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115)
眼前的字体消失后,再没有新的字体出现。
李一程郁闷,这说明书也太敷衍了吧?
算了,先整地吧?一会儿要出去替换曾明川赶车,外面太冷了,不能让他冷一路。
他又刨了一镢头,眼前突然出现一行字:你要松土吗?
李一程点了确定,只见眼前一闪,土地变得松软,不需要再刨地了。
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李一程乐坏了,这也太省事儿了。
他很快开了一条沟,从种子库里拿出防风种子,均匀的洒在沟里,覆盖上一层薄薄的土。
他抓了把土,土的湿度够,他决定先不浇水,等出了苗再浇。
种了一陇防风,又种了一行桂枝和辣椒,这才放下镢头,出了空间。
李一程看看时间,他在空间里居然已经待了一个小时了。
牛车在“嘚嘚嘚”慢悠悠走着,他掀开车帘,喊了声“明川”。
天色亮了不少,曾明川回过头来,冷风吹的他脸上有些发白。
李一程爬出车厢,在他身边坐下,握上他握着鞭子的手。
跟他想象的一样,冰冰凉凉的。
“我来赶车,你进去歇会儿。”
“我不冷。”
“明川,我可不想你第一天上学就着了凉。”
曾明川却摇头,“一会儿你回来,还要赶好长的路呢!再说,还有不到两刻钟就该到了。”
“那咱两个一起,靠在一起还暖和些。”
曾明川想让李一程进去,但不舍得两人靠在一起的温暖,便点了头。
去县城是一路向东,晨光中,周围的一切都笼上了金色的光。
“我还没有去过县城呢!县城大吗?县学在县城的哪个位置?”
李一程的语气里有几分兴奋。
曾明川带着笑意道:“嘉阳县并不大,下面有三个乡,十个村子。县学在县衙前面,隔着两条街,在曲元河畔,风景还是很好的。”
“曲元河一直经过嘉阳县?”
“对。据说曲元河一路往东,流进了大海。”
“咱们这里离海远吗?”
“应该是挺远的,听老师说,骑马都要十天半月的。”
“那确实挺远的。”
离海这么远,看来海鲜是没的吃了。不过,现在就是有海鲜,他也买不起呀!
“不知道柔儿这会儿起了没。”
“那孩子不睡懒觉,这个时辰了,她应该起了。我给她留了饭,她热一热就能吃。”
“嗯,柔儿是个好孩子,以后要辛苦她了。”
“她早就习惯了。你没来之前,我去地里干活,家里的事情大多是她做的。”
李一程叹口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曾明川沉默了。
他小的时候,还享受过父母的疼爱,而柔儿从小就没了父母,跟着他没过几天好日子。
李一程猜到几分曾明川的心思,胳膊一伸,揽上他的肩头,道:“你好好读书,努力考举人,我努力赚钱,柔儿有我们给她撑腰,没人敢欺负了她去。”
曾明川点点头,冲着柔儿和李一程,他也要努力学习,更进一步。
说话间,马车到了县城门口。
城门已经开启,入城的人排着队伍进城。李一程在牛车上看了看,队伍也就排了十几个人。
轮到他们入城的时候,曾明川下了车,拿出秀才令牌给守门的士兵查验。
士兵瞅了眼曾明川的令牌,蛮横的态度收敛了些。
曾明川双手抱拳,客气:“同车的是在下夫郎,不放心我一个人来读书,特意来送我。”
李一程把头巾拢了拢,遮住了大部分脸颊。他微微低着头,再加上高大的城墙下光线灰暗,士兵并没有多看他,挥挥手就让牛车进去了。
排队进城的人不少,进了城门后,像是鱼入了水,很快走散,消失不见了。
曾明川之前来过县学,赶着牛车一路往南去。
走着的这条路比较宽,铺着平整的青砖,能并排走过两辆牛车,道路两侧还有不少铺子。只有少数卖吃食的开着门,大部分关着。
“这是县城的商业街吗?”
“是。”曾明川道,“县城里有两条主街,这一条从城门往前走,一刻钟就到了。主要卖吃食,调料,粮油。还有一条,是南北的,跟这条路相通,主要卖瓷器,布匹成衣等。”
李一程点点头,商业街分了类,是他没想到的。
“这里铺子的租金很贵吧?”
“应该是。”
曾明川没有打听过。
李一程看着路边一个个店铺,青砖黑瓦,有新有旧,透着古朴的韵味。心里憧憬着,要是自己在这里有一个铺子……
拐过商业街,马路依然很宽,两边变成了青砖红瓦的民居。
“这里的房子并不大。”
“嘉阳县南贵北富,东平西贱,这里住的大多是平民百姓,有钱人都住在曲元河畔。咱们再往南走走就到了。”
“哦。”
李一程一边听着曾明川的介绍,一边看着周围的建筑,不知不觉到了一处空旷之地。
曾明川指着前面的台阶道:“前面就是县学了,也叫鹿鸣书院。”
李一程抬头,只见台阶是条石铺就,台阶旁边有一块大石刻着四个大字:“鹿鸣书院。”
台阶有好多层,渐渐向上,掩映在了树木之中。
“书院在台阶之上吗?”
“对。顺着台阶上去,就是书院的正门。”
“为什么没有人来?”
“原本走读的人就不多,此时应该还早……”
曾明川的话音未落,就听身后有人喊,“明川,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