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4)
“这几天我去帮老师整理材料,今天回来得晚了,同学说你找我,是工作的事情确定下来了吗?”
没回他的问题,陈霖转而说道:“还没到熄灯时间,我们去操场走走?”
“好。”周云旗没想那么多,临近毕业,他们已经有好几天没见面了。
“工作第一年难一点,我打算先住公司宿舍,等手里攒点钱了,我再出来租个房子。我们公司离电视台不算远,就在电视台附近租房子刚好。”
在没确定电视台的工作之前,她其实也被别的公司录用了,但他就是坚定不移地相信她肯定能被电视台录上。
陈霖还在斟酌着怎么开口。
说来,他们从高中到现在,已经认识七年了。
高中三年,他们一直是前后桌,互相鼓励,一起进步。当年高考他们是县城的第一、二名,也是他们高中自恢复高考以来考得最好的学生。即使是到了大学,他们不在一个专业,依然一起努力变得更优秀。
他们是彼此向前走的能量,走到一起谈对象,好像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他们以后要走不同的路,就没办法并肩一起走下去了。
“云旗,阿公阿婆生病了,我得回去。”
周云旗一时没反应过来,脸上的笑僵住,机械般地转头看向她。
在他身后,操场边出了故障灯一闪一闪地刺眼睛,使得她没办法坦然自若地与他对视。莫名觉得伤感,快速地眨了眨眼睛,忍住泪意。
“他们年纪大了,家里......你知道我家的情况,我不可能明知道他们生病在家,自己还在外面安心工作。电视台的工作,我不去了,等回去了,我再看看老家有什么适合的工作。”
不像和同学、舍友说时那么轻松,她自己其实也不确定以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他们一个县城走出来的,老家什么条件他们心里有数。
就这么面对面地沉默不语,过了许久,才响起周云旗温和的声音:
“嗯。那等你要回去了,给我说一声,我送你去火车站。”
鼻头一酸,眼泪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涌了出来,缓了好一会儿才把难过的情绪给压下去,勉强扯出一抹笑来,“我真怕你要劝我留下来。”
看不得她通红的眼,周云旗垂下眼睑,“我明白的,我们认识七年了。”
认识七年,六年好友一年恋人,他太熟悉了解她什么性情,所以明白她的选择。他认识的陈霖,一直就是这样的。
未尽之言,只需要一个眼神,她就知道了。
其实她还准备了很多话,要给他解释。现在看来,并不需要说那么多。
——
“所以你们这算是分了?”舍友叹惜。
“嗯。”陈霖一边收拾要带回去的行李一边道:“我们都说清楚了。”
“唉。”舍友不死心地追问:“有没有可能,他也回老家工作?这样你们就能继续在一起了。”
手里的动作不停,陈霖摇头,“没有可能。他学的计算机专业,回老家没有发展前途。他很喜欢这个专业,好不容易才进了现在的公司的,当然不能轻易放弃。”
“可是......可是你们感情那么好,难道就要这么分开了吗?”
陈霖直起身来,看着舍友认真道:“不管感情多好,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应该轻易放弃理想。换成是我,我也不会为了他停下我的脚步。”
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彼此,从偏僻落后的小山村走出来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当初对着连绵大山高声喊出的理想,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他不该为她停下来,她也不会成为他停下来的绊脚石。
年少时候的这段感情固然美好,可未来且还长远呢。
当事人都觉得没问题,旁的人就更没话可说了。
——
毕业典礼如期而至。
作为新闻专业96届的第一名,陈霖毫无意外地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毕业典礼之后,从辅导员那里领到了学位证和毕业证,与同学交换毕业后的联系方式。
看到她留的联系方式是她老家村里,不少同学感到惊讶,想问又怕她尴尬,转头就有人去找她宿舍的舍友打听。
有人觉得可惜,也有人冷眼看她笑话。
没办法,她又不是人民币,没办法做到每个人都喜欢她。
等真的离开了学校,都用不了一年半载,或许过两三个月,大家渐渐就没联系了。
回宿舍前,找了个电话亭给她爸打电话。
“你弟弟现在初三眼看着中考没几天了,你王阿姨在外面出差,我走不开。钱已经寄回去了,也托你表舅给送县里医院检查去了,等瑞瑞中考结束了,我就回去看看。”
她就知道对陈援朝不能抱期望。
堵心里那口气一忍再忍,“你寄了多少钱?”
不指望他这个人,钱得要够了。
“寄了五百回去,不够我再凑凑。”
陈援朝也就这点好处了,能拿小钱解决问题的事,他不抠搜。不过也正常,他现在的老婆娘家不缺钱。
——
看到侯在她宿舍楼下的周云旗,意外也不意外。他手里也拿着两本证书,想来他们计算机专业也是今天上午举行的毕业典礼。
周云旗冲她扬了扬手里的证书,脸上熟悉的笑,让她一时有些恍惚,仿佛他们高一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排在她前面,不经意间转头撞进她眼里,也是扬起阳光般的微笑冲她招手。
“终于拿到毕业证了,走,出去吃顿好的庆祝。”熟稔的语气,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