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女宠冠六宫(267)
望漪心惊不已,焦急道:“大皇子,您怎么这个时辰来了?”
德妃迅速转头看向大皇子,手撑着桌案就要起身,可却又不知想到什么,缓缓将手放下。
望漪将大皇子带了进来,德妃唇边展露一个笑意,温声问道:“廷儿这会儿不应当在上学,怎么这时候来了?”
大皇子抿唇,没回答德妃的问题,倒是开口问,“母妃方才是不开心吗?”
望漪揪紧手中的帕子,连呼吸都变得轻了一些。
德妃面容上的笑意有一瞬僵硬,而后抽出帕子,温柔的将大皇子脸上的汗珠擦掉,“瞧你,走得这样急,都出汗了,刚才廷儿听到了什么?母妃是有些不大开心,可如今看见廷儿,就好了。”
大皇子抿唇,看着德妃的样子不敢说出口,可在德妃温柔的眼神之下,又说:“儿子听见母妃,谈起了母后,母后的身体不好吗?”
“还有萦娘娘,儿子听闻,萦娘娘生下了一位皇子,那是儿臣的三弟。”
德妃唇边的笑意放大,将帕子放在一旁,“是,皇后娘娘的身子不大好,母妃有些忧心,至于萦娘娘……确实是生下了三皇子。”
大皇子朝后退了一步,对着德妃深深一拜:
“今日儿子提早回来,是师傅同儿子说,儿子应当去看看三弟,人在这世上不是只有读书这件事,兄友弟恭,方能走得更远。”
大皇子的师傅乃是皇上亲自挑选,虽以年过半百,可朝中人人尊重,更是本朝有名的大儒。
德妃身子后靠,似是在想大皇子的话,随后点头,说:“也好,廷儿去萦娘娘那处吧,萦娘娘如今贵为贵妃,照常理来说,母妃应当给萦娘娘送份贺礼才是。”
大皇子毕恭毕敬地走出内殿,望漪看向娘娘,德妃端起茶盏,不轻不重地说:“外头守着的人,换了吧。”
望漪明白德妃的意思,外头的那些宫人,自个的差事没有办好,就莫要怪娘娘罚他们。
出了敬章宫,便只能去西六宫的三所做洒扫,日子绝不会有在敬章宫好过。
指尖拿起茶盖,又磕回茶盏之上,德妃说:“萦贵妃才生产完,便将那件白绸纱软罗的合和如意云纹的衣裳给她送去,那衣裳暖人,她才生产完,穿着再好不过。”
望漪领命去了德妃的库房,德妃这才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苦涩在口中蔓延开,她唇瓣紧紧抿住。
……
阖宫上下一听见阮筠晋为贵妃的消息,不少人都到了临宣宫,想要进来亲自将贺礼送上。
好在皇上先前就有口谕,映凝和听絮将贺礼收下后,并未见任何人。
反倒是江宝林,一直站在外殿没走,拿来的贺礼,也是一尊极为贵重的金佛。
映凝脸上挂着几分笑意,柔声说:“不是我家娘娘不见,实在是娘娘才生产完,皇上又对娘娘多了一份的疼惜,等娘娘身子好些,小主再来也不迟。”
江宝林想说的话都被映凝给堵了回去,转身看着金佛像说:“我明白娘娘的顾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映凝命身后跟着的宫人接下,眼看着映凝要走,临宣宫的大门要关上,江宝林道:“李贵人做了错事,我知道娘娘自然对我有一分的警惕,只是去年在行宫,我确实不知李贵人的打算,我也是被蒙蔽了,另有缘由才和李贵人一起去见贵妃娘娘的。”
映凝眼中闪过一分惊讶,柔声道:“小主的话,奴婢会一字不落的转达给娘娘,还请小主宽心,近来天渐热,小主多注意自个的身子。”
江宝林听见映凝的话,狠狠松了一口气。
一尊金佛像,不过就是费些银钱,如今能得到贵妃娘娘的宽宥,就已经是最好的事。
江宝林才走,临宣宫的宫门又被敲响。
春庆打开宫门,见着外头站着的人是大皇子时,满脸诧异。
大皇子像模像样的行礼,说:“我来拜见萦娘娘。”
春庆立刻反应过来,“大皇子稍等。”
阮筠本在内殿和纪昭仪说话,见映凝进来似有话又说,还没问出口,外头春庆隔着屏风就说:“娘娘,大皇子来了,说是来给娘娘请安。”
阮筠和纪昭仪的眼中都压着疑惑,阮筠更是挑眉,纪昭仪笑着说:“姐姐拒了一上午的妃嫔,只是大皇子,怕是不好拒了吧。”
阮筠嗔着瞪她一眼,“你就这般气我,偏生也不帮我想想法子。”
话是如此说,可纪昭仪说的确实在理,普通妃嫔能拒,然而大皇子还小,让大皇子回去,倒是显得她小气。
阮筠嗓音柔和,说:“让他进来吧。”
大皇子头一回踏入临宣宫,见着这里雕梁画栋,鲛鱼纱幔,屋檐之上悬挂的铃铛清脆作响,暗纹花瓶和翡翠物什,哪怕不懂的人见过,也知道格外珍贵。
这和敬章宫,确实不一样。
大皇子恭敬的走到屏风前,给阮筠请安,说:“萦娘娘安好。”
说完跪下干脆利落的磕头,眼眸都没到处乱看。
阮筠见着大皇子的模样,虽和德妃之间,有些难以跨越的仇恨,然而不可否认,德妃将大皇子教养得极好。
恭敬有礼,谦卑含蓄,却又有饱含诗书的气度。
阮筠见状也不能说的过多,只道:“今日可是下学的早些?大皇子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大皇子抬头,只能透过屏风,看见阮筠倚在美人靠上,声音显得有几分紧张:
“师傅同我说,萦娘娘生下了三弟,要我来看看三弟,这样才有长兄风范。”
阮筠勾唇淡笑,说:“动动……三皇子这会儿正在偏殿,本宫也不知他醒了没,大皇子去看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