村里各家出钱的。咱们村还好说,其他村起码得再发展两三年才能跟上富华村的收入水平。”
没钱寸步难行啊。
阿公阿婆对统一住宅区的兴趣都不大,他们大半辈子都在这一块地上生活,临到老了,却要搬到另一块地上,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陈霖看出他们不太高兴,明白他们的想法,和严川对视一眼后,又轻松道:“现在说这些还早了点,把全村人都挪到一个新地方,那哪是简单的事啊,没个三五年都成不了。”
严川也配合道:“也是,就算村里人都搬走了,这边的房子也不是还留着嘛,咱们是不是也要想想家里开个什么店?”
阿公阿婆一听,放下心来了。
“开店啊?那谁有空啊?你和霖霖都上班,我们两个老的可没空管。”
虽然事情还没影,陈霖已经开始在假设了,笑道:“那咱们家就弄个奶茶花园店,把房子弄成前后都是玻璃透明的,过来买奶茶还能在坐下来赏赏花......”
“哎,这个成。”
阿公阿婆笑呵呵的,商量起是不是要在家里多种些花了。
宝宝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啊啊呜呜地彰显存在感,好像她也参与了家庭讨论中。
第106章
又到了一年一度旅游高峰期——暑假。
张二饭店退出四十八米街, 把餐馆改到了自家。院子大门很是宽敞,进门左边就是一栋三层高的饭店,右边的三间平房则是厨房, 面向饭店的那面墙敲掉一半,安装了透明玻璃, 进了院门或者坐在对面饭店都能看到厨房的情况,干不干净、卫不卫生全都一目了然。
张二伯老早就想着把饭店安排到自家了, 但当时因为四十八米街那租了好几间门面够用,而且家里空房间也做了民宿,就搁浅了这个计划。
随着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 过年寒假也恢复了热闹, 他就按耐不住了,和家里人一商量,过了年就开始找人动工,把家里腾出来一个饭店。
在自家里开店的,除了张二伯, 就是开花店的张老师了。其他人也想要那么宽敞的门面,但家里还有民宿的生意,已经腾不出地方来了。
陈霖带着家里人去张二伯家的饭店吃饭,发现三楼那还隔出来三个小包间。
“布置得真不错,古香古色的。”
“是, 三楼包厢和底下一楼二楼不一样,以后想安静些吃饭就订包厢。”
“啊啊!”宝宝不懂什么装修布置, 她就知道桌上的菜很香, 小手一抓一抓地也想吃。
安敏夹了根菜梗给她拿着吃, 一顿饭下来一半的注意力都放在她身上,看她哼唧哼唧的小馋样, 就觉得心都软了。
他们在富华村住了半年,看着宝宝一点点长大,想到不久后要回京市了,心里是一万分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