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发疯后(137)
看太子对林相都如此宽容,连林相都放过了。以太子的仁慈,应当不会对他们这些小喽啰赶尽杀绝!所以,他们还是有很大可能平安离开朝堂的!
时间过得很快。众人站在朝堂上,只觉得又饿又累,双腿发麻。
从清晨,到日落,他们足足开了一天的会!
皇帝昨夜压根没有休息,只有天亮的时候眯了一会儿,随后就被林相吵醒了。
一开始,他还精神紧绷,在认真听东宫派的官员说这些政事。
后来实在是太困了,眼皮在打架,皇帝没撑住,直接睡着了。
听到身后传来鼾声,赵兴不高兴了。众人都在为国事出力,皇帝却坐在朝堂上睡觉!
他站起来,走到皇帝身旁。
见状,正在发言的官员忽然闭嘴。默默地退回自己的位置站好。
马总管咽了咽口水,突然剧烈咳嗽。
“咳咳咳!”陛下快醒醒!
昨日百鸟园那巴掌,在马总管的脑海中反复播放,实在是忘不了太子是如何抽打皇帝的脸。
他真怕太子看到皇帝在睡觉,会突然给皇帝来个嘴巴子!
赵兴知道马总管在提醒皇帝,压根没有看对方。伸出手,拍了拍皇帝的肩头,然后低头凑到皇帝的耳边,出声说道:“父皇应当不想让孤在朝堂上对您动手吧?”
这声音很温柔,就像一阵轻风拂过皇帝的耳畔。
听清楚太子说的话后,皇帝如同掉落到冰窟里!浑身又疼又冻!
其实在太子拍他肩头的时候,皇帝就醒了。但是实在是太困了,皇帝没有立马睁开眼睛。
谁料,太子竟然对他进行威胁!
皇帝登时被吓得清醒,猛然睁开眼睛,下意识坐直身子。
赵兴笑如春风,询问道:“方才诸卿所奏,父皇是何看法?”
看到这张面若冠玉的脸,笑得那么温柔,皇帝脑海中浮现昨日被抽那记耳光的回忆,脸部神经抽搐起来。
生怕太子在朝堂上对他动手,皇帝心里大慌,眼神惊恐地看着赵兴。
他相信,太子真的敢做出这种事!
那么丢脸的事!绝对不能发生在朝堂上!
皇帝僵着脸,动了动嘴巴,发出沙哑的声音,回应赵兴:“朕看这些提议都很不错。一切由太子做主即可!”
赵兴摇头,表情认真地言道:“父皇才是坐在皇位上的人,既戴冕旒,自当承受其重。孤可代替不了父皇做主。”
皇帝的眼角在抽搐,用深邃地眼神看着赵兴。
他根本不知道太子是何意思!
赵兴转头,吩咐群臣:“辛苦诸卿,将本上奏。”
东宫派的官员立马表态,回应道:“臣等遵命!”
转头看向皇帝,赵兴一脸和善地言道:“辛苦父皇,好好批阅。”
皇帝:???
看不懂!
真的看不懂!
他根本不知道太子要做什么!
赵兴的视线看向马总管。
马总管会意,出声说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官员们不吭声了。
东宫派的官员还没有表现完,他们望着太子。
若是赵兴让他们说下去,他们立马继续!
“为了大宋,诸卿当用心做事,如此才无愧百姓。”赵兴对群臣发言。
群臣纷纷点头,谨记太子教诲。
赵兴又对皇帝言道:“为了大宋,父皇当用心治国,如此才无愧祖宗,无愧天下万民。”
皇帝:……
他能说什么?
只能乖乖点头!
反正皇帝认准一件事!只要顺着太子,不激怒对方,太子就不会发疯!
只要太子不动手,一切好说!
退朝之前,赵兴想起一件事,吩咐道:“西凉使团快入京了。礼部要做好迎接西凉使团的准备,不得怠慢。”
被点名的礼部官员立马表态,一定好好做事!
“如此,退朝吧!”忙了一天,赵兴也饿了。
大殿的大门一打开,很多官员迫不及待地离开这里。这些跑得快的官员,多数是四皇子与大皇子的人。
纯臣派官员故意磨磨蹭蹭,走得很慢。他们盯着皇帝,想寻机会打探清楚到底是何情况。
皇帝若是被太子挟持,这可是大事!
赵兴搀扶着皇帝起身,轻声言道:“父皇,这个皇位不好坐吧?从今往后,孤会督促您好好治国。”
皇帝保持着镇定的脸色,心里瑟瑟发抖。
今日这皇位,是太子扶着他坐上去的!也是太子扶着他离开皇位的!
到现在,皇帝还是猜不透太子话里的意思。这个督促到底是哪种意思。
真是监督他好好治国?还是太子直接代替他治国?
好几位老臣相互看着彼此,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前拦住他们父子二人。
“陛下,听闻太子殿下此番带皇长孙回宫。玉牒一事,可要立刻安排?”
他们刚才商量着拿出一件事去试探这对父子,看看皇帝现在到底还能不能做主!
一听是上玉牒的事。皇帝也没看太子,直接做出回应:“自然要尽快安排!选个好日子!朕要带着皇长孙进宗庙!”
说完,皇帝才看向太子。
赵兴面色温和,如同一块精心雕刻出来的白玉。
几位老臣看赵兴与皇帝的眼神,就像是拿着显微镜在观察微生物!目光犀利,特别认真。
皇帝知道这些官员在怀疑他们父子,板着脸,不悦地斥道:“皇长孙上玉牒一事,必须用心办!还有皇长孙的生母,也要追封!回头朕会下旨!”
几位老臣见皇帝用这么足的底气说话,心里诧异。难道皇帝跟太子没有发生矛盾?做主的人还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