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东也不催他,且忙着呢。
一炷香过去,黑齿常之主?动开口,说的意思与王孝杰大?同小异,只不过黑齿常之强调的是:
“臣自来是大?唐的臣子,是李唐的臣子,朝堂上武太后乾纲独断,殿下您留守安西,是为大?唐保存火种?,是大?唐的功臣。”
秋东心道,阿娘虽然如今把持朝政,但依旧不得人心呐。
他这?还没回洛阳呢,近些天便陆续收到?了?无数密信,从天南海北送来,全是劝他尽快返回安西的。
带回来的将领中,有一大?半儿?都悄悄来找过他,说的也是这?回事。
一副生怕他去了?洛阳,便一去不回,小命不保的模样。
第181章 暗潮
秋东在回洛阳后十分低调, 与等待封赏的将士们一起扎营在洛阳城外?三十里处,并未提前在人前露面?。
依然有很多人直接出城, 在军营外?求见他,想与他共商大事。
可秋东认为他们想商量的所谓大事,并没有与他商量的必要。
如果在灵山寺出家的李旦,亦或者在庐陵种菜的李显,当真有重新登基执掌朝政的决心,只是苦于无人可用,派人来寻求他这个阿弟的帮助,秋东自然会考虑。
可如今的情况是, 太后做出?了还政给李旦的姿态, 李旦也?不敢接。他没有做皇帝的心, 群臣硬逼着他做皇帝,李旦本?人战战兢兢, 群臣也?恨铁不成钢,何苦呢?
依照他对李显和李旦的了解,群臣私下为他们奔走, 想逼太后还政于他们中的一位, 但凡成功, 他两自然乐意坐上?那把椅子, 君臣相和。
可一旦失败, 他两撇清关系的速度, 比谁都快, 军营外?那些人便是推出?去的替死鬼, 和当年的上?官仪一般无二。
如此说来, 倒也?有几?分和阿耶一脉相承的意思。
秋东叫王孝杰出?面?:
“将人都打发了,便说吾从战场下来, 身?上?有伤,不便见客。”
王孝杰应了一声转身?便走,他也?被?那些人给烦的够呛。
他觉得那些人真是见不得大将军好,如今大将军才立了军功,在军中站稳脚跟,正是两不相帮,稳坐钓鱼台的好时机。
那些人非要把大将军拉下水,叫大将军顶在前头?,替他们与太后打擂台。
安的甚么?心呐?
大将军凭甚么?替李旦那种只会躲在寺庙里念经的皇帝冲锋陷阵呐?那种懦弱无能之辈都能当皇帝,大将军也?是先帝与太后的亲儿子,哪样比他差了?就得为他左右奔波?
王孝杰意识到他的想法有多大逆不道?后,赶忙止住念头?。
即便谁都没见着福王当面?,可只要他人在那里,很多人依然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似的,不停上?书,表示太后应该还政于陛下。
太后也?感受到了随着幺儿进京,带来的这股压力,于是很积极应对。
她直接下诏,允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若通过朝廷审核,便可被?任用。*
要知?道?此前当官的途径,只有前朝留下的举孝廉,本?朝的科举制实行时间短,并不十分完善。如今多了这么?一途径,武太后在底层官员那里便得到了大量支持。
另外?,她又下令让人制造了四个铜匦,也?就是铜匣子,叫人放在洛阳宫城前。
分别用作延恩、招谏、伸冤、通玄之用。*
延恩,顾名思义便是给那些谋求出?仕又无门路之人,投递文?章之用,同时大量接收各路人马献上?的歌功颂德的诗词歌赋,华美文?章。
招谏则更为实际,让天下人当今对朝政上?的得失畅所欲言。
伸冤自不必讲,有何冤屈自投便可,朝廷会派人定时处理。
通玄则是留给那些懂得天象,能预测各种灾难变化之人的。
武太后一套连招下去,广开?言路,立马稳住了当前局势。
但秋东并不看好她这一举措。
广开?言路本?身?没有任何错,可要看把握这项政策之人,想利用这件事达成什么?样的目的。
在秋东想来,如今的阿娘,并非一个会虚心纳谏,接受天下人批评之人。
因而?,他除了参与献俘仪式外?,日常都待在府中,偶尔接待阿姐一家,与往日的友人品酒闲聊,并没有露出?要参与朝事的意思。
这叫不少人暗地里松了口气。
即便如此,他的声望依然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也?就是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先帝临终前留下的遗诏中说,福王殿下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完全是描述事实,而?非先帝给儿子脸上?贴金的不要脸称赞。
秋东因为此次功绩,被?封为策安大将军,加封太尉,食邑八千户。
身?在洛阳权力中心,没有永远风平浪静的舒心日子给他过。
这不,阿娘为了监督大臣,直接规定任何人都能利用铜匦进行告密,且她本?人对此事非常看重。
但凡是告密者,不论是农夫还是樵夫,不管他告的是王爷还是陛下,都不许臣下私自审问,朝廷会用官方驿站,将人接到洛阳城,由阿娘亲自接见。*
期间管吃管住。
如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若所告属实也?就罢了,可阿娘为了鼓励下面?人勇敢的站出?来告密,规定了即便所告非实,也?不会被?问罪,朝廷还会出?盘缠将人给好端端送回去。
更别提所告属实的话,就地升官也?不是梦想。
如此一来,民间简直将此作为前往洛阳,白吃白喝旅行的新途径,告密者络绎不绝。
一时间洛阳城简直热闹的不得了。
秋东待在家里,听?来臣绘声绘色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