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275)
黄阿姨过去想把她抱走都不行,也不管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和新来的哥哥喊,抱着妈妈的大腿就是不放手。
最后,陈霖一手抱娃一手去拉红布,看向省城和市里媒体的摄像机。
大家都很正式,只有一个小朋友,傻愣愣地笑着比了两个耶。
报纸出来,报道里最抢眼的就是宝宝了,家里人都笑得弯了腰。
严川笑道:“宝宝是会挑大腿抱的。”
第111章
继被评为全省最美乡村之后, 富华村又被评为全省模范乡村。
更多的媒体话筒、镜头都对焦到了富华村,想来探索富华村到底是怎么从名不经传的小山村发展到现在全省闻名的地步。
新闻报道出来后,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来到了富华村, 到了兴市火车站,就看到站内到处都是兴市本地的广告:化工、中药材、峰区、富华村、红心火龙果、猕猴桃......其中富华村荣获全省模范乡村的横幅就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出了火车站, 就有专门的一个牌子指示直达富华村的乘车点是往前走500米再右转,顺着指示牌走过去, 果然看到了两辆黄色外观的公交车,在众多蓝色、绿色的公交车中间显得格外亮眼。
从京市一路赶过来的记者脱掉最外面的羽绒服,解开衬衫最上面的扣子, “兴市的冬天这么暖和!”还好来过兴市的朋友提醒他多带点薄衣服时他听进去了, 除了身上穿的,带的衣服都很轻薄。
“到富华村的车五分钟后开,赶紧上车了上车了!”司机师傅拿个小喇叭催人,记者一看身后走过一帮人都朝着到富华村的公交车去,心里一紧, 加快脚步赶了上去。
投进去五块钱,记者快速地坐到了公交车旁边的副驾驶位置,这里的视野最好,司机看了他一眼,提醒他系好安全带, 又问他是不是外地来的。
“是,从京市来的。”
司机师傅看看他把一个行李包放脚边, 剩下个小包抱着, 然后拿出来个黑色相机, 不知道是在调什么。司机师傅好奇道:“又有摄影大赛了?”
记者忙道不是来参加摄影大赛的,是过来做采访的。
但他也对这个摄影大赛挺感兴趣, 以前不了解富华村,也不知道还有个摄影大赛,于是就跟司机师傅打听情况。
听说是来采访的,司机师傅“哟”了一声,居然还是个记者呢,想着人家采访都是采访很多人的,司机师傅也就说了他知道的情况:摄影大赛厉害啊,奖金很高。但别的就不知道了。
一看上来的人把座位都占满了,就对还想上来的乘客道:“旁边那辆车也是到富华村的,车上没位置了,你们到那边车子吧。”见他们还想上来,司机师傅就解释道:“这里到富华村要一个多小时,你们愿意站一个多小时那就上来吧。”
听罢,车门外的乘客就都涌向了旁边的空车。司机师傅开出车站时,有一辆黄色的直达富华村的公交车也载满乘客开进车站,两辆车的司机隔着车窗,颔了颔首打招呼。
一辆黄色公交车穿过兴市,开进了山林之间,穿过大片的油菜花,路两边的冬樱花晃动着花枝像是在朝来客招手。
记者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美景,要不是司机师傅按了下喇叭把他唤回神,他都要忘了要把看到的美景给拍下来,于是就赶紧开机咔咔地一顿拍。
车上的乘客不时地惊呼:“太美了,这里就是富华村了?”
车上都是外地来的游客,没个人给解答,司机师傅没忍住,大声道:“这一片是其他村子的,近两年才种的油菜花,路边的樱花树是富华村出钱买树苗种的,从这里一直到富华村再一直到里面的村子,大路边都种了樱花树。”
这片地可不是属于小盘江村委的范围,都是旅游公司的陈总找镇上提的建议,把这一块地给用起来,当初大家都觉得浪费,现在种出来了,谁不夸陈总想得长远,看看这些游客,不知道多少人就是特意为了这一路的美景过来的。听说镇上还要把这一条路两边的地都给利用起来,做成个十里花海。
司机师傅趁机就给大家宣传起春天的杜鹃花路、夏天的百花田、秋天的韭菜花山,不仅仅是富华村,还有小盘江村委的其他旅游点都如数家珍,给他们推荐了这个时节最好玩的路线,听得大家都对这次出行有了十分期待。
“大哥您是富华村的?”
“我要是富华村的就好喽。”每年的分红看着人眼红啊,还有那么好的小楼房,建得真好,现在家家还都能在村里做生意。但他们其他村的生活也不差了,司机师傅很满足当下的日子,“我是其他村子的,和富华村都一个村委大队。”
记者把这个小细节给记下来,司机师傅说起富华村时的表情那么高兴、自豪,他还以为人家是富华村本村的呢。
他这么想,也就这么说了。司机师傅哈哈地笑着,却是给他提到了一个人,“我认识富华村的陈总,她啊,厉害着呢。”
司机师傅莫名其妙地提到了什么陈总,记者就把这个人给记下来,但都来不及问,司机师傅就开了车内的喇叭,提醒道:
“富华村准备到了,各位乘客检查好随身物品,不要落东西......”
大家率先看到了左边不远处的六排整整齐齐的砖红色小楼房,然后就看到了百亩果园,接着就是富华村停车场入口的牌子,再往前一点,又看到富华村的村牌,以及“最美乡村”“模范村”的牌子。
“富华村到了!祝大家旅游愉快!”司机师傅笑着大声道,眼尖地看到有个性急的乘客落下一个黑色包,赶忙把人给喊住,一直到最后一个乘客下去了,他又检查一遍,才开车驶向村委大队的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