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269)
他的话得到了其他三人的一致同意。
刘春找了家看上去十分简朴但很干净的客栈,进去要了两间上房。
进门后,李一程直接扑倒在床上,大声道:“终于能好好睡一觉了!”
这一路走来,餐风露宿一晚,在老乡家借住了好几晚,还被山匪抓上山一晚,短短十天不到,倒是什么都经历了。
曾明川放下包袱,道:“我让小二送水过来,你好好洗一洗。”
“好。”
李一程爬起来,道:“幸亏天冷,不然这么多天不洗澡,身上该臭了。”
“怎么可能?我闻闻。”
曾明川说着,走到李一程身边,把头埋进他的脖颈里。
“依然是香的。”
“明川,你怎么……”
话音未落,嘴唇就被堵上了,人也被压进了被子里。
出门在外,两人好久没有亲热了,这一吻顿时不可收拾。
直到刘春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曾大哥,水来了,现在能送进去吗?”
曾明川懊恼的起身,李一程被他的模样逗笑了。
他揽过他的脖子,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曾明川的眼睛蓦地亮了,“你说话可要算数。”
李一程含笑点头。
曾明川蓦地起身,高声道:“进来吧!把水放下就可以出去了。”
“是。”
天色渐晚,李一程和曾明川没有耽搁,抓紧时间洗漱了,换了身衣服,带着刘春和黄征出去觅食。
汝文县是离庆阳府城最远的一个县城,但这里的繁华程度却远超嘉阳。
街上人来人往,街边很多卖小吃和小玩意的摊位,很多店铺门口还挂着灯笼。
再看街道和两旁的房屋,比嘉阳县更有年代感。
李一程一边走一边道:“这里很热闹啊!比嘉阳热闹的多,居然挂着这么多灯笼。”
刘春道:“李大哥,今天是正月十六,昨天刚过了元宵节,这些灯笼都是昨天过节挂上的。”
“昨天是十五元宵节?我居然忘记了。难怪今天的月亮这么亮。”
刘春道:“昨天阴天,没有月亮。再说了,昨天慌慌张张的,哪里还记得过节。”
不光是他们,齐云山的人也没有提及,连个元宵都没有。想来是因为齐名义命悬一线,王庆双他们没有心思过节。
李一程抬头看看月亮,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咱们就当今天是过节了。走,去前面的酒楼,咱们好好吃一顿!”
刘春看向前面的酒店,木质的两层楼,门口两盏红灯楼,地上铺着红地毯,进出的人都穿着锦罗绸缎,门口迎接的小二穿的衣服都比很多百姓鲜亮。
他连忙拦住李一程,“李大哥,那家店一看就很贵,咱们不用去那么好的店。找家小店吃就行。”
李一程笑着道:“不用给我省钱,一顿饭我还是请得起的。”
“不是,”刘春压低了声音,“出门在外,咱们不能露富不是?”
“一顿饭就露富了?”
刘春急着给曾明川使眼色,“曾大哥,您说句话呀!”
曾明川道:“一程想去哪儿吃就去哪儿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几天他都瘦了,该吃点儿好吃的补补。”
“……”
刘春无语,曾大哥,你这么宠夫郎好吗?
他又给黄征使眼色,黄征摸摸鼻子,老爷都不说话,他们做下人的怎么能管得了主子?
但是看刘春着急的样子,只能结结巴巴道:“二老爷,刘管家说的有道理。”
李一程见刘春急的额头都冒汗了,连一向没话的黄征都开了口,“噗嗤”笑出声来,“刘春,你的意思我明白。咱们不去那个大酒楼吃,去那边。”
李一程抬手指了个方向,只见一个小门头,中间写着四个大字:刘记小吃。旁边写着几个小字:水饺,面条,元宵,馄饨。
刘春顿时放下心来,“这个好。昨天咱们错过了元宵节,怎么就去吃元宵吧!”
李一程笑道:“我现在饿的能吃三大碗,咱们一样都来一碗!”
四个人在小摊前坐定,一个年长的婆婆来招呼。
“几位客人吃什么?”
刘春抢先道:“来四碗元宵,芝麻和花生馅儿的各一碗,两碗肉丝面,两份白菜馅儿的水饺。再多上两个空碗。”
“好来,请稍等,马上来。”
李一程笑眯眯的看着刘春,“春儿呀,你倒是越来越明白我要什么了。”
刘春“嘿嘿”笑着摸摸脑袋,“您不是说每一样都来一份吗?我怕要多了吃不完浪费,咱们一人一碗元宵,算是过节,水饺和面条两人吃一份就差不多了。”
黄征在一旁连连点头,“我觉得这样就正好。”
看两人一唱一和的,李一程看向曾明川。
曾明川道:“先要这些,要是不够吃,或者有想吃的咱们再要。”
“好。”
肉丝面最先上来,然后是元宵,最后是水饺。
看得出小店的吃食很实惠,大碗里居然有十二个元宵。面条里的肉丝完全盖住了面条,上面点缀着点点绿色葱花,让人看了就有食欲,饺子一盘有二十个。
“先吃面条吧!不然坨了。”
“好。”
曾明川将一碗肉丝面分成两份,把里面的肉丝都放到了李一程碗里。
李一程夹了一大筷子肉放回到曾明川碗里,道:“我饭量小,你多吃点儿。”
刘春低头,曾大哥和李大哥两人太甜了,他看了都脸红。
他转头看了眼黄征,人家头都不抬,三口两口就把半碗面条吃完了。
对呀!吃饭最大,看人家曾大哥和李大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