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223)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甜的?

江来抢先咬了一口手里的地瓜,确实是甜的!

三个人争着抢着,把半个地瓜吃的干干净净。

李一程失笑,三个没出息的,今天晚上给他们煮一锅地瓜吃,不知道他们会惊讶成什么样子呢!

李一程他们搬进新家,刘春和江来兄弟也住进了新房,每个人都有了干净整洁的房间,江来兄弟晚上不用再回去了。

江来和江往看到屋里崭新的床单被子,激动不已。

走出房间,两人齐齐给李一程跪下磕头。

“李大哥,只要你不赶我们走,我们会一直留在曾家,做牛做马,报答两位的恩情。”

李一程被两人的激动吓了一跳,伸手扶起他们。

“床单被子会从你们的工钱里扣。”

江来抹着眼睛道:“您尽管扣,一份不给我们,我们也情愿的。”

后来李一程从刘春口里知道江来兄弟的处境,理解了他们为何如此希望留在他家。

江来兄弟先是父亲去世,过了两年母亲去世后,家里没有余钱给母亲办理丧事,亲朋把他们当瘟疫一样,更不用说借钱给他们了,他们只能把房子卖掉。

家里的房子是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房子,卖掉也不值多少钱。

丧事办完,两个孩子没有了住处,亲朋好友都不愿意收留两人,两人被迫开始独立,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被一个孤寡老人收留。

去年老人也去世了,留下一栋破败的小屋给两人。

那小屋连刘春住的厢房都比不上。

李一程叹了口气,要是早知道两人的遭遇,他可能会早点儿收下他们。

刘春安慰他道:“他们俩人就是不希望你这么想,所以才没有告诉你。”

这两个孩子是不想道德绑架他吧?好在他还是收下他们了。

地瓜在锅里还没有蒸熟的时候,那股香甜味儿把家里的所有人都吸引到了厨房里。

柔儿夸张的吸着鼻子,揪着李一程的袖子大声问:“嫂嬷,这是什么味儿?闻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李一程笑着指指晒在院子里的地瓜,道:“我煮的就是它们。”

“啊?”

看上去圆不留丢,浑身通红的家伙?会有这么香?

“地瓜马上就好了!”

锅里下面煮着花生,上面蒸着地瓜,却全是地瓜的味儿。

地瓜和花生盛出来,每个人都伸手去拿地瓜。

刘春手快,最先拿到一个小的,烫的他“斯哈斯哈”叫着,也不舍得放下。

地瓜终于入口,哇!好软,好甜!

他不敢相信,生吃的时候硬邦邦的家伙,煮熟了居然这么软,这么甜!

众人顾不得说话,一人拿了一块地瓜开吃。

每个人都发出惊叹,这也太好吃了吧!比玉米好吃多了,而且产量还高。

一块地瓜吃完,很快又去拿第二块,等第二块吃完,想再去拿的时候,没有了!

看着空空的盘子,众人都觉得意犹未尽,目光纷纷落到了外面地上晾晒的地瓜上。

柔儿舔舔嘴唇,眼巴巴的看着李一程,“嫂嬷,没有了。”

李一程也十分惊讶,他蒸了七八个足足有两个拳头那么大的地瓜,居然这么快就全都吃光了。

看着众人的反应,李一程觉得自己种地瓜种对了。

他摸着柔儿的头,安抚她道:“等明天我再煮,现在吃花生吧!我在花生里放了花椒和盐,味道很不一样的。”

“好哦!”

对现在的人来说,花生也是奢侈品。因为不能当饭吃,产量也少,所以种的人家不多,曾明川更是从来没种过。

众人又齐齐把手伸进放花生的盘子里,吃的头都不抬,一大盘花生瞬间消失殆尽。

江往道:“我第一次知道煮花生要放盐和花椒,这样煮出来的花生太好吃了!”

江来连连点头,一手摸着肚子,他居然吃地瓜和花生吃饱了。

曾明川刚才也参与了地瓜和花生的争抢,但他吃的最少。

他看着院子里的地瓜,陷入了沉思。

“明川,想什么呢?”

地瓜和花生都吃完了,刘春把空盘子端下去,江来兄弟负责收拾卫生,柔儿则自己玩去了。

家里多了三个人,这些收拾卫生的小事儿就轮不到她了。

曾明川回过神来,拉着李一程的手走出餐厅。

“一程,你说,要是村里人也能种上地瓜,是不是就不会挨饿了?”

他果然想到这里去了。

“地瓜的产量是玉米的好几倍,除了结的地瓜,它的叶子也能吃。地瓜和地瓜叶子还可以喂猪。”

刘春从厨房出来,听到这话,惊叫道:“给猪吃?人都不够吃呢!”

李一程笑起来,“早晚有你吃够的一天。”

刘春伸了伸舌头,“我才吃不够。”

“地瓜怎么储存呢?应该不能晒干吧?”

听曾明川跟李一程说正经事儿,刘春不再插嘴,回自己房间里去了。

“地瓜可以整个儿储存。我看过的一本古书里说,种植地瓜的人家会在家里挖一个洞,深达一丈,将地瓜储存在里面,上面用木板封上,地瓜不会坏。还有一个办法是将地瓜切成片,晒干,吃的时候蒸熟就可以了。因为水分流失了,地瓜干更能饱腹。地瓜干还可以磨成粉,地瓜面没有筋性,可以跟白面掺起来做馒头吃。”

“倒是不难。”

“对。明川,你想怎么做?”

曾明川看向李一程,见他面色平淡,只有眼睛里透着狡黠的光。

他是猜到自己的想法了吧?

曾明川坦白道:“我想送几个地瓜给赵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