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吞内向的他(25)
队友A意外:“你被霸凌过?”
“没有,是同学。”宣暻道,“隔壁班的,abb名字,被起的外号很难听。”
队友B敏锐道:“男生?”
“嗯。”
队友A:“那他后来还好吗?”
宣暻点头。
队友C:“你们还有联系啊?”
“现在没了。”宣暻放下薯片,随手拿起江山的饮料,“他跟我大学同校。”
晏京的手在轻微颤抖,拿不住,放下了碗筷。
电视后面放了什么,他已经没有在听了。
他的呼吸有些急促。
太奇怪了。
他一直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也以为宣暻根本不记得他了。直到分手,宣暻都没有表露出过一点迹象。
电视里综艺在继续,人们似乎在笑什么,家里被衬得很热闹,只有晏京仿佛从这个空间里抽离。
大脑混沌,他好像什么想法都有,却没有一个清晰到可以被抓住。
晏京有些冲动。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宣暻的微信语音。
铃声很大,吵得人心慌。
宣暻接了。
“喂。”
那边传来嘈杂的背景音,她好像在什么人很多的场合。
晏京后知后觉自己实在冒昧,但半晌说不出话。
“我……没打扰你吧。”
宣暻那边背景噪音离远了,似乎是走到了什么安静的地方。
她说:“打扰了。但没事。”
晏京低下头,试图冷静点,可实在是压不住生理上的颤抖,也无法恢复语言组织能力。
过了好久,他说了句前言搭不上后语的话:“你知道是我。”
宣暻说:“嗯,知道。”
“什么……”晏京声音也抖,他狠狠咬了一下自己,重新问,“什么时候认出来的?”
“忘了。”宣暻说,“挺早的。”
“……我以为你不记得了。”
宣暻说话依然很随意,可是透过电话,好像多了点疏懒的温柔。
“你好像不想让我认出来。”
晏京把手机从耳边拿远些,深呼吸了一口气,压下过于强烈的情绪,不想让声音传过去。
宣暻道:“不用在意,你有你的生活。”
“……嗯。”
她稍微顿了顿,似乎是认真了点:“我只救过你一个人,所以过得好点。”
“……”
晏京按住通红的眼窝,喉咙里哽着压抑,咬牙没有哭出来。
“谢谢。”他说。
宣暻收下了这句道谢,她说:“挂了。”
“嗯。”
电话挂断。
眼泪是热的,掉下来的时候眼眶很烫,视线也一片模糊。
晏京因为呼吸过度开始抽泣。
熟悉的生理反应让他想起来分手那段时间。
经常会哭。
有时候脑袋也会痛,很涨,眼泪在不自觉地掉。好像整个人只有头部有知觉。
过了这么多年,晏京想,他是该谢谢宣暻的。
谢谢她当年救了他。
也谢谢她当年跟他分手。
她帮他活下来了,也让他学会怎么为自己活着。
如果他那年真的跳了下去,可能就没办法在初中那年爬上梵净山看日出,看不到后来静海百年难遇的大雪,见不到地磁暴带来的内蒙的极光。
不能遇到宣暻,也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
晏京闭上眼,眼眶发酸,潮湿的睫毛合在一起,额头开始偏痛。
世界很安静,他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那天,距离晏京27岁生日还有三天,他终于意识到,曾经有人带着他走了很久。
……
“谢谢你带来我来
看日落看鬼怪
看一看只闻不见的精彩
谢谢你让我去
找不存在的船
可能假的美梦没人不喜欢。”
番外
-01-
宣暻的妈妈,宣华女士,曾经有个风风火火的妹妹。
也就是宣暻的小姨。
用姥姥她们的话来说,小姨是个离经叛道,从来不让人省心的。
但姥姥和宣华很爱她。
小姨是个喜欢往无用的地方下功夫的人,总是要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看起来特别精致。
她有一条很喜欢的丝巾,是宣华去国外出差时带回来的礼物,据说是有钱白女们流行的时尚。小姨总是戴它。
宣暻小时候不太喜欢跟小姨出门,很麻烦,总是要等她弄这个弄那个。
更重要的是,她出去玩就像赶行程,总是急急忙忙,这个完了立马就要催着赶着去下一个。总是宣暻还没玩过瘾时,就要被牵着去走了。
后来,小姨因为脑膜炎去世。
那年宣暻10岁。
宣华带着姥姥,一起搬家到静海。
-02-
刚到静海读书时,宣暻见到了一个阿姨。
对方很有气质,整套灰色西装,很精致,头发也打理得很好,长卷发。
她系了一条丝巾,边角的品牌logo是宣暻最熟悉的。
宣暻那个时候就觉得,这位阿姨跟小姨很像。
就连那种永远都在往前走的状态也很像。
即使是来参加自己孩子的运动会,也依然在忙碌着,看起来完全不会放松。
-03-
研一那年,宣暻给表妹买生日礼物时,买了两件丝巾。
两个盒子包装得很隆重。
宣暻将其中一盒给了晏京:“送你妈妈吧。”
晏京没想到有他妈妈的份。
“为什么突然送她礼物?”
“顺便。”
晏京看到牌子,愣了一下。
“……她以前很喜欢这个品牌。”
宣暻当时在倒水,闻言看了他一眼:“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