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337)
李一程也看到了这座滚水桥,而对面的山越发清晰,仿佛近在眼前。
“水很浅,咱们应该能过去。”
“是。”
刘春小心的赶着马下了河边的小路,这匹马像是见过世面的,没有被滚水桥上的水吓到,慢慢的走进了浅浅的水流里。
他紧张的拉着缰绳,不敢挥鞭子,生怕这马在桥上出点儿幺蛾子。
桥左边的水虽然不深,但跟右边有将近一丈的落差,要是掉下去可就麻烦了。
好在马虽然走的慢,但有惊无险的走上了对岸。
李一程看着不远处的山,跟他估计的差不多,山并不高,山上的植被也不丰茂。
在来吉泽的路上,他看过了这里的基本风貌,到了吉泽之后又找到了县志。
大概了解过吉泽的情况之后,李一程知道吉泽境内的山虽然不高,但每逢下雨,山上总有洪水下来,山洪带着很多枝叶泥土,造成河道拥堵,河床增高,是流清河泛滥的一个原因。
昨天下了雨,路上泥泞,不是爬山的好时机。
“刘春,往前走走,看看有没有村子,咱们今天就歇在村里。”
“是。”
此时太阳西斜,已是酉时了。
虽然四月初的天已经长了,但曾明川想让李一程早些休息。
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个村庄。
刘春挥挥鞭子,赶了过去。
走进村里,刘春跟村民打听到村长家的位置,赶着车一路过去。
村长家住在村子中间,马车从村子中的街道走过,引得路边很多人注视。
村里只有村长家有辆牛车,更不用说马车了。
再看车上的人,穿着干净的细布衣服,白白净净的,看上去就不像是庄稼人。
“他们是村长家的亲戚吗?”
“说话口音不像。”
“村长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哪里会有这样的亲戚?”
“人家说是找村长的。”
“……”
走到村长家的时候,曾明川和李一程大概估摸出了这个村子的情况。
新房很少,大多是土坯房,很多像是被毁损后又修缮加固过的。
村里有东西南北各一条主路,能容纳两辆马车跑过,其他都是只能容纳一辆马车跑过的窄胡同。
村子里没有一条路铺过青石,都是泥土路。泥土路中间能看到很明显被水流冲刷过的痕迹。
李一程叹气,这吉泽县的建设还早着呢!
村长家就在东西主街的路边,门口种着一棵大槐树,枝叶已经十分茂密。
看着村长家的土坯房,李一程的第一反应是,村长家也不怎么富裕啊!
村长家开着大门,没有影壁墙,一眼就能看到院子里的情况。
院子里摆着一张桌子,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坐在桌旁。
刘春不敢冒然进去,而是在门口喊。
“张村长在家吗?”
刘春打听过了,这个村子叫小寨村,村里大部分人都姓张。
村长叫张世习,今年三十三岁,却当了好几年村长了。
他家房子虽然不大,连老带小住了七口人。有张世习老娘,张世习和他弟弟各一家三口。
张母听到有人说话,抬头看过来,但只看到一个人影。
他扶着桌子站起来,慢慢走到门口。
“你是谁呀?”
老妇人满脸皱纹,眯着眼睛,走的极慢。
这是张村长的母亲吗?
刘春又说了一遍,“大娘,我找张村长。”
老人可能以为他们是村里的人,笑着道:“世习跟世生去山上了,一会儿就回来了。你们进来等等?”
刘春迟疑的回头看李一程。
这时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从屋里出来,扶住老人,警惕的看着刘春。
“你是什么人?来我家做什么?”
刘春连忙陪着笑道:“小兄弟,我们是来找张村长的。”
“找我爹?”男孩子再次打量了一遍刘春,“你不是我们村里的人,找我爹做什么?”
“小兄弟,实不相瞒,我们是去前面小水村探亲的,路过这里,眼见天要黑了,想在贵府借宿一晚。”
男孩子冷笑,“你看到我家的情况了,没有地方给你们住,你们还是去别家吧!”
老妇人拍了男孩子的手一下,嗔道:“峰儿,怎么说话的?人家远来是客,借宿一晚,有何不可的?”
“奶奶,咱们家里哪有地方住?”
“挤一挤总是有的。小伙子,你们有几个人?”
“大娘,我们有四个人。”
“四个人啊!”
大娘脸上现出为难之色,正要说话,就听外面有人边跑边叫。
“峰儿,峰儿,快来帮忙,你二叔摔到腿了。”
“啊!”
张明春顾不得再管刘春,抬脚跑出门去。
李一程和曾明川已经下了车,看到前面一个人快步跑过来,身后背着一个人。
曾明川连忙把马车赶到一旁,让出路来。
李一程回头看老妇人哆哆嗦嗦的往前走,连忙上前扶住她。
老人猛地抓住李一程的手,也不知道他是谁就开始念叨。
“是世生摔着了吗?怎么就摔了?摔的严重不?”
李一程扶住老人,温声道:“大娘,您别紧张,我扶您进院子里去,别挡着路。”
“哦,哦,是,别挡路。”
老人由着李一程扶着她往回走,一边提高了声音喊道:“明芬,冬梅,快出来看看,世习说世生摔着了。”
两个女人从西边厢房里出来,具是满面惊慌。
一个女人更是红了眼圈,“世生摔了?摔到哪里了?”