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202)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衙役似乎是回答周围人的质疑,更多的是给李一程释惑,“大人请曾夫郎去是有好事,曾夫郎无需担忧,跟我们来就是。”

周围人群瞬间“嗡嗡嗡”议论起来,曾夫郎不就是个做生意的?县令大人居然请他去?是什么好事儿?

李一程安抚了李一山和王秀几句,嘱咐刘春继续做生意,掸了掸衣襟,跟着衙役去了。

离衙门还有段距离,李一程就看到衙门口站立一人,青色长衫,同色书生巾,负手而立,面对着他,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不是曾明川是谁?

李一程几步走到曾明川面前,眼中的欢喜掩藏不住。

“明川,你也来了?”

曾明川看到李一程从平静到激动的过程,心里美滋滋的。

他抬手拂过李一程脸侧的碎发,笑道:“干嘛这么急?都出汗了。”

“一会儿你还回书院去吗?”

“不回去了。”

“太好了!”李一程脸上红扑扑的,眼睛亮亮的,“一会儿咱们一起回家。”

有人在旁边轻咳一声,李一程才看到离曾明川几步距离的地方站着赵永平。

他根本没注意到他!

李一程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赵叔,您也来了。”

赵永平笑眯眯的说:“是啊!我占了你们夫夫的光了。”

“啊?”

李一程要多问几句,李捕头快步从衙门出来,冲着几人抱拳道:“几位,快里面请!”

几个人跟着李捕头走进衙门,拐了几个弯,进了后堂。

后堂厅里,一名紫衣男子坐在上首,朱阳在下首相陪。

李捕头进门通报后,曾明川三人才进入跟朱阳见礼。

朱阳站起身笑道:“王大人,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老者是望山村村长,这两位就是曾明川和李一程夫夫。”

他先介绍的是赵永平,却走到曾明川身边,“明川是去年院试的案首,堆肥与施肥之法正是他教给百姓的。”

王大人站起来,往前两步,上下打量着曾明川,笑着说:“年纪轻轻,一表人才,还有如此智慧,朱大人治下有方啊!”

他……

李一程看着眼前的王大人身材瘦削,面白无须,声音有着不同寻常的尖细,身上穿着县城中难以一见的华贵服饰,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王大人的目光落在李一程身上,摸着光滑的下巴点头道:“没想到县城中有如此出色人物,曾秀才跟夫郎确实是郎才郎貌,般配的很啊!”

他突然提高了声音,道:“朱阳,赵永平、曾明川接旨!”

赵永平慌忙跪下,朱阳和曾明川整了整衣衫也跟着跪下,李一程看几人都跪了,跪到了曾明川身边。

他脸上平静,心里却十分惊讶,居然是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嘉阳县县令朱阳治下有方,赵永平、曾明川主动为君解忧,奉献堆肥之法,朕心甚慰。特赏朱阳官袍官帽一套,黄金一百两;望山村村长赵永平,年老德高,提携后辈,赏赐白银五十两;秀才曾明川,读书明礼,心系朝廷,奖励白银一百两两,并赐积善之家牌匾。钦此。”

几人齐齐磕头行礼,口中称“谢主隆恩”,这才起身。

王大人将圣旨交到朱阳手中,道:“朱大人,赏赐已经进了县衙,皇上的意思是,财不露白,金银可以私下给赵村长和曾秀才,牌匾却要大张旗鼓的送,以彰我皇赏罚分明之意。”

皇帝考虑的很周到,李一程对高高在上的皇帝有了几分好感。

朱阳颔首,“臣遵旨。”

从县衙里走出来,李一程感觉浑身轻飘飘的,仿佛做梦一样。

虽然他来的时候有过猜测,但真正经历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么淡定。

皇帝远隔千里,居然知道了嘉阳县望山村,知道了有个曾明川。

朱阳没有贪功,更说明朱阳背后有人,没有人截获他的功劳。

如果明川今年过了秋闱,明年上京侥幸过了会试,皇帝还会不会记得他?

“一程?”

曾明川唤回李一程飘远的思绪,“想什么呢?”

李一程摸摸鼻子,讪讪道:“没什么,你刚才说什么?”

“赵叔说家里有事,要先回去,不跟咱们一路了。”

李一程和曾明川跟赵永平在枣园村分开,赵永平回望山村,他们往枣园集上去了。

李一程一去半个多时辰,李一山忐忑不安,见他跟曾明川一起回来,稍微放下些心,抬腿迎了过来。

“明川,一程,你们回来了!到底是什么事儿?”

他眼睛直直看着李一程,眼里是满满的担忧。

“大哥,是好事。”

李一程小声跟李一山说了几句,李一山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居然是圣旨?还有赏赐?

他早知道曾明川弄了个堆肥的法子,因为自己家不种地,没怎么关心过,没想到这法子竟然这么厉害。

李一山乐的合不拢嘴,“弟夫好本事!一程,你有福气啊!”

曾明川听到他的话,认真道:“大哥,是一程有本事,我跟他沾了光。”

李一山不知道其中的底细,只以为曾明川宠爱李一程,更是高兴。

王秀看李一山笑的傻气,心里好笑又好奇。

“孩子他爹,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李一山“嘿嘿”笑了几声,带着几分得意道:“回家再跟你说。”

集市上人多嘴杂,王秀忍住了那份好奇。

周围的摊位见曾明川和李一程回来,脸上带着隐隐喜意,心里也有诸多猜测,也有人询问,李一程敷衍了几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