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166)
李一程笑起来,“赶紧吃,吃完了收拾收拾回去,再晚了怕路上出事儿。”
李一山听李一程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不再啰嗦,喝了一大口水,接过李一程给他的包子,大口吃起来。
正吃着,从南边来了几个人,带头的是一个长相清秀的小厮。
他径自走到曾明川面前道:“曾秀才,小的孟兴,是孟少爷的小厮,少爷命小的带家丁护送曾秀才和家人回去。”
呃……
李一程看向曾明川,曾明川冲他点头,这孟兴确实是孟广益身边的人,但他并不知道孟广益会派人送他们。
李一程对孟广益的印象更好了,这人想的太周到了。
今天晚上他卖了不少钱,要是被有心人盯上,确实不安全。
他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急着回去。他也在车里藏了镢头,怕万一有人打劫,有武器总比没有武器强。
他看看孟兴身后的家丁,个个身材魁梧,精神十足,看不出有没有功夫,但七八个人往这里一站,让人不敢造次。
李一程完全是喜出望外。
“多谢孟公子了,也多谢孟小哥。来,这里还有很多肉串儿,大家一起吃。”
说着,他把手里的一把肉串儿递给孟兴,“你们先吃着,我们马上就收拾完。”
孟兴平日里跟着孟广益上下学,见过曾明川,知道少爷很看得上他。
他也见过李一程,长得标致,性子也好,见人总是笑着的。
如今接触了,才知道是个这么干脆的小哥儿。
他咬了一口烤肉,心里一个地方突然亮了,难怪少爷跟曾秀才交好,两口子长得跟神仙似的就不说了,这肉太特喵的好吃了!
几个壮汉将剩下的烤肉一扫而光,都是赞不绝口,觉得就冲着这些烤肉,他们跑一趟也不亏。
回去的牛车比来时轻多了,牛跑起来的速度也比来的时候快。
有了孟家人护送,李一程是真的不担心了,放松的坐在车厢里。
站了半晚上,说了太多话,李一程几个人都没什么精神,靠着车厢闭目养神。
孟兴让一名家丁在前面赶车,他则跟其他人跟在车子左右。
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没有宵禁,城门也不关。
去城门的路上还能遇到出城的生意人,等出了城,牛车拐上往枣园村的路,就剩下他们一辆车了。
李越和柔儿睡着,四下里异常安静,牛车的咕噜声和几个家丁的脚步声异常清晰。
李一山掀开帘子往外看了看,小声道:“路上黑漆漆的,四下里没人,要是没有孟家家丁,确实不安全。”
李一程也压低了声音道:“我在车上放了镢头,谁敢来,让他们有去无回!”
李一山看着他,满眼的怀疑。
“你这细胳膊细腿的,能举得动镢头吗?”
李一程恼了,“我当然举得动,我还刨过地呢!”
“你刨地?我不信。你家里一共两亩地,明川怎么舍得让你刨?”
“不信你问明川!”
“明川肯定顺着你说。”
“……”
听着两兄弟小声吵嘴,王秀捂着嘴笑起来,“一程做事总是出人意料。”
曾明川点头,“是啊!家里多亏了有他。”
枣园村到了,李一程拍拍刘春的肩膀,把打瞌睡的他叫醒。
告诉他明天不上工,还把当天的工钱给了他。
刘春迷迷糊糊的接过钱揣进兜里,下了车,被冷风一吹才清醒过来,揣着袖子,一溜小跑的回家去了。
大门已经锁上了,他从木头栅栏的缝里钻进去,掏出钥匙开门。
“是春儿回来了?”
“是的,娘!娘,不用开灯,我这就进去了。”
“哦。”
十五的月亮特别圆,也特别亮,屋里没有点灯,月光从新糊的窗纸照进来,刘春娘正摸索着下炕。
“娘,我回来了,您快躺下。”
“好。”
刘春娘坐回到炕上,低声道:“回来了?晚上生意好吗?你吃饭了吗?”
“吃了。”
时间太晚了,刘春也不洗脚了,只在外间的木盆里洗了把手,就进了里屋。
他脱鞋上炕,“娘,今天生意好极了,我们带去的五大盆烤肉都卖光了。晚上吃的烤包子,李大哥自己包的,白菜粉丝猪肉馅儿的,猪肉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烤着吃特别香。娘,你晚上吃了什么?”
“你中午熬的瘦肉粥,我添了几片白菜,吃了一大碗。”
“娘,家里不是还有饼子吗?你怎么不吃?”
刘春娘咳嗽一声,“年纪大了,晚上吃不了太多。”
“娘,你怎么又咳嗽了?过两天我让李大哥进来给你看看。”
“不用麻烦李老板了,只是刚才吹了点儿凉风激的,一会儿就好了。”
“那我给你倒杯水。”
“不用了,我不渴。”
“娘,这是我今天的工钱。”
刘春已经下了炕,见他娘真的不咳了,才又上炕,从怀里掏出今天的工钱,脱了衣裳。
刘春娘掂掂布袋,“今儿的钱好像重一点儿。”
“是吗?我数数。”
刘春把布袋的钱倒出来,数了两遍,确实是多了,四十个铜板,比他应得的足足多了一倍。
“这……是李大哥给多了吧?”
刘春娘心里叹气,定是李一程可怜他们娘俩多给的。
她不点破,只道:“等下次你上工,把钱还给李老板。”
“好的。”
姜永春的小厮丁旺带了五六个人,等在去望山村的路上。
等了将近两刻钟,才看到一辆牛车慢悠悠的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