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女宠冠六宫(214)
温宝林冷哼一声,“本宫不快有什么要紧的,难道本宫这些年,过得很开怀?要紧的是本宫的颜面。”
桃初柔懦的应下温宝林的话,温宝林被风吹的难受至极,蹙眉道:“走快些。”
桃初侧身,替小主挡住一些寒风,主仆二人这才到了寿康宫门口。
德妃不紧不慢地从仪仗而下,见到温宝林冻得鼻尖和耳垂通红,眸中因外头寒风含满水汽,百媚千娇,看得人心生动容。
“妹妹的模样,果真是出众至极,之前不愧是名满上京的美人。”
纵然方才冷得厉害,但是这会儿听见德妃娘娘如此说,温宝林展露出一个笑意,“嫔妾多谢德妃娘娘夸赞。”
德妃上下打量温宝林一番,“走吧,进去吧。”
寿康宫有地龙,内侍省也不敢懈怠,炭火都是足数的。
是以外头天寒地冻的,里头倒是如同暖春一般。
大皇子先一步到了寿康宫,太后看着面前的孙儿,心里头也是疼惜的。
“快到皇祖母这儿来。”
大皇子上前一步,站在太后的身边,太后捏着大皇子坚实的臂膀,抬头对身后的静乔说:“这孩子小小年纪,倒是有几分从前皇帝的样子。”
大皇子终归年纪不大,抬手作揖,“孙儿听师父说,父皇从前勤勉,读书射箭都不曾落下,孙儿想做个父皇那样的人。”
太后本是高兴的,可不知想起什么,脸上的笑意淡了一些,也松开自己的手,朝后靠去。
大皇子不明白自己是何处说错,连忙问道:“可是孙儿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
静乔朝前站了,身躯微弯,“太后只是有些疲乏,今日小厨房做了枣泥山药糕,大皇子不如去偏殿用点心,也能让太后娘娘歇一会儿。”
大皇子还想和祖母说话,可想起母妃交代说的话,朝后退了一步,恭敬地行礼,“孙儿告退。”
太后摆摆手,寿康宫的宫婢上前带着大皇子朝偏殿去。
恰逢此时,有宫人来报,“太后,德妃娘娘求见。”
太后看着静乔,无奈地摇头,“哀家这处是什么香饽饽不成?今日倒是谁都要来。”
静乔哄着太后,说:“是太后慈心,免了妃嫔日日来请安,可妃嫔们有这份心思,太后就见见吧。”
太后思忖片刻,看见因事情耽搁的大皇子,沉吟道:“也好,廷儿也不必去偏殿了,就在此处。”
大皇子欣喜不已,坐在太后的下首处,手规规矩矩的放在身前,腰板也挺的笔直。
德妃见到内殿,望漪替娘娘将身上的大氅取下,拿在手中,恭敬站在一旁。
“臣妾给太后请安。”
太后抬手,“哀家就是个糟老婆子,讲这些虚礼做什么,起来吧。”
德妃站起身时,太后这才注意到德妃身旁站着的温宝林,眸光落在她的身上,带有几分不解。
“太后怕是没见过温妹妹。”德妃适时开口,说:“温妹妹今年才入宫,方才臣妾在半路遇见温妹妹,见到她穿的单薄,不免问起,温妹妹说要来给太后请安,一时着急竟忘了穿大氅,臣妾便和温妹妹一道过来。”
太后听着这话,伸出手道:“好孩子,过来,让哀家看看你。”
温宝林喜不自胜,方才被冻得脸上红了一片,如今站在内殿,太后又如此说,面容这才像是点了胭脂,格外柔媚。
“嫔妾温氏,见过太后娘娘。”
纵然太后那手已经放在她的面前,但温宝林可不敢有一丝的懈怠,行礼过后,想要将手放上去,又想起自个的手冻得冰凉,赶紧挪开。
“嫔妾的手太冰了,怕伤了太后的凤体。”
太后起身,拉过温宝林,让她站在自个的身边。
静乔姑姑也赶紧搬来圈椅,命人拿来手炉放在温宝林的手中。
太后握住温宝林的小手,叹口气,“你这孩子,纵然心急,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子,往后定要注意些。”
温宝林眼尾都透着红,听见太后如此说,眼眶都有些湿润,“嫔妾明白的。”
说完,她不好意思的把泪珠擦拭干净,“嫔妾一时情难自已,让太后见笑了。”
德妃轻笑出声,“温妹妹向来不是个柔弱的人,今个是怎么了?”
温宝林不好意思地看向德妃,又赶紧转过身,害羞道;“嫔妾自打入宫以来,就无人这样关心嫔妾,嫔妾一时想到从前在家中的场景,有些情不自禁,让太后受怕见笑了。”
太后倒是没说什么,“快坐下。”
静乔姑姑亲自扶着温宝林,温宝林眸中害羞坐在太后的身边。
“姑母,今日的火候,当真不好把握。”
宫婢将厚实的锦缎羊毛卷帘打开,贤妃从外头进来,身后的宫人端着一个承托,恭敬地把东西放在太后面前的桌子上。
贤妃第一时间便看见坐在太后身边的温宝林,脸上的神情僵硬,也在太后的身侧坐下,娇嗔道:“臣妾说,姑母怎么没派人去看看臣妾,原来是有别人在身侧,一时倒是想不起臣妾了。”
温宝林被贤妃的话弄得脸上青黄交织,用旁的话说,不就是在说她无足轻重,到了太后的跟前,也比不上她这位太后母族出身的贤妃娘娘。
太后将贤妃揽在自个的怀中,“你瞧瞧你,哀家不过就是同她说上两句话,竟让人这般的吃味。”
贤妃不顾温宝林,直接靠在太后的怀中,“谁让太后最疼臣妾了。”
太后眼中慈爱的看着贤妃,眸光也落在桌案之上贤妃带进来的汤羹。
“你这甜酒酿,做的是愈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