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275)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李一程“啊”了一声,心道可惜。

春闱三年一次,今年考不了,要再等三年了。

只是,原书中并没有提及贺玄母亲去世这一段,书中写的是贺玄跟陈九章一起来了京城,而且高中状元。

为什么变了呢?

难道是他的到来,改变了书中人物的命运?

不知道下面的剧情会如何发展。

曾明川也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是啊!”陈九章接口道,“只怕三年后他再来,我等都不在盛京了。”

如果考不中,他们自然是哪来的回哪儿去。要是考中了,考中一甲前三,才有可能留在京中做官,不是一甲的话,很难留在京城。

孟广益道:“你们无需担心,三年后大概率我还在京城,贺玄来了,我自会照应他。”

曾明川和陈九章齐道:“有广益兄这样的朋友,是我们的福气。”

“你们客气了。我能交到你们这样的朋友,也是我的幸事。”

李一程从沉思中回过神来,道:“时候不早了,两位兄长来了就不要走了,留下吃个便饭吧!”

陈九章立即答应,“好久没吃一程做的饭菜了,实在是想念的紧。要是一程亲自下厨,我肯定不走。”

他这话并不是开玩笑,在书院的时候,他没少吃李一程做的菜,这么久没吃了,很想念那个味道。

李一程站起来,“两位跟明川略坐一坐,我这就去,很快就好。”

陈九章一副得了便宜的样子,跟孟广益道:“听说一程不怎么做饭了,咱们今天有口福了。”

孟广益笑着点点头,他也挺想吃李一程做的饭的。

昨天才安顿下来,李一程不知道厨房里有什么菜。

现在是初春时节,并没有多少新鲜蔬菜。

厨房里的菜篓里只有两棵白菜,几个萝卜,几颗葱,底下还有两头蒜和一块姜。不过旁边的木盆里装着两条一尺多长的草鱼,草鱼很肥,已经处理干净了,灶台上还有一块豆腐。

再看灶台上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一个个小罐子,里面是猪油和各种调料,居然很齐全,也不知道是孟昌给准备的还是刘春昨天置办的。

刘春见李一程进了厨房,连忙跟进来道:“李大哥,这些菜是我早上出去买的,您看够吗?还需要什么,我去买。”

他已经知道李一程要下厨招待孟广益和陈九章。

李一程看着眼前的菜,想了想道:“你出去转转,要是有虾卖就买斤虾,没有虾就买斤排骨。再买些馒头回来,家里人多,可以多买些。”

“是。”

刘春走了,李一程从储物袋里拿出卤肉和猪头肉切了一盘,然后把鱼分成两部分,他打算一鱼两吃,一份做剁椒鱼头,一份做豆腐炖鱼

主菜已经够味儿了,白菜就做个清淡些的凉拌菜心。现在有四个菜了,要是刘春买来大虾,就做个萝卜丝大虾汤,要是买了排骨,就做个萝卜炖排骨,只是要费些时间了。

他先把鱼腌上,然后烧火,先做豆腐炖鱼。

等刘春买了海米和排骨回来,他的豆腐炖鱼已经做好了。

刘春进门就闻到了浓郁的香味。

他深深吸了口气,好久没有吃到李大哥做的菜了,今天中午有口福了。

他一点儿也不担心吃不到。

这些菜肯定先给客人吃,但按李大哥的性子,肯定会给他和黄征留一份。

刘春没买到大虾,但有海米也可以用。

有了刘春帮忙,李一程做菜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半个多时辰,四菜一汤就好了。

剁椒鱼头,豆腐炖鱼,卤肉,凉拌菜心和萝卜丝海米汤。

冒着热气的菜上桌,色香味俱全,还有几道都是他们没见过的,孟广益和陈九章顿时觉得自己饿鬼俯身,之前吃的菜都不叫菜了。

【195】送考【二更】

那天过后,孟广益没再来过,只让仆人送了很多京城内流行的复习卷宗过来。

李一程觉得惊奇,这个时代居然也有复习资料。当他知道那薄薄的一份资料就要一两银子时,更是瞪大了眼睛。

居然这么贵?跟人家比起来,自己卖的肉食和草药简直是小打小闹了。

虽然这是孟广益送来的,不用花钱,但他还是觉得肉疼。

“这些资料都是谁写的?靠谱吗就敢卖这么贵?”

曾明川看李一程一副夸张的模样,笑道:“这些资料都是往届的考题,题目是免费的,每次考完朝廷都会公布,但后面的答案是一甲及第的老爷们写的,一般人轻易看不到,自然就贵了。”

“一般人看不到?”

“对。会试考完之后,卷子都是封存的,除了考官和皇上,很难有人看到。”

“那这些资料的答案是哪儿来的?”

“这就是资料为何卖这么贵的原因了。总有人是有渠道的,他们卖了钱,也是会给那些人分成的。”

原来是这样。

李一程点点头,这就跟现代卖真题的商人一般,总是有渠道才能弄到试卷和答案。

“每年考试的题目都是不同的,看这些资料,只是为了学习这些人的解题思路和下笔手法。”

“这么说也没有多大作用啊!居然还卖这么贵。”

曾明川笑起来,“你啥时候变得如此抠门了?开卷有益,看过总比不看强。再说,人家也没有强迫你买,买这个更多的是为了安心。”

好吧!曾明川说的有道理。

买了考不上比起没买考不上来说,能少些遗憾吧?

就像现代社会的家长让孩子去上辅导班,更多的是一种心里安慰,我能做的都做了,孩子成绩还不好就是他们的事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