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朝闻道(52)

作者: 雨霁长安 阅读记录

齐珩想必已对她失望透顶了。

第024章 妖书案发

长安城内, 张应池宅第,金吾卫穿着甲胄,腰间佩剑, 威风凛凛倒是让路过的与围观的平民百姓有些不寒而栗。但百姓纵然有些心悸, 也还是抵不住想看热闹的想法。

人总是这样, 只要不是落在自己的身上, 便总会不由自主地想看别人从神坛跌落, 狠狠落入泥淖之中, 这时他们便会不禁升起一种高贵感。

这是人的劣性,身为金吾卫之首的白义很清楚这一点。

他带着金吾卫查抄过不少官员,也见证了不少官员的跌落。

但他没想到,有朝一日抄到了张应池的家中,张应池是有名的大儒, 素来清高, 又洁身自好,这朝中人尽皆知。

白义瞧着面前的宅第,不似他从前查抄的官员府邸那样富丽堂皇, 这里略显寒酸。

“去叩门。”白义朝着身边一卫兵道。

“将军,咱不破门而入么?”那卫兵问道。

哪回他们金吾卫围府抄家不是破门而入的, 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竟还要叩门?

“叫你叩门你便叩门,哪这么多话。”

“是。”卫兵叩了叩门。

良久,见一小厮开了木门, 见金吾卫围了四周,大惊失色, 忙得连跑带颠地去寻了张应池。

白义在阳光底下抬首闭着眼, 手随意地搭在了腰间剑柄上。

“不知白义将军围我府宅是何用意?”张应池出了门,见状怒道。

“张尚书稍安, 下官只是奉陛下旨意而已,并非对尚书不敬。”

“旨意?何旨意?”

“陛下圣旨,吏部尚书张应池以作妖书罪暂羁大理寺。”

“妖书?是何妖书?我从未作过。”张应池急急反驳道。

“您的那本《贤女传》末卷涉嫌污蔑圣母,便是妖言。好了张尚书,不如您亲去大理寺,看看那本妖书,自然便得知了。”

张应池反而问了他另一个问题:“陛下可有明旨抄家?”

“并未。”白义答道。

“好,我可以跟你们去大理寺,但你们不可惊扰我的夫人。”

白义笑了一下,道:“您跟我们走了,陛下亦无抄家明旨,我们自然不会为难您的夫人的,这一点,您放心。”

“张尚书,请吧。”白义扬手,示意金吾卫开道。

齐珩还算顾忌着张应池这位文学大儒的颜面,一未加镣铐,二未锁囚车,派了马车来,饶是白义也头回见陛下如此厚待人的。

张应池看着面前那本《贤女传》翻至末卷后,原本底气十足,此时却大惊失色,面色惨白道:“此书绝不是我写的,我末卷写的……写的是汉朝邓后,怎会是陈……圣母?”

“萧公,此书绝非我所作,定是有人故意害我。”他朝着堂上的大理寺卿道。

大理寺卿也算与张应池相识多年,也不信他会这样糊涂,但忍不住真相道:“此书非民间流传的刊印本,而是从秘书省拿过来的原本。”

秘书省的原本,那必然是张应池所书的最初版本,这一点自然无可辩驳。

“这不可能,我送去秘书省的绝不是这个样子。”

“但就是这个样子,张尚书,我们到秘书省彻底查过了,只有这一原本。”

“可我当真没作过这等妖言。”张应池面上茫然,不知如何能自证清白。

“张尚书,你除了送往秘书省的原本,府上可还留有手本,草稿之类?若是能找到,或许可以证明你的清白。”大理寺卿抹了抹胡须道。

张应池细想了想,才想起有这么个事,便急急忙忙道:“有,我府中还有草稿,萧公可派人去取。”

“好,我这就上奏陛下,不过在此事查清之前,便委屈张尚书在我大理寺狱待上几日了。”

——

一路上一直被风吹着,再加上衣衫已被冷汗浸透,江式微只觉得身上很冷,忍不住轻咳两声。

甘棠见此急急忙忙为她披上了披风,面上有些焦急,她低声道:“殿下,臣问清楚了。”

“那戏,是近些日子才在长安城流传开的,起初是以戏折子流传开来,刊印与流传买卖都极为隐秘。”

“后来见此戏折子流传极广,不是什么秘密了,便有人排成了戏,一家接一家,到最后成了当今最火热的戏。”

“臣听出宫采买的内臣说,那戏折子便是改编自张尚书所修《贤女传》的最后一卷。”

“那最后一卷写的正是...”

说到此,甘棠的声音越来越低。

“陛下的生母,陈氏。”

“若是颂咏之词也便罢了,偏偏末卷是将陈氏作前面那些贤女的反例。”

“张尚书于大理寺直呼冤枉,说此书被人篡改过,草稿还在他宅中,陛下便派了金吾卫查抄张尚书宅第,但……”

甘棠顿了顿,又继续说了下去:

“只见民间所传之本,并未有张尚书口中的草稿。”

“更糟糕的是,那本书首卷所称颂之人,正是殿下。”

“张尚书家中唯一的小厮被金吾卫带走,一番鞫问后,他说此书便是张尚书的草稿,随后他自觉背主在狱中咬舌自尽了,张尚书现在是……辩无可辩了。”

江式微虽披着披风,但只觉得身上愈发冷了起来。

最致命的在这里,她前脚才用画卷试探齐珩对生母的在意程度,后脚民间便出了攻讦他与他生母的妖书、妖曲。

且这妖书明明白白地称颂她,将她列为首位。

若说这书与她没什么联系,就连六岁孩童也不会信。

江式微想到齐珩发才动怒的样子,便知道他是信了。

上一篇: 春闺令 下一篇: 他的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